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5.樂不思蜀

F05.乐不思蜀

第六章·晉文公流亡之路與稱霸前的國際局勢

05

F05.乐不思蜀

回到正題,再說重耳的團隊的際遇。

重耳一行到達齊國沒多長時間,就遇到了齊國的內亂,幾個公子之間你打我我打你,忙的不可開交,誰也顧不上理會那個流亡到此的晉國公子。後來齊孝公在宋襄公的幫助下繼承了君位,齊國內部也算是大體安定了,可戰亂之後的齊國,可謂民生凋敝、百業待興,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霸主雄風,自然也就沒辦法幫助公子重耳回國即位。

但這似乎絲毫都不影響重耳在齊國的幸福生活,齊國街市的盛況,商業的繁華,令人眼花繚亂的各國物產,讓出身山區的重耳大開眼界,漸漸地產生了倦怠的心思。此時的重耳就好像是進了女兒國的唐三藏,到了江東地的劉玄德,突然貪戀起齊國優容的生活來了。他的這個心思讓隨從他流亡的那些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私底下就開始議論:萬一公子真的賴在這裡不走了,該怎麼辦?

要知道跟隨重耳出奔的,都是些有理想的青年,他們因為不是嫡長子,無法繼承家業,只能離家出走另謀出路。比如重耳的舅舅兼心腹狐偃,他是狐突的次子,他的兄長狐毛與重耳雖然也是舅甥關係,但因為能夠繼承狐突的家業,並沒有隨重耳出奔。其次是趙衰,又稱成季,字子餘,從這些稱號來看,大概在家裡是排名是最末的,他的哥哥(存疑)趙夙隨獻公出徵獲封耿縣,而這些封地趙衰顯然是無法繼承的。另外還有胥臣,也叫作臼季、司空季子,說明他也是家裡排名最幼的。其他人因為所留資料不多,無法確證,但是大體上應該也屬於類似情形。

西周封建制盛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之外的餘子由於沒有宗族土地財產和爵位的繼承權,成年之後通常都會分配很少的一些田土成家立業,進入士這個階層。他們雖然生於貴族之家,但是卻與貴族的榮光無緣,如果沒有意外,他們之後的職業生涯選擇,通常是在宗族內部或者其他的公子家裡做家臣,幾代之後,就完全淪為庶民了。

能夠跟隨重耳出奔,對於這些宗族庶子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太子申生死後,重耳就是獻公的長子,只要重耳能夠當上國君,他們就有機會憑藉從亡之功成為有封地的領主,那些失去的榮耀就統統都會回到他們身邊。就算是重耳在與夷吾的角逐中先負一場,但只要還存有一線希望,就絕對不能放棄,這也是他們跟隨重耳的動力所在。他們就像是尋找古代寶藏的冒險家,尋找創業公司的投資客,儘管他們所瞄準的項目,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和巨大的風險,但只要有一次賭對了,就能夠迅速揚名立萬,成為眾人追捧的大亨。

可現在呢?如果公子沒有了進取之心,甘願在齊國終老,做一個異姓大夫,那麼這些隨從們就依舊只能是家臣的地位,這樣的處境與沒有流亡還有什麼區別?歷經了萬苦千辛最後卻一無所得,這恐怕是他們難以接受的。

如果早知道自己追隨的公子會這樣,那還不如就在半路逃跑,省掉了許多的辛苦。而且這些年晉惠公因為戰敗,為了鼓勵生產恢復國力,允許人們開發新的土地,新開發的土地在很大程度上都逐漸轉化成了開發者的私有財產,這些正在進行的改革對他們也是很有誘惑力的。如果他們沒有跟隨重耳出亡,而是留在國內,就算是地位上沒有太大的提高,至少會比在齊國擁有更多的私有財產,這就無形中給重耳的團隊成員造成了很大的機會成本,絕對不允許重耳就這樣止步不前。

但這些話他們不敢直接跟公子去說,便只好找到了他的舅舅狐偃商量。一群人把狐偃拉到了桑樹林中,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讓狐偃根本無力招架。有人直接提出了散夥兒,你醉你的溫柔鄉,我回我的高老莊,從此以後大家就井水不犯河水了。

狐偃一聽這哪兒行呀?好歹重耳也是自己的親外甥,他一路上用各種美好的願景,把大家團結起來,不畏艱苦衝破險阻到了齊國,就是為了讓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如今最困難的時期都已經過去了,如果就這樣半途而廢了,之前所有的苦難不是白受了嗎?更何況,重耳孤身在外,不管是要做晉國的國君,還是是要做齊國的大夫,都需要有人輔助幫襯。大家要是就這麼走了,重耳很可能就會在齊國混不下去,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把人留住。就算是前途渺茫,該畫的餅還是要繼續畫,要不然二師兄就真的要分行李了。

為了安撫了眾人的情緒,狐偃誠懇地解釋說:“大家的難處我也都理解,我們在狄國生活多年,如今又艱苦跋涉到了齊國,十多年來,別說你們,我狐偃也是日夜思念自己的家園。可是大家也要替公子想想,公子從小就沒有過過安生的日子,七歲開始守邊,離家的時候只有十幾歲,這種磨難又有幾個人能夠承受?”

