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说到遵道,必言遵道观,在稍微年长的人眼里,遵道观俨然是遵道镇的代称。一个道观已不存在了近百年,但却作为一个地名的泛称至今仍然活在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特例,这更让我们可以遐想它曾经拥有的兴盛,曾经不容磨灭的痕迹。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秀美遵道

遵道观因道观而得名,道观今安在,我曾经专门查找了有关史料,没有觅得关于道观的只言片语。但是1983年至1989年我在遵道中心小学读书时,还可以窥见道观的基本规制,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山门巍峨,被改建成了校门,前面是一个大操场。从山门到观山,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四幢高大的房子,而当时依次改成了教室、教学楼,老师办公室,音乐室,中间均间隔50米左右,我相信过去曾是四重大殿。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道观

教室和教学楼改变较大,已没有了昔日圣殿庄严的影子,清脆的上下铃声代替了晨钟暮鼓,朗朗的读书声代替了道士的念念有词。那时经常停电,干瘦的教导主任拿出一块铁片,拿钉锤用力敲打,以此来提示上下课。我们对他下课的信号特别敏感,第一下余音未了,就有同学冲出教室,奔向离教学楼前最近的水泥板浇筑的乒乓桌,拾起火砖权当球网。为了不让人抢占,有的索性爬上水泥桌,招唤伙伴们赶快过来开球,直到上课时间到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回到教室,也有不怕事的同学故意装作没有听见,任老师在教学楼前扯破喉咙喊着“上课了”。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乡村课堂

老师办公室还保留着宫殿的模样,四根笔直的柱子将办公室自然分区,老师们的办公桌简陋整齐地排列在里面。我的班主任老师是在进门的左手面靠窗的地方,据说是老师为了方便督查我们特意选的地方,这是一个爱犯错的我最忌惮呆的地方。在这里,我曾经被老师揪耳朵,用一阳指戳额头,最让人望而生畏的不是老师肢体的亲密接触,而是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一个人看屋顶硕大的房梁。

老师办公室是双向通的,进出都要迈过高高的门槛。向里走,左边是一排教师宿舍,如果不是有忙碌择菜的大婶,能抱起偌大蒸笼,大声吆喝的厨子大叔,你看不出右边是学校食堂。因为院子里两株需要两人环抱的铁树特别苍劲有力,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久远的历史和沧桑巨变,衬托出上面那幢宫室暨音乐室的庄严巍峨。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道士练功

拾级而上,应有二三十级台阶,两旁是石雕栏,平台之上走廊过道环抱偌大的音乐室。说是音乐室,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多功能厅,学校会议和中小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里也曾是我们和音乐老师斗智斗勇的地方。一个简易的舞台,唯一的乐器就是风琴,音乐老师是位体态丰满的中年女子,我们还为此给她改过一个不雅的绰号。她经常要抽一些同学到她跟前试唱,我就遭过几次,伴随悠扬的琴声,五音不全的我经常逗得同学笑得俯仰生姿,音乐老师误以为我在捉弄她,惹得老师大发雷霆,将教鞭磕在风琴挡板上啪啪作响,台下顿时一片寂静。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道观

音乐室后面是一个大平台,里面有一棵需要三四个同学环抱的桂花树,足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桂花树形称奇,虬枝摇曳,最可爱的是每到秋季,那桂花随风飘洒一地秋黄,香气四溢,半个校园都浸满花的芬芳。音乐老师就住在旁边的宿舍,常在这里高歌,引来一群学生驻足聆听,我们总觉得比她在音乐室的表演好多了。

在学校背后有一个后花园,花园像个苗圃,平时只闻得花香,看得见出伸出墙来的枝条,我们只有上劳动课的时候,才有机会藉着锄草的名义进去看看它的尊容。里面除了几株桃树外,尽是一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据老师讲,非常名贵,这里曾是我们最好奇的地方。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观山

后花园直通后山,后山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山,山上常有滚石滑下来,因此老师从来不组织我们到那里去玩。小学五六年级时,下午放学后,我们相约去爬观山。山脚有的地方被周边的居民开辟成了菜园子,山麓覆盖着厚厚的土层,看不到巨石,上面栽满了梨树。而山顶突现一群棱角分明、硕大的褶皱岩石规则地码在一起,形似火车头,所以我们又管他叫火车山,爬到山顶,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绵竹城,环顾四周,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时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怎么把它搬运到山顶的呢?

绵竹遵道观已消失了近百年,但作为一个地名仍然鲜活在山民的记忆中

图注:道士

遵道观座落在观山脚下,可以俯瞰整个遵道场镇,大有气吞山河之势,符合道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而其观名有严君平的本名“遵”一字,与严仙观、无极观这两个道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当然这只是大胆臆测,是否与西汉早期成都人,道家学者,思想家严君平有关系,还有待考证。但是遵道观已活在遵道老百姓的记忆里,这是不争的事实,哪怕是道观变成了今天的文化中心。尽管香火不续,文化难承,但遵道观连同我在这里求学的经历将铭记在我的记忆里,历久弥新。(刘峙建/文;选自《玉妃故里,隽美遵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