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危亡之時,卻是報私仇的好時機,且看這倆位如何公報私仇

在中國倆千年的封建歷史上,不顧國家生死存亡的小人綿延不絕,你方唱罷我登場。不管什麼時候,必要洩私憤,報私仇,滿足一己之餘。蒼生遭殃,國家衰亡,自是無關緊要之事。而且報復的手段越來越熟練老道,理由越來越冠冕堂皇,報復的舞臺越來越波瀾壯闊。卻使得國家遭受生靈塗炭,國已不國。

國家危亡之時,卻是報私仇的好時機,且看這倆位如何公報私仇

郭開

戰國末期,趙國屢遭秦國進攻威逼,此時趙悼襄王首先想到的是召回廉頗,而廉頗身為趙人,自然心繫祖國,回國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於是,趙悼襄王派出使者查看廉頗能不能再披甲上陣。而廉頗的仇人郭開,聽到消息便用重金賄賂使者,要求使者在趙王面前誹謗廉頗。廉頗渾然不知,見使者,“飯鬥米,肉十斤,披甲上馬,以示可用”。使者與廉頗客套幾句之後,便回趙國向趙王覆命。如何詆譭廉頗呢,使者腦筋一轉,便這樣這樣回覆趙王,廉頗將軍雖然年老,但是飯量仍然很大,仍能披甲上馬,但是坐一會就需要去茅廁拉三四次屎。僅僅是多加一句話,就斷了廉頗報效國家之路,葬送了趙國僅有的生存希望。公元前228年,秦國滅掉趙國。

國家危亡之時,卻是報私仇的好時機,且看這倆位如何公報私仇

廉頗

非常搞笑的是大將軍廉頗之所以不容與趙國,僅僅是因為自己嫉惡如仇的個性、看不慣趙王寵臣郭開溜鬚拍馬的行為,所以廉頗在一次宴會上公開斥責這個趙悼襄王的寵臣。自此,郭開對廉頗懷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後快。正所謂小人報仇,從早到晚,而趙悼襄王不愧一代昏君,聽信奸臣小人郭開的讒言,剝奪廉頗的兵權,迫使這位老將軍不得不流亡國外。而秦國人就饞間廉頗之事問過郭開不怕趙國滅亡嗎,而郭開的回答非常經典:趙國的存亡是國家的事情,而廉頗是我個人的仇敵,此仇不可不報。

國家危亡之時,卻是報私仇的好時機,且看這倆位如何公報私仇

翁同龢

等到近代,這種事情再一次發生。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中日之戰一觸即發。在這個節骨眼上,一手創辦北洋水師的李鴻章認為中國取勝幾率不大,“不可輕開釁端”。今天,無論你指責李鴻章避戰保船,還是畏敵如虎也好,都該明白大清僅有的臉面就只有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而且得不到補給。一旦有了閃失,大清連最後的遮羞布都沒了。光緒的老師,深受皇帝寵信的翁同龢,卻打著愛國的旗幟,一力主戰,而年輕氣盛的光緒不知輕重 聽信老師之言,逼迫北洋水師出戰,主戰派壓倒主和派,於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結果不言而喻,用一鎮之力的李鴻章,怎能敵得過傾國而來的小日本,大清大敗。而從戰爭爆發到去日本和談,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被弄得裡焦外爛,更是落得千古罵名,臭名昭著,裡外不是人。這一結果更是翁同龢想要的,整到李鴻章,雖然國家有難,卻是如了翁某人的心意。

國家危亡之時,卻是報私仇的好時機,且看這倆位如何公報私仇

李鴻章

翁同龢之所以這麼賣力鼓動對日作戰,正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公報私仇。因為李鴻章30年前得罪了翁家人。在1862年,李鴻章上書彈劾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棄城逃跑,翁同書被咸豐皇帝批示準備斬監侯,後來經翁家人多方活動,翁同書方免一死,扔被充軍新疆,永不錄用。自此,翁同龢對李鴻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定要扳倒李鴻章。但李鴻章官大勢大,翁同龢無可奈何,只能隱忍不發。恰逢甲午日本挑動戰爭的機會,翁同龢利用大清沒有必勝的把握,逼迫李鴻章出戰,便可趁機整倒李鴻章。甲午大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大清賠償倆億兩白銀,割讓臺灣。朝廷和國民歸罪於李鴻章,而70歲的老人,揹負漢奸的罵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僅僅是因為翁同龢的私仇之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