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應收款」成爲藏汙納垢場所,資深財務經理這樣梳理更清晰

作為一員財務工作很多年的老鳥,說到會計科目與報表項目,最討厭看的就是“

其他應收款”了,要說這個科目核算包含了哪些內容,那可多了去了。首先會計準則是這麼表述的:“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應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說白了,只要屬於難以歸類的應收款都會放進去。

根據本人多年的財務工作經驗,即使是大的集團企業,也會難免將此科目當做垃圾桶使用,什麼奇怪的業務都丟這裡,可能會造成該科目的期末金額巨大,難以解釋的清楚。至於小企業就更別提了,甚至將其他應收款變成藏汙納垢的場所。

“其他應收款”成為藏汙納垢場所,資深財務經理這樣梳理更清晰

01

通常來說,“其他應收款”中會核算這樣幾類業務:

(1)各類應收的賠款、罰款、補貼款;

(2)材料、資產出售、出租等業務的應收款項;

(3)員工借款或應收的各類員工墊付款;

(4)支付的各類保證金;

(5)應收的各類政策性退稅、待抵扣的稅金;

(6)本部與分子公司間的資金往來通常也會通過其他應收款核算。

除此之外,經常還會些很奇怪的各種其他應收款項,財務人可能都有體會,這就是個萬花筒,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業務往往全丟在這裡了。

如果您是一名新手財務人員或審核人員,肯定也會有和我一樣的煩惱,真不想管“其它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成為藏汙納垢場所,資深財務經理這樣梳理更清晰

02

如何規範管理“其他應收款”,有沒有可能讓科目變得“瘦身”?有經驗的財務經理通常會這麼來做?

1、規範員工的借支業務,這一要求需要公司制度支持,財務部門單方面拒絕容易引起業務反彈。目前,很多公司已經不允許員工借支,即便有特殊需要,也必須有嚴格的審批流程。

2、不讓員工借支那怎麼辦呢?如今信用卡使用廣泛,不管是差旅費用還是活動類採購,要現金墊付的場景已經非常少,只要公司報銷流程夠快,對業務來說等有發票了再報銷並不是什麼難題。這樣其實是防範於未然,倒逼業務提前想好發票的事。

3、如果是推廣新的市場活動,比如搞一次大促銷,打算髮現金紅包。業務與財務部應該就可能發生的費用提交做好溝通,明確各類別的支出需要提供哪些票據或原始憑證。

4、選擇正規途徑採購和交易,營改增後有進項就能抵扣,真正算起來也沒什麼損失。如果實在沒有發票,那就找正規途徑代開。

5、千萬別買發票,騙子很多,手段層出不窮。實在沒有發票,只要有證據證明業務是真實發生的,核算上並沒有不允許記賬,最多就是不能稅前抵扣。

6、老闆如果想借款,要提前告訴老闆其中的風險,如果沒有發票,視同於股東分紅要交個稅;但如果金額大的話 ,發票可不好找。

7、對於確定無法收回的其他應收款項,建議先計提壞賬吧,然後清理掉。

“其他應收款”成為藏汙納垢場所,資深財務經理這樣梳理更清晰

03

“其它應收款”通常是稅務部門的稽查重點,沒人查時倒也無所謂,最多就是不太好看,財務交接工作的時候解釋複雜一點。

身為財務人員,我們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要知道保護自己,有時候知道什麼不能做比知道怎麼做更重要。提前規劃總比事後再想辦法來得有備無患,否則最後很可能就成了,業務雙手一攤,這是你財務的事,你們想辦法解決。

對於已經存在的問題,給出合理建議,如果老闆不願意做出改變,那也是無能為力的事情了,大不了一直掛賬了,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