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筆試幼兒基礎簡答題不會答?看看這20題!

教師資格筆試幼兒基礎簡答題不會答?看看這20題!

1.幼兒思維的類型

(1)直觀行動思維

直觀行動思維又叫動作思維,是以實際操作來解決問題的思維。它的特點是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直觀的、具體的,解決問題依賴實際動作。

(2)具體形象思維

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人們利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來解決問題。幼兒的頭腦中充滿著顏色、形狀、聲音等生動的形象,比如,兔子總是“小白兔”、豬總是“大肥豬”,奶奶總是白頭髮的,兒子總是小孩。

(3)抽象邏輯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是以抽象概念為形式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斷和推理進行思維,是人類最基本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思維方式。

2.幼兒記憶能力的培養

(1)激發興趣與主動性;

(2)豐富生活經驗;

(3)培養有意記憶;

(4)教授記憶策略。

3.幼兒想象力的培養

(1)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積累想象的素材;

(2)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想象的主動性;

(3)開展各種遊戲活動,創設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學、藝術等形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5)鼓勵大膽想象,營造寬鬆的心理氛圍;

(6)教給幼兒表達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覺規律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

人在感知事物時,總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這些刺激便成為知覺對象,其餘的成為背景,對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則是襯托部分。為使幼兒獲得清晰的知覺,教師應注意:

(1)教師的板書、掛圖和實驗演示,應當突出重點,加強對象與背景的差別;(2)教師應該儘量多地利用活動模型、活動玩具及幻燈、錄像等;(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採用語言與直觀材料相結合的方式。

5.在實踐中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

(1)有目的、有計劃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言語能力的重要途徑;(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3)把言語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4)教師良好的言語榜樣;

(5)注重個別教育。

6.幼兒情緒的自我調節

情緒的自我調節從情緒的進行過程看,其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受自我意識的支配。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幼兒對情緒過程的自我調節越來越強。這種發展趨勢表現在三個方面:

(1)情緒的衝動性逐漸減少;

(2)情緒的穩定性逐漸提高;

(3)情緒從外露到內隱。

7.幼兒情緒情感的培養

(1)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情感;

(3)成人的情緒自控;

(4)正確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

8.分離焦慮及其解決方法

(1)分離焦慮的含義

分離焦慮是孩子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大部分孩子從六七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隨著年齡的增大,分離焦慮的強度逐漸減弱。長時間的分離焦慮,容易導致兒童抵抗力下降,例如,剛入園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

(2)家幼銜接在解決幼兒分離焦慮中的作用

①減少幼兒的依賴性;

②縮小家園生活的差異性;

③用愛心和技巧教育幼兒。

9.幼兒自我評價發展的特點

(1)從依從性的評價發展到對自己獨立性的評價;(2)從對個別方面的評價發展到對多方面的評價;(3)從對自己外部行為的評價發展到對內在品質的評價;(4)從主觀情緒性的評價到初步客觀的評價;

(5)從只有評價沒有依據發展到有依據的評價。

10.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展的趨勢

(1)從主要受他人控制發展到自己控制;

(2)從不會自我控制發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兒童自我控制的發展受父母控制特徵的影響。

11.幼兒性格的年齡特點

(1)活潑好動;

(2)好奇好問;

(3)喜歡交往;

(4)獨立性不斷髮展;

(5)易受暗示,模仿性強;

(6)堅持性隨年齡增長不斷提高;

(7)易衝動,自制力差,同時自制力不斷髮展。

12.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1)社會生活環境,社會生活環境包括社會文化的影響和電視媒介的影響,社會宏觀環境的影響要通過幼兒具體的生活環境來起作用;(2)幼兒日常的生活環境家庭的影響,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教養方式;(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強化;

(4)移情,移情是指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移情是導致親社會行為最根本、最內在的原因。

13.影響幼兒同伴關係發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

①早期親子交往的經驗;

②父母的鼓勵與教養方式;

③家庭的居住條件;

④幼兒的家庭教育條件。

(2)托幼機構因素

①教師的影響;

②活動材料和活動性質。

(3)幼兒自身的特徵

14.氣質的類型

根據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及靈活性的不同,一般將人的氣質劃分為四種: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及抑鬱質。

(1)膽汁質:精力旺盛、表裡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

(2)多血質:反應迅速、有朝氣、活潑好動、動作敏捷、情緒不穩定、粗枝大葉。

(3)粘液質:穩重有餘而又靈活性不足、路實但有些死板、沉著冷靜但缺乏生氣。

(4)抑鬱質:敏銳、穩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獨行動緩慢。

15.幼兒期攻擊行為的特點

(1)幼兒攻擊性行為頻繁,主要表現為,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爭吵、打架,行為更多是直接爭奪或破壞玩具和物品;(2)幼兒更多依靠身體上的攻擊,而不是言語的攻擊(3)從工具性攻擊向敵意性攻擊轉化,小班幼兒的工具性攻擊行為多於敵意性攻擊行為,而大班幼兒的敵意性攻擊則顯著多於工具性攻擊;(4)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有著明顯的性別差異,幼園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捲入攻擊性事件。

16.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

(1)父母的懲罰

研究發現,攻擊性男孩的父母對他們懲罰更多,而且即使他們行為正確也經常受到懲罰。

(2)大眾傳播媒介

大眾傳播媒介裡的攻擊性榜樣會增加幼兒以後的攻擊性行為,幼兒會從這些電視、電影暴力節目中觀察學習到各種具體的攻擊性行為。

(3)強化

當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或教師不加制止或聽之任之就等於強化了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4)挫折

攻擊性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7.遊戲的特徵

(1)遊戲是兒童自主自願的活動;

(2)遊戲是兒童感到快樂的活動;

(3)遊戲是充滿想象和創造的活動;

(4)遊戲是虛構與現實統一的活動;

(5)遊戲是具體的活動。

18.遊戲材料的投放

(1)要為丿兒童提供足夠的遊戲材料;

(2)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提供遊戲材料;

(3)提供與階段教育目標、內容相匹配的遊戲材料;(4)儘量提供無固定功能的遊戲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複雜程度的遊戲材料;(6)將遊戲材料放在可見位置。

19.成人介入遊戲的時機

(1)當幼兒遊戲出現困難時介入;

(2)當必要的遊戲秩序受到威脅時介入;

(3)當兒童對遊戲失去興趣或準備放棄時介入;

(4)在遊戲內容發展或技能方面發生困難時介入。

20.幼兒園心理環境創設的要求

(1)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

(2)創設寬容理解的環境;

(3)建立良好的幼兒群體;

(4)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5)形成良好的幼兒園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