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縮減校招人數,今年秋招形勢嚴峻

今年的秋招形勢不容樂觀,儘管表面上還未體現出來,但從諸多行業的縮減校招人數情況來看,底下已經暗流湧動。

大企業縮減校招人數,今年秋招形勢嚴峻

秋招


首先,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總計為860萬人,創歷史新高,是歷年之最,但招聘端的需求卻在下滑,在一線招聘的過程中,來自於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暨南大學等一系列應屆畢業生的反饋是:工作不好找,滿意的工作更難找,為了延長應對時間,不得不去考公或者進一步讀研。

其次,由於金融去槓桿導致的證券市場持續下跌,以及方正證券引起的“桃色風波”導致新財富取消,對於“助理研究員”尤其是女研究員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不僅如此還在進一步縮減已有的編制。大量的中小券商不招人,裁員,使得市場上的人員供給一下子大了起來,應屆生就業難度進一步增加。據上海市一線券商工作人員爆料,2018年其校招名額不超過10人,相比往年大幅腰斬。

第三點,互聯網紅利的消失。伴隨著人口見頂,流量見頂,過去容納大量就業需求的互聯網行業開始逆向淘汰——騰訊股價今年跌去40%,蒸發市值1.8萬億元。由於政策的限制,遊戲行業面臨“滅頂之災”,據傳聞其6000人編制的遊戲研發隊伍將要至少裁去1000人左右,更遑論引進新鮮血液。另外大量的中小工作室的倒臺,使得人才的供需結構進一步失衡,應屆生的競爭力堪憂。

第四點,地產嚴冬。伴隨著持續2年的限購限貸,房地產的嚴冬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龍頭公司萬科甚至喊出“活下去”這種嚴重的口號,其危機意識可見一斑。據一線消息,萬科在全國今年校招僅有88人的名額,在北京僅有10人的名額編制,不及往年的20%。

第五點,國考縮編。隨著公務員體系的日漸龐大,國考的編制名額越來越稀缺,據統計今年國考名額總計1.45萬人,相比2017年減少近一半。

五大影響,無不透露出徹骨寒風。今年的校招形勢特別嚴峻,秋招的機會窗口錯過,明年春招將更加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