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婴儿夜晚哭闹的6个好习惯

排除肠绞痛和饿了尿了等等生理原因,我仅仅从生活习惯方面分享一下我对婴儿夜晚哭闹的一点经验。

1.妈妈孕期不熬夜。

妈妈在怀孕期间就要养成9点入睡的习惯。胎儿和妈妈的生活节奏是一样的。孕期妈妈喜欢熬夜,胎儿也习惯熬夜,这一点从胎动上可以明确感受到。

2.夜晚不要开灯睡觉。

我家大宝出生时,我们夫妻俩没有经验,担心孩子怕黑,也怕自己压着孩子,就开着一个小地灯睡觉。后来才知道这是孩子睡眠不好的原因之一。夜晚也开着灯,孩子就体会不到白天和黑夜的分别。夜晚喂奶换尿布时开灯,也容易把迷迷糊糊的宝宝弄得更清醒,哭闹更久。“黑暗中的工作”的确是妈妈要练习的绝技之一。

3.睡前不要抱着游走哄睡。

临睡前抱着游走哄睡,也是带大宝时,我们因为没有经验犯的错误之一。第一个孩子,全家都宝贝得不得了,一家人围着她转,大家抢着要抱她。晚上不肯睡,没关系,一家人轮流抱着游走,哄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再塞妈妈怀里吃口奶睡觉。这个办法行是行的通,也培养了亲密的亲子关系,但是好累呀!等到老二时,孩子多,任务重,我们就改变了策略,白天照样多抱孩子,但是临睡前不再抱着游走哄睡了,直接到点跟妈妈吃奶睡觉。

4.建立睡前仪式。

最早在胎儿3个月,开始有听力的时候,就可以固定一个睡前仪式:每天睡前给胎儿读绘本5-10分钟。从胎儿期3个月就每天睡前读绘本给他听,除了作为一个定时的睡前仪式,提醒孩子睡觉的时候到了;还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听妈妈读书的习惯,等出生后再听妈妈读书,专注的时间就会比一般孩子长。常常听妈妈说婴儿期读书孩子不注意听,其实如果从胎儿期着手,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出生以后,最常见最可行的睡前仪式是:先继续胎儿期的每天睡前读绘本5-10分钟,然后吃完奶就睡觉,吃完奶还可以低低地唱一首固定的催眠曲、轻轻拍哄。

避免婴儿夜晚哭闹的6个好习惯

睡前仪式:读绘本

5.半夜哭闹,不要抱起床。

大宝10个月的时候,姥姥有事回了老家,我们搬回主卧,和爸爸一起睡。夜晚大宝哭闹的时候,我怕吵着爸爸睡不好,就抱她去客厅游走哄睡。谁知道,眼看着哄着了,一进卧室门,她又哭起来。就这样慢慢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天夜晚3点左右,她哭闹着要喝奶,我抱她去客厅喝奶,游走哄睡,到5点左右她才能再次入睡。每天夜里起来跑操,游走2个小时,持续了半年,熬得我白天上班都老想打瞌睡。到她一岁的时候,半夜直接喊我:“妈妈,起,游,唱!”简短三个字就发布了全部“命令”,真让我哭笑不得!

半年后,姥姥回来了,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刻采取纠正措施,三天就改了过来。姥姥让我夜里在床上坐着喂奶粉,喂完立刻放到床上。如果孩子再哭,坚决不抱起来,只是用手拍哄。三天以后,大宝就习惯了新的安抚方法,拍拍就睡着了,我们母女俩都得到了更好的休息。

这是我在育儿期间最惨痛的一个教训,真是熬死我了。其实当时我哪怕和孩子一起搬到客厅去睡,或者让孩子爸爸去睡客厅,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妈妈们在育儿期间,遇到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节约体力,不能用蛮力。

等到二宝出生的时候,我就吸取了这个教训,夜晚孩子哭闹时,喂饱了,检查了尿布的情况,基本可以肯定只是需要安抚,就只是轻轻拍哄。白天孩子睡觉,如果哭闹,就唱一只专门给她的催眠曲,一般我唱一会儿,二宝也就睡了。她其实也就是醒了,哭两声想知道身边有没有人。抱还是抱,抱着游走的游戏孩子喜欢,白天精力好的照样游走;但是绝不被迫抱着游走哄睡。毕竟妈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妈妈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6.白天多运动。

半岁以内的孩子,随便睡。半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就要注意下午别让孩子睡太久了。免得白天睡过头了,夜里没瞌睡了。

白天充足的运动,让孩子精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是良好睡眠的重要保障。

最后,总结一下,让孩子夜晚少哭闹的六个好习惯:

1.妈妈孕期不熬夜,9点准时入睡。

2.夜晚不要开灯睡觉。

3.睡前不要抱着游走哄睡。

4.建立睡前仪式。

5.半夜哭闹,不要抱起床。

6.白天多运动。

​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