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祕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在中國,這幾年元青花成了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熱門話題。有人說:“民間沒有元青花。”但有人反駁說:“不但有,而且還有傳世的。”有人頑固地說:“全世界元青花只有300件。”有人胡吹說:“至少30000件以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已經在倫敦以2.3個億的價格成交了,有人說那是贗品,還有人說那是咱們中國70年代的科研產品云云。有人認為伊朗、土耳其館藏元青花是真正標準器,可有人說那是明早期的青花瓷。這裡的元青花研討會剛剛落幕,那裡的展示會又登場。圍繞元青花,從無到有,而且是越來越多,中國這幾年可熱鬧極了。我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我認為中國民間有元青花,而且有真、珍、精、稀元青花,但現在假元青花到處都是,真元青花偶爾露崢嶸,讓人心跳!那什麼樣的才是真元青花呢?

元青花的秘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英國的霍布遜從明代瓷器營壘中把大維德雲龍雙耳瓶辨認出來,並向全世界第一次公佈中國陶瓷史上有過元青花。在霍布遜的基礎上,美國人波普從伊朗、土耳其一萬多件館藏中國瓷器中用比對法一個一個地分辨出70件元青花(插入伊朗土耳其元青花)並寫出《中國14世紀青花瓷》一書。

元青花的秘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馮先銘先生是研究中國陶瓷的鼻祖。他說過:“造型與紋飾”是鑑定瓷器的關鍵問題,抓住這兩方面,鑑定的可靠數即可達百分之八十五。

實際上元青花有它的兩個秘密。一個是它的胎質;另一個是它的青花料蘇麻離青。因為,元青花的麻倉土胎質和所用的蘇麻離青鈷料現在任何人無法仿製,所以真元青花是不可複製。

元青花的胎質是瓷石和麻倉土二元配方。這種二元配方製造瓷胎是從元代開始才有的。陶瓷界經過測試發現,南宋之前陶瓷還沒有用過麻倉土。沒有二元配方就沒有景德鎮的元青花。更準確地講,沒有麻倉土就沒有元青花。不論哪個朝代,哪個窯口制瓷的胎泥由當時瓷石和麻倉土、高嶺土礦所決定。元代燒瓷用的是麻倉土,而不是高嶺土。麻倉土與高嶺土(1)發現開採的時間不同。麻倉土發現、開採於元代。高嶺土發現、開採於明萬曆年間。(2)出礦石的地方不同,明人王宗沐《江西師大志》卷七《陶書·砂土》條謂:“陶土出新正都麻倉山。”高嶺土產自於離景德鎮45公里處的高嶺村。(3)正因為開採時間不同,地點不同,麻倉土、高嶺土成分含量肯定不同。開灤煤礦、大同煤礦都產煤,但兩個煤礦的媒質是不一樣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遍地都產煤,但每個煤礦產出來的煤的熱量和成分含量都不一樣,有的含硫量高,有的含硫量低甚至沒有。就一個煤礦每個掌子面上挖出來的煤都不一樣。(4)因為時代不同,窯口不同,對麻倉土的加工工序及加工程度大不一樣。元代因為剛開始用麻倉土燒瓷,所以當時粉粹加工粗糙,土的顆粒大;淘洗草率,雜質多;練泥過程中結合鬆散,團粒相互間有空隙。麻倉土胎質黑痣多,放大鏡下看到很多小蝌蚪,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為什麼出現這些現象?就是因為加工粗糙、顆粒大、有空隙,所以用1300度高溫燒的時候空隙當中空氣受熱後膨脹所致。明洪武的胎質與元代基本相同。但明代永樂瓷器胎質就發生根本性變化。元代瓷器胎質我們可以用大米粗麵比擬的話明永樂我們可以用小米精粉來形容。

元青花的秘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明永樂在中國陶瓷史上起著分水嶺作用。永樂以前的胎質粗糙、鬆散;永樂之後胎質細緻、緊密。一個瓷器的瓷胎赤裸裸地展現在你眼前,他想偽裝也偽裝不了的。元代瓷器大部分底部不施釉,所以對元代胎質更容易觀察。我在這裡特別強調如下幾點:

(1)景德鎮高嶺山的高嶺土到了1969年完全枯竭。

(2)元青花的高仿是從1985年才開始的。

(3)高仿用的高嶺土是景德鎮周圍新發現的高嶺土。

(4)元代粉粹麻倉土是用水磨,現在粉粹高嶺土是用電動球磨機。

不用多說了。對土壤、礦物學稍有了解的人聽了我以上介紹之後,就已經明白了元青花的胎質與明、清兩朝青花瓷胎質有什麼不同,與現在仿品胎質有什麼本質區別了。我可以說,元青花胎質成分極其複雜,每個器物的成分沒有完全一樣的,再加燒製年份不同,窯口不同,所用的麻倉土取土位置不同,生產過程中環境影響不同。但作為器物的骨骼和血肉,元青花胎質一定會有以上說的那些時代特徵。

再談談元青花用的青花料蘇麻離青。蘇麻離青成就了元青花,也保護著元青花。我一直強調蘇麻離青青花鈷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蘇麻離青鈷料來自於伊朗,從元代開始用到明成化早期。成化後期主要用的是產於江西饒州地區樂平縣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淡雅是這個時期青花瓷的特徵。弘治朝用的也是平等青。正德朝用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所以正德朝的青花“混青”現象嚴重。萬曆中後期、天啟、崇禎用的是浙料。關於蘇麻離青的來龍去脈以及呈色表現。

(1)伊朗產鈷料礦的礦井早已60年前已經停產封閉。(2)元朝用的蘇麻離青鈷料是天然礦物料,現在景德鎮高仿用的青花料是工廠化生產的青料。兩種青花料出生地不同,成份不同,髮色表現不同。

元青花的秘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結論

元青花的器型、紋飾可以高仿,但元青花的麻倉土胎質和所用的蘇麻離青青花料現在任何人是仿不了的。所以,麻倉土胎質與蘇麻離青是辨認元青花的兩個突破口。看一個器物是不是元青花,首先要看它的胎質是不是麻倉土,如果不是麻倉土,那這個器物肯定不是元青花;第二要看它用的青料是不是蘇麻離青。如果這個器物胎質是麻倉土,用的青料是蘇麻離青,那就離元青花八九不離十了。還要看它的紋飾,加工工藝是否符合元代特徵,底部火石紅等等眾多特徵結合起來全面觀察才能夠得出最後結論。元青花所有特徵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麻倉土胎質和蘇麻離青。元青花是元代生產的,歷史上沒有仿製過,就最近20幾年內仿元青花蔚然成風,但因為麻倉土沒有了,現在加工工藝比元代大有改進和進步,再加蘇麻離青礦石原料在伊朗早60年前已經絕跡,所以現在高仿的元青花與元代元青花不能同日而語。從材料學的角度可以說現在的人是無法複製麻倉土和蘇麻離青的。

元青花的秘密何在?元青花如何辨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