江蘇省劃分爲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鹽城,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鹽城下轄1個縣級市、5個縣以及3個區,市域面積1.7萬平方千米,2017年戶籍人口826.15萬人。

鹽城海陸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絡。南洋國際機場和鹽城大豐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也是“京滬東線”的重要節點,是國家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戰略的交匯點。 [1] 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後裔,因而民俗文化屬於傳統的江南文化範疇。鹽城也是淮劇主要的發源地。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56位。 [2-3]

2017年,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達到508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4.2億元,比上年增長2.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256.7億元,比上年增長4.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0元,比上年增長9.3%。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建制沿革

鹽城是中國東部沿海開發利用較早的地區之一。

新石器時代,黃海之濱,淮河兩岸,射陽湖畔,已有鹽阜人民的遠祖在這塊狹長的土地上孕育了鹽城的遠古文明。

戰國時期,先民們利用近海之利“煮海為鹽”。

秦漢時代,境內“煮海興利、穿渠通運”。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

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其時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今寶應縣)代管。

三國時,曹操令江淮民西遷,廢鹽瀆縣。

西晉復縣。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北齊時於鹽城設射陽郡,陳時改為鹽城郡。

隋大業末年,江淮農民起義軍領袖韋徹據鹽城稱王立射州,分為新安、安樂兩縣。

唐初,廢射州(直至清末,境內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未設過州、郡),復置鹽城縣。唐朝時期,鹽城曾是長安與海外交往的要津之一。

宋代,鹽城屬楚州,岳飛和韓世忠、梁紅玉夫婦在鹽城一帶抗金。六朝屬河南省。

元末張士誠率鹽民起義,建立大周政權,前後堅持了14年,是震撼和瓦解元朝腐朽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後在平江(今蘇州)稱吳王。

明初,鹽城屬應天府,朱元璋“洪武趕散”(古稱“紅巾趕散”),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地4000餘無田農戶遷往江北,一部分落戶鹽城。

清初,先屬江南省,後劃歸江蘇省。南通人張騫廢灶興墾,又遷來一部分啟海棉農。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阜寧

江蘇省劃分為1市3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仙鶴神鹿世界”之稱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48張)

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東臺縣。

民國期間,境內先後設江蘇省鹽城第十行政督察區、鹽城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鹽城區轄鹽城、東臺、阜寧、興化4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成立鹽阜區行政公署。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淮安、漣水7縣和漣灌阜邊區辦事處。次年,漣灌阜邊區改建射陽、濱海2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

1949年4月21日,鹽城專區轄鹽城、射陽(由原阜寧、鹽城的串場河以東,射陽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合德鎮)、建陽(由原阜寧、鹽城的串場河以西及皮岔河以北的地區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湖垛鎮)、阜寧、濱海(由原阜寧、漣水、灌雲3縣各一部分地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東坎鎮)

、漣東(為原漣水鹽河以東的部分地區,縣人民政府駐大程集)、淮安7縣。專員公署駐鹽城鎮。

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專區的東臺、臺北2縣劃歸鹽城專區。同年撤銷漣東縣,併入淮陰專區的漣水縣。

1951年7月11日,臺北縣改名為大豐縣,建陽縣改名為建湖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設鹽城專區。鹽城專區轄鹽城、東臺、淮安、濱海、射陽、阜寧、大豐、建湖8縣。

1954年,將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鹽城專區轄7縣。

1966年,以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設響水縣(駐響水鎮)。鹽城專區轄8縣。

1970年,鹽城專區改稱鹽城地區,轄鹽城、濱海、阜寧、射陽、建湖、響水、大豐、東臺8縣。

1983年,撤銷鹽城地區和鹽城縣,建立省轄鹽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