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前急救!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考前总复习来啦!

教资考前急救!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考前总复习来啦!


小学科目二考前总复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顺利通过大后天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首先要了解考情

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今天讲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能力

要说科目一考察大家的综合能力,基本常识和教育三观

配合考察比较稳定的材料分析和作文,大家还能勉强拿下

科目二就让大家犯难了~

教育人物好多!

教育理论分不清!

简答题背什么?

材料分析怎么做?

怎么办?一起来看!

准考证打印时间:2018年10日29日-11月3日

考试时间:2018年11月3日

笔试成绩查询时间:2018年12月11日

(笔试成绩公布后一周面试报名)

面试考试时间:2019年1月5-6日

考试需要带准考证+身份证(自备文具)

登录(http://ntce.neea.edu.cn)打印准考证

模块一 教育基础

【考纲要点】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笔记

【备考要点】

教育基础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其中侧重于单选和简答。

考试难度中等,较为常规。本模块所占比重较大,是六个模块中所比重最大的章节,超过三分之一。

在教育基础模块中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等章节。其中教育学部分比重大于心理学部分。重要程度依次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重点章节,需要重点识记。

【主观题考点】

①20世纪以后的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征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②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化(小学生有其自身的阶段性特点,有发展的可能性,是主观能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社会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写出了《普通教育学》这本科学教育学著作,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学之父”;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重视德育;教育学建立在两大理论基础上:论理学和心理学;提出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记忆术:特普通1234)

④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选题、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方案、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研究资料的处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结题。(记忆术:可以采用组块化记忆,把7步骤压缩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

⑤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的决定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

⑥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与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融合文化;选择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

⑦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

⑧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起到物质前提的作用;环境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学校教育起到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到决定因作用。

⑨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基本精神

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注意建设事业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模块二 学生指导

【考纲要点】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备考要点】

学生指导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侧重于单选。

考试难度偏难,主要是因为涉及到认知发展、品德发展以及学习理论等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性较强,知识点相对枯燥,但是多占比重不大。

重点章节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儿童的学习、德育以及小学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章节,重在理解。

【主观题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记忆术:知情意行有矛盾,活动交往要长期)

德育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记忆术:一连贯二导二施四结合)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德育途径

最基本途径是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篇幅限制,点击底部(了解更多)查看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