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3)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3)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第十三章記載的故事並沒有直接記述當時孟子推行仁政的那些方面,而關注的是國家與國家的關係,特別是小國跟大國的關係,這是當時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滕文公問孟子,滕是個小國,處於齊楚之間。那我今天是要侍奉齊國呢?還是要侍奉楚國呢?這裡的“事”就是以小事大。孟子回答說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做答,只有對各個方面的情況都有非常周詳的瞭解後才能做出具體的回答。“無已,則有一焉”。從字句上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讓我說,那我沒辦法,我有一條。但這一條不是一個謀,而是一個大原則、一個道,這道是什麼呢,“鑿斯池也”就是你要深挖那護城河;“築斯城也”要把城牆築牢,“與民守之”和老百姓一起來守衛。如果你能達到這樣的狀況,則“效死而民弗去”老百姓即使獻出生命,也不會離開你。這樣,你雖然是個小國,也是有可為的。

當然,有可為,並不是說你就能夠去征伐齊國和楚國,但至少你可以保衛自己的國家,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人民可以為你獻身,到死都不離開你,如果人民能夠跟你同心同德到這種狀況,那這個國家就是有希望的。所以孟子的這個回答,其實還是貫徹了他的民本思想。就是在大的原則上,國家一定要和人民同心同力,人民願意獻身國家,能夠死都不離開,達到這樣,這個國家才是有希望的。所以,一個國家的根本希望,是能夠跟民心結合在一起。“與民守之” “效死而民弗去”就描寫了這樣一種狀態,這跟孟子一貫的思想是一致的。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3)

解讀專家:陳來

朗誦:市政德辦 韓文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