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侠吃完饭后,将碎银子丢在桌上,为何小二从来不数?

我爱亢小丹


红色包袱皮儿里摆放的这堆灰不溜秋的金属块儿,就是碎银子,古代大侠用来结账的碎银子,表层已经氧化了的碎银子。

它们大小不等,轻重不同,甚至有可能连这一块儿和那一块儿的成色都不同,这块儿含银91%,另外一块儿可能含银85%,如此杂乱无章毫不标准的货币,你让店小二怎么数?数一数有多少块儿吗?

错!店小二该做的,应该是从怀里摸出一把戥子,给这些碎银子称重。

上图这根看起来很像杆秤的东西,就是店小二用来称量碎银的戥子,又叫戥秤。

戥子比平常称米称面称牛称羊的称要小得多,刻度也精细得多。普通杆秤最小刻度是1两,16两为1斤;戥子最小刻度是1铢,24铢才有1两。当然,宋元明清四代,各个朝代的戥子都不相同,在北宋初年,出现过一种无比精确的戥秤,最小刻度是1毫——10毫为厘,10厘为分,10分为钱,10钱为两。也就是说,这种戥子最小可以称出万分之一两的差别。

戥子的用途,就是称量贵重金属(例如黄金和白银),偶尔也用来称量药材。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成为中国的基准货币(明朝以前的中国是贫银国,以铜为基准货币),官府铸造银锭,民间小额交易中则习惯于将银锭剪开,于是重量标准的银锭就成了重量不等的碎银。商贩收到大量的碎银,为了保存和缴税的方便,再将碎银铸成银锭,于是成色稳定的官银就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私银。

这就给日常交易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商家也好,百姓也好,每次收到银子,首先都要用牙齿和手感来判断真伪,然后再用戥子来称量重量。如果一个人竟然不给收到的碎银子称重,那说明买家给付的碎银子已经足够多了,根据经验就知道绰绰有余,不必要再去称量。

顺便再说一下,武侠小说和古装电影中展现的生活场景,都是被艺术化的浪漫场景,过于琐碎的日常细节会被略掉。大家不妨试想,假如一代大侠去喝一碗胡辣汤,扔给小二一点碎银,竟然还要等着小二用戥子去称,两个人还要就银子的真伪和成色问题争论一番,那多没劲啊!

刚才我还看见底下有许多人在信口雌黄地乱扯古代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多少钱,这些人完全没有任何经济常识和货币史知识。仅仅在明朝中后期,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同样一种成色的白银购买力,相差可能都会在十倍以上。拙著《历史课本闻不到的铜臭味》和《千年房事:古人安心成家指南》对唐朝到清末的白银购买力有过几万字的论述,根据不同的文献和不同的比价参照物,同样是含银量93.5%的纹银,1两最高可能相当于现在人民币800元,也可能相当于23元。关键看,你用什么朝代什么区域的什么商品作为比价参照物。


开周说宋


如果小二的眼睛不瞎,正常情况下,三两个江湖人的饭量,丢桌子睥银子的购买力只有多的,就好比现在两三个人去一般的饭馆吃饭,结账时,直接扔桌子上扔一万元一个道理,小二当然不去数,可能会瞟一眼真假就可以了,而且还会附送一句:客官慢走,下次光临。


现在去个小饭店切两斤卤牛肉,一个烧鸡,一个花生米,一个青菜,几个馒头,两瓶散装白酒,吃完了丢一万块钱在桌子上,别人看下真假就好了,也不会数的,但是搁古代的话,关键是大侠给少了店小二也打不过大侠,是不是这个道理。

小说和电影电视里讲到店小儿收银除非是重点情节,一般带过,没做得那么湿碎去数去称,有些戏是讲主人公一生几十年里的事,如事事都得很细致,你们做现众的看到头友都发白都末看得完。戏和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浓缩。老人常讲的,难道画公仔要画出肠?


商丘身边事儿


关键是数了也没啥用啊,你又打不过他。。。。



欢乐智慧农夫


因为那是演戏!自古来,银子金子是不能流通的货币。这类似于今天的石油美元,和前几年的黄金美元。银子在市面上,只能兑换成铜钱才可以流通。一两银子可以兑换成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板。银子有由国库保管,并由官府负责兑换。直到晚清到民国,才有用碎银子直接支付的。记得雍正王朝里关于火耗的情节吗?就是这个过程。


半窗秋色


应该是“碎银”吧😄唐宋以前的年代太久了,不方便比对,就拿清朝的工资来说:普通的公务员也就二两银子,等于2000文钱。我看《康熙微服私访记》时常常是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了。比对现在的馒头是0.6-0.8元,差不多一文钱是现在的1.5-2元吧😊。由此可见,2000文是现在的3000元左右。而“大侠”常常是飞檐走壁、武功高强的厉害角色,身上随随便便都背着成千上万两银票,这区区一二两碎银算个啥😊


吾善妆法


因为大侠放在现代就是所谓的 社会人!



瞎子望着天


一看就是没学过政治、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都没上过。货币是天然的贵金属例如金银、它具有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他在货物流通时起价值的衡量作用。在没有纸币以前、金银是有标度的、刻有一两的黄金、如果被磕碰掉一部分、他的使用价值没有发生改变、它依旧能兑换一两的商品。小二又何必在乎他的重量是多少呢


登风月落


数有个卵用 反正也打不过大侠


塔吊吊刀刀倒吊着


你吃碗面,然后扔一沓100的钞票说不用找了,难道服务员还去数吗?看看是不是真的就行了。

古代真假估计都不用看,就算是铅的也挺贵的了。


郭昱21743991


在古代时期,银子的价值其实是非常高的,一块完整的元宝基本上是看不到在市场流通的。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用于流通的也是铜钱,稍微多一点的消费,才会用到碎银子。而就算真要用到银子的时候,也不会如电影、电视剧中那般,随随便便就掂一下,放在嘴里轻轻一咬。真真正正能够用银子付钱的店铺,都是那些有实力的酒楼、茶馆,那些店铺一般都有一个测量银子的工具,名叫戥子,有了这个工具就能够测量银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