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考前急救!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考前總複習來啦!

教資考前急救!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考前總複習來啦!


小學科目二考前總複習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要想順利通過大後天的教師資格證筆試,首先要了解考情

小學教師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今天講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能力

要說科目一考察大家的綜合能力,基本常識和教育三觀

配合考察比較穩定的材料分析和作文,大家還能勉強拿下

科目二就讓大家犯難了~

教育人物好多!

教育理論分不清!

簡答題背什麼?

材料分析怎麼做?

怎麼辦?一起來看!

准考證打印時間:2018年10日29日-11月3日

考試時間:2018年11月3日

筆試成績查詢時間:2018年12月11日

(筆試成績公佈後一週面試報名)

面試考試時間:2019年1月5-6日

考試需要帶准考證+身份證(自備文具)

登錄(http://ntce.neea.edu.cn)打印准考證

模塊一 教育基礎

【考綱要點】

1.瞭解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2.瞭解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3.瞭解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4.瞭解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5.瞭解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6.理解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7.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

9.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筆記

【備考要點】

教育基礎模塊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為主,其中側重於單選和簡答。

考試難度中等,較為常規。本模塊所佔比重較大,是六個模塊中所比重最大的章節,超過三分之一。

在教育基礎模塊中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新課改、教師專業發展等章節。其中教育學部分比重大於心理學部分。重要程度依次為教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重點章節,需要重點識記。

【主觀題考點】

①20世紀以後的現代教育的發展特徵

教育的終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②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教育對象的特殊化(小學生有其自身的階段性特點,有發展的可能性,是主觀能動性);

小學教育的基礎性(社會層面的基礎性,個體發展層面的基礎性);

小學教育的義務性(小學教育屬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

小學教育的全面性(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

③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寫出了《普通教育學》這本科學教育學著作,是“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和“現代教育學之父”;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學”概念,重視德育;教育學建立在兩大理論基礎上:論理學和心理學;提出傳統教學的三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學法:明瞭、聯想、系統和方法。(記憶術:特普通1234)

④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驟

選題、查閱文獻、設計研究方案、研究實施與資料收集、研究資料的處理與分析、撰寫研究報告、結題。(記憶術:可以採用組塊化記憶,把7步驟壓縮為事前、事中和事後三階段)

⑤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性質的決定作用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權、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制度。

⑥教育的文化功能

傳遞與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融合文化;選擇文化;更新與創造文化。

⑦教育對人口再生產的作用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改善人口結構。

⑧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起到物質前提的作用;環境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學校教育起到主導作用;個體主觀能動性起到決定因作用。

⑨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點/基本精神

強調教育要為社會注意建設事業服務;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

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模塊二 學生指導

【考綱要點】

1.瞭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2.瞭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一般方法。

3.瞭解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4.瞭解小學生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

5.掌握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夠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8.能夠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促進小學生全面、協調發展。

【備考要點】

學生指導模塊主要是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其中側重於單選。

考試難度偏難,主要是因為涉及到認知發展、品德發展以及學習理論等理論性較強的部分,理解性較強,知識點相對枯燥,但是多佔比重不大。

重點章節主要集中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小學兒童的學習、德育以及小學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重點章節,重在理解。

【主觀題考點】

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①順序性→循序漸進

②階段性→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徵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關鍵期

④互補性→長善救失

⑤差異性→因材施教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記憶術:知情意行有矛盾,活動交往要長期)

德育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尊重信任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記憶術:一連貫二導二施四結合)

德育方法

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指導實踐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評價法;品德修養指導法。

德育途徑

最基本途徑是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少先隊活動與集會活動;班主任工作。

簡述注意規律的應用 (有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①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

②激發和培養間接興趣

③正確組織課堂教學

④採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知識觀:質疑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學習觀:建構主義在學習觀上強調學習的情境性、社會互動性和主動建構。

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教學觀:情景式教學、支架式教學、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

(篇幅限制,點擊底部(瞭解更多)查看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