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眾人知“樂不思蜀”,不知他有一首《爾汝歌》

楓葉吹兮,微風蕭瑟,大家好,我是楓葉吹兮。三國末年司馬氏以他強大的壽命熬倒了魏國,之後先攻蜀國,後克吳國,結束了幾十年來的分裂局面,為了防止蜀、吳兩地的地方勢力叛變,蜀吳兩國的亡國之君,都被接到洛陽,他們分別是後主劉禪和孫權之孫孫皓。

眾人知“樂不思蜀”,不知他有一首《爾汝歌》

雖然都是亡國之君,但他們兩並非是無能之輩。蜀國滅亡之後,劉禪被接到洛陽,隨他而去的有郃正和劉通。此行顯然是凶多吉少,劉禪為表心態,才有此“難得糊塗”,表現出樂不思蜀,畢竟人都被帶到了洛陽,人家還有放你回去的道理?還不如先保住性命,頤享天年。

吳國的亡國之君孫皓繼位的時候蜀國已亡。司馬家族對吳地形成包圍之勢,吳國被滅只是遲早的事情。孫皓在晉軍即將破城的時候,送去了投降書,又對群臣下書說:如今大晉統一天下,正是諸位施展才華的時候,不要因為吳國的滅亡而有所不安,要努力報效新朝。同時還自我批評:孤自即位以來,思慮失中,多所荒替,旁邊有奸佞小人,殘暴酷虐,朝廷有忠烈都被殺害。

眾人知“樂不思蜀”,不知他有一首《爾汝歌》

吳國兩大集團家族勢力。孫氏家族雖然是江東的地方豪族,卻不是一流的家族。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形成兩大掌握力量的集團勢力,分別是孫策時期遺留下來的江北集團和江東地頭蛇江東集團,江東最顯赫的豪族是顧、陸、朱、張四家。強龍畢竟熬不過地頭蛇,江東集團在多年的經營下已經掌握了多個要職,孫皓上臺後改革多遇阻撓,漸漸地便失去了鬥志,自甘做一個昏君。

眾人知“樂不思蜀”,不知他有一首《爾汝歌》

如當初司馬昭宴請劉禪一樣,晉武帝司馬炎同樣宴請孫皓,在宴會上說:“聽說南邊的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麼?”孫皓舉起酒杯唱道:“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司馬炎聽後哈哈大笑,賜他為歸命侯閒養到死。

楓葉吹兮,微風蕭瑟,覽歷史,品文化。喜歡的話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