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准备要二胎之前,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要问大宝:

爸妈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好不好?

不好!

我是说,这个问题,问得一点也不好。

跟老公和家人合计好要生了,大宝不愿意,这家谁来当呀?

如果没打算,大宝说要弟弟妹妹,你能说话算话吗?

意外怀孕了,再去问大宝乐不乐意,这不叫询问,叫试探,有意思么?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现在是90后都开始二胎的年头了,各位爸妈,拜托你们转变下观念:生不生二宝,主要是两口子的事情;与其让大宝做决定,不如想办法让大宝愉快接受。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咱这届爸妈对“跟孩子做朋友”产生了执念。

好吧,就算孩子是朋友吧,你会让朋友来决定生不生娃不?——“隔壁老王啊,我媳妇该不该怀孕,这事儿你看呢?”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更何况,孩子ta还真不能算是朋友。

无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多么地平等、互相尊重,多么地亲密,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都是性质极为不同的两类关系。在家中,无论父母多么开明,家长必须比孩子拥有更多的权力。

——儿童心理学家曲韵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怎么好好讲道理娃都不肯买账,逼不得已的你最后不得不用上诸如“必须……”、“你给我……”的句式,娃才能嘟着小嘴不情不愿地妥协——所以,别给自己洗脑“我们是朋友”了,当你说要跟孩子做朋友时,只不过是想要朋友间那种平等、尊重、亲密的关系。

就像公司不会让每个员工都参与根本性的决策,也不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参与每一个重大决定。

生二胎的决定,就是爸妈跟孩子之间的那个“限”:生育权是你们俩的,无需让渡给孩子。往往家长犹豫、挣扎、和老大反复商量的过程,让老大有了“要让他们为了我不生二宝”的预期,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你要操心的,是怎样不让这件事给大宝带去负面的影响。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突然多了个“竞争者”,大宝不开心是正常的,面对有小情绪的宝宝,这里有个“2+4”的套路,即两个原则+四个妙招

原则一:共情。认可并且描述出大宝的感受,不要把“自私”这样的字眼扣给Ta;

原则二:把“接受”当作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要总想着一击中的。

要知道,兄弟姐妹没有一见钟情,只有日久生情。

践行好这两个原则后,就可以用上“四要一不要”了:

1.让渡部分决定权,比如让大宝给弟弟妹妹取名字;

比如孙俪: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2.把弟弟妹妹描述成“礼物使者”;

龙应台怀二胎时,告诉四岁的大儿子安安:里面那个小家伙出来时,会给安安带一份礼物。弟弟飞飞出生时,龙应台把一辆会翻筋斗的越野跑车和弟弟一起抱到安安旁边。

这个可以举一反三,比如孕期隔段时间就送礼物,礼多人不怪嘛~

3.坚守“独特的小约定”;

挑一天中的某一固定时间段,比如午后,和大宝做一件“无意义的小事”——比如玩“点五官”的游戏。不要中断,并说明这只属于两个人,让大宝知道自己在妈妈心里仍然独一无二。

4.让大宝陪同产检、摸胎动看四维B超、一起准备二宝要用的东西(如果有用到大宝的,最好给大宝买个替代)。

除了上述4条,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不要”:

不要总是跟大宝强调“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且以此为理由拒绝Ta的亲热。妈妈可以扮作弱者,让大宝反过来,照顾你,比如“妈妈有点不舒服,你能帮妈妈拿个苹果吗?”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其实呀,说来说去,最好使的办法就是

从大宝降临的那一天开始就毫无保留地爱Ta,Ta才不会患得患失。

“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吗?”这样问大宝,大错特错!


最后推荐个小游戏,如果大宝问起,“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宝宝?”“弟弟妹妹是干什么的?”这样的问题,就用这个小游戏回答Ta好啦:

爸妈各拿着一根大蜡烛,点亮,说这是爸爸妈妈;

给宝宝一根小蜡烛,爸妈一起用大蜡烛把小蜡烛点亮,说这是你;

把三根蜡烛聚在一起,从中再点亮一根一摸一样的小蜡烛,说这是即将到来的小宝宝——

告诉宝宝,光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越多蜡烛,房间就会越亮;

就像我们,多个弟弟妹妹,爱只会更浓。

(本游戏来自《劳拉博士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