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收款”成为藏污纳垢场所,资深财务经理这样梳理更清晰

作为一员财务工作很多年的老鸟,说到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最讨厌看的就是“

其他应收款”了,要说这个科目核算包含了哪些内容,那可多了去了。首先会计准则是这么表述的:“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说白了,只要属于难以归类的应收款都会放进去。

根据本人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即使是大的集团企业,也会难免将此科目当做垃圾桶使用,什么奇怪的业务都丢这里,可能会造成该科目的期末金额巨大,难以解释的清楚。至于小企业就更别提了,甚至将其他应收款变成藏污纳垢的场所。

“其他应收款”成为藏污纳垢场所,资深财务经理这样梳理更清晰

01

通常来说,“其他应收款”中会核算这样几类业务:

(1)各类应收的赔款、罚款、补贴款;

(2)材料、资产出售、出租等业务的应收款项;

(3)员工借款或应收的各类员工垫付款;

(4)支付的各类保证金;

(5)应收的各类政策性退税、待抵扣的税金;

(6)本部与分子公司间的资金往来通常也会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

除此之外,经常还会些很奇怪的各种其他应收款项,财务人可能都有体会,这就是个万花筒,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业务往往全丢在这里了。

如果您是一名新手财务人员或审核人员,肯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烦恼,真不想管“其它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成为藏污纳垢场所,资深财务经理这样梳理更清晰

02

如何规范管理“其他应收款”,有没有可能让科目变得“瘦身”?有经验的财务经理通常会这么来做?

1、规范员工的借支业务,这一要求需要公司制度支持,财务部门单方面拒绝容易引起业务反弹。目前,很多公司已经不允许员工借支,即便有特殊需要,也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流程。

2、不让员工借支那怎么办呢?如今信用卡使用广泛,不管是差旅费用还是活动类采购,要现金垫付的场景已经非常少,只要公司报销流程够快,对业务来说等有发票了再报销并不是什么难题。这样其实是防范于未然,倒逼业务提前想好发票的事。

3、如果是推广新的市场活动,比如搞一次大促销,打算发现金红包。业务与财务部应该就可能发生的费用提交做好沟通,明确各类别的支出需要提供哪些票据或原始凭证。

4、选择正规途径采购和交易,营改增后有进项就能抵扣,真正算起来也没什么损失。如果实在没有发票,那就找正规途径代开。

5、千万别买发票,骗子很多,手段层出不穷。实在没有发票,只要有证据证明业务是真实发生的,核算上并没有不允许记账,最多就是不能税前抵扣。

6、老板如果想借款,要提前告诉老板其中的风险,如果没有发票,视同于股东分红要交个税;但如果金额大的话 ,发票可不好找。

7、对于确定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建议先计提坏账吧,然后清理掉。

“其他应收款”成为藏污纳垢场所,资深财务经理这样梳理更清晰

03

“其它应收款”通常是税务部门的稽查重点,没人查时倒也无所谓,最多就是不太好看,财务交接工作的时候解释复杂一点。

身为财务人员,我们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要知道保护自己,有时候知道什么不能做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提前规划总比事后再想办法来得有备无患,否则最后很可能就成了,业务双手一摊,这是你财务的事,你们想办法解决。

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如果老板不愿意做出改变,那也是无能为力的事情了,大不了一直挂账了,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