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退出宅基地遇冷,一家補貼至少20萬,農民卻不買帳,咋想的?

對於農民而言,宅基地和承包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本,他們的經濟收入大多來源於此,這兩樣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不管缺了哪一樣,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改變,近期出臺了新政策,只要農民主動退出宅基地就可以獲得二十萬的補貼,二十萬可不是小數目,這筆錢可以讓農民的生活,大幅度的提升,農民們為什麼對這個政策毫不心動呢?瞭解情況後,竟然是因為這三點原因!

自願退出宅基地遇冷,一家補貼至少20萬,農民卻不買賬,咋想的?

一、補償金無法吃一輩子。

由於農村的快速發展,農村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土地資源也越來越少,而土地的價格也越來越高,現在都是退出宅基地容易,但想買回宅基地卻是難以上天,這筆補償金看起來很多的樣子,但卻斷了農民的後路,現在買一套房子遠遠超過二十萬,如果拿這筆錢到城市買房,還得掏出一筆費用來補貼,如果將宅基地留給自己的孩子,以後他們至少不用為居住的地方發愁。

自願退出宅基地遇冷,一家補貼至少20萬,農民卻不買賬,咋想的?

二、失去宅基地等於永久脫離農村。

我們中國是一個重視傳統的國家,是十分看重養育我們的故鄉,哪怕年輕時外出拼搏,人到了老年後都是渴望落地歸根重回故鄉的懷抱的,所以,只要故鄉的房子還在,那我們想念故鄉的時候隨時可以回去,因為有落腳地有心靈的歸屬地,如果退出了宅基地,也代表著我們失去了老家的房子,以後回去故鄉將十分不方便,農民們都是不願意這個結果的,錢固然重要,但故鄉的溫暖比錢更重要。

自願退出宅基地遇冷,一家補貼至少20萬,農民卻不買賬,咋想的?

三、退出了宅基地承包地也難保。

許多願意主動退出宅基地的農民,大部分都是已經在城市定居買房了,可是,城市的物價太高,生活的成本也高,許多農民會回到家鄉養老,畢竟家鄉環境好物價低,但是退出宅基地後,農民會將戶口遷出去,那手中的承包地也將被村裡收回,這代表著同時失去宅基地和承包地,失去了這兩樣東西,也就不再是農民了,也沒辦法享受作為農民的福利。

自願退出宅基地遇冷,一家補貼至少20萬,農民卻不買賬,咋想的?

因為以上三種原因,導致了農民哪怕有二十萬補償金的情況下,也不願意退出宅基地,因為後果遠比二十萬要嚴重,留著宅基地和承包地,好好的加以維護利用,它的價值和盈利將遠遠大於二十萬,並且還可以留給自己的兒女,和安慰自己牽掛故鄉的心,讓自己有一個永遠的落腳地,思鄉的心也得以安撫,這是價錢不可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