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捨身跳崖 意外存活

【生平】

李貞(1908—1990),湖南瀏陽人。1926年參加革命,次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湘贛和湘鄂川黔根據地反“圍剿”鬥爭、紅軍長征。曾任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抗日戰爭時期,她奉命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歷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組織部組織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參加了保衛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戰役。新中國成立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任西北軍區政治部秘書長、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1953年回國後,任防空軍政治部幹部部部長。她曾和許廣平率中國婦女代表團訪問蘇聯,向蘇聯人民介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英雄事蹟,擴大了中國婦女在國際上的影響。195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1975年10月,任總政治部組織部顧問等職。她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她是中共七大候補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故事】

捨身跳崖

1927年4月,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著湖南城鄉,敵人四處追捕共產黨員李貞。

李貞鑽進了湘贛邊界的深山密林,她挎著竹籃子,四處尋找隱藏的共產黨員。經過多日奔波,她終於找到了共產黨員劉先行、劉正元和李匯東。4名共產黨員會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黨支部,李貞任書記——這是瀏陽縣永和區第一位地下黨支部書記。

革命火種又在瀏陽大地上點燃。湘贛邊界的秋收暴動正在籌劃之中。9月11日,秋收暴動的工農隊伍打進了醴陵,接著又攻進了瀏陽。李貞帶領黨支部的同志立即投入戰鬥,策應部隊,打擊敵人。

工農革命軍開赴井岡山後,白色恐怖又一次降臨瀏陽河兩岸。劉少齡任隊長、顏啟初任黨代表、李貞任士兵委員長的瀏東遊擊隊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立了。開始,游擊隊只有幾個人,兩條槍,他們以大圍山、連雲山為依託,靠鳥槍、馬刀、梭鏢與不斷來犯的敵人巧妙周旋。

游擊隊日益壯大,國民黨當局大為震驚。湖南軍閥何鍵命令周翰帶領一個團,同時糾集當地的團防軍、聯防軍,向瀏陽撲來,發起了冬季“圍剿”。

李貞帶領游擊隊依靠有利地形,頑強地擊潰了敵人一次又一次衝鋒。第二天傍晚,槍聲稀疏了。隊長考慮李貞懷有4個月的身孕,便讓她和幾名游擊隊員先行撤離陣地。

李貞說:“我是共產黨員,應當讓地方幹部和群眾先撤。”

突圍的同志剛下山,就遭到敵人的瘋狂掃射,除一名游擊隊員和幾名地方幹部群眾成功突圍外,其餘同志都壯烈犧牲。

天黑了下來,敵人燃起火把搜山。李貞臨危不懼,帶領游擊隊員頑強抵抗。子彈打光了,就搬起石頭朝敵人頭上砸去。從後山偷偷爬上來的敵人迂迴包圍過來。李貞和幾名游擊隊員退到了祖師巖的懸崖上。

“抓活的!”“抓活的!”敵人的嚎叫聲不絕於耳。眼看敵人就要攻上來了,李貞對僅剩的4名游擊隊員說:“不能讓敵人捉活的,往下跳!”話音剛落,她第一個縱身跳下懸崖。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貞清醒過來。她發現自己被卡在崖邊的樹叢中,腹中的胎兒不幸流產。在兩名倖存戰友的攙扶下,李貞咬著牙堅持走了五六十里路,終於逃出敵人的包圍,回到了游擊隊。

(記者 黃純芳 通訊員 史宣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