頓了一會兒之後,他接著說:“公子受過那麼多的苦,遭過那麼多的罪,本來是想指望已故的齊侯幫忙回國的,可是誰曾想他怎麼就那樣走了呢?新任齊侯無法調令諸侯,更是歸國無望,這個時候公子的心裡比誰都難受啊!你們每天看到公子日夜笙歌,可是你們可問過公子的內心?他真的那麼好受嗎?他不過是藉此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苦悶罷了。”

狐偃的一番話讓大家的情緒都漸漸平復了下來,但是很多人還是心急的很:“既然齊侯無力助公子重耳歸國,那為什麼不找其他的人?難道就在這裡一直等到齊國再次強大的時候?”

這個問題的確很讓人為難,如今的中原局勢紛亂複雜,齊桓公霸業之後,新的霸主還沒有誕生,中原還缺乏強有力的領導者來控制局勢,面對未定的局勢,很難找到一個真正能夠幫得上忙的人。但大家都是如此的心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尋找機會,狐偃只好順著大家的意思,在桑林裡展開了一場高效的頭腦風暴。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矮子裡面拔將軍,似乎也只有宋襄公還可以依靠了。在他們看來,宋襄公之所以無法號令諸侯,關鍵在於他還缺乏能夠讓諸侯信服的功業。如果重耳團隊在他瞌睡的時候送了個枕頭,能夠勸說宋襄公扶植晉君,對於雙方或許都有好處。對於重耳團隊的好處自不用說,對宋襄公自己而言,先後主導了齊、晉兩個強國的局勢,有助於提高他的威望。儘管他們並不瞭解宋襄公的真正實力,但就是這樣一個虛幻的願景,便足以讓他們再次亢奮起來。

在對未來有了明確的打算之後,還有兩個問題需要面對。第一個問題是重耳的意願,如果他不願意走,光是下面的人打定了主意也沒什麼用。另一個是齊侯的態度,他們之所以一直留在齊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們默認地把齊國作為了依靠。如果此時提出離開齊國,齊孝公會感覺到這些晉人對自己的鄙棄態度,從而惱羞成怒,強行把他們留在齊國。

一群人商量了半天也沒什麼結果,最後不歡而散,可更讓他們後怕的是,偏偏這些話被一個採桑的侍女聽見了。侍女在目送他們離開後,悄悄地跑到重耳的妻子齊姜那裡,把他們的計劃全都給抖露了出來。齊姜是一個很有心眼的姑娘,她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不管她支不支持他們的想法,這個消息都絕對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萬一有人不小心透露給了別人,傳到了齊侯的耳朵裡,難免會牽連到自己的丈夫。於是就當機立斷就把那個侍女殺掉了,然後找到了重耳,問他是怎麼想的。

重耳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真的不想走,還是擔心齊姜在有意試探他,就說沒這回事,我根本不想走。齊姜就說你還是走吧,大丈夫志在四方,不應該留戀兒女私情貪圖安逸的。但是重耳還是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會留在齊國,沒有其他的想法。齊姜也是拿他沒辦法,只好去找了狐偃,設計把重耳灌醉了,然後趁著夜色把他丟到車上拉出城去。

重耳本以為自己醒來的時候會躺在齊國的豪宅裡,睜眼看見齊姜那甜蜜的笑臉。可是當他真的醒過來的時候,卻只看見了黑色的天幕和閃爍的星辰,自己正躺在顛簸的馬車裡,奔跑在冰冷的原野上,差點以為是屋頂被人給偷了。

重耳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急忙喊著讓他們停下來,還沒等車子停穩,他便跳下車子奪了一把長戈奔著狐偃去了。狐偃也知道他會來這一出,看見他追過來也是撒腿就跑。重耳邊跑邊喊著狐偃的名字,說你這個敗家玩意兒,你連問都不問一聲就把我拐出來了,有種你別跑,我非把你生吞活剝了不可!

狐偃邊跑邊回答說:“如果你不能回國奪位,我狐偃還不知道會死在哪裡呢!如果我死在豺狼虎豹的口中,哪兒還輪得著你吃我的肉!可是如果你能夠奪得君位,晉國上下的美食應有盡有,你想吃什麼都行!我狐偃的肉腥臊難聞,給你你都不一定愛吃!”

兩個人你追我趕跑了半天,跑到實在沒力氣了這才停了下來,重耳的氣也消了大半。這時眾人也都湊上來勸解了一番,然後說起了以後的行程。他們連夜離開臨淄,就肯定不能再回齊國,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在隨從的一再勸解之下,重耳也只好同意先到宋國去碰碰運氣。

F05.乐不思蜀

待續……

F05.乐不思蜀

晉國史話·第一輯 晉文公霸業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