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登戰役——一戰絞肉機

1914年一戰爆發後,在東普魯士,德國把俄國摁在地上狠狠的摩擦,而在加利西亞俄國一套組合拳打的奧匈找不到了北,德國這邊剛完事就趕緊跑過來給兄弟找場子,兩家聯手你一拳我一腿,這一架打下來,俄國被揍的幾乎生活不能自理,波蘭也給弄丟了,只能跑回老家紮緊籬笆舔舐傷口。

德國軍隊這時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趁你病要你命,直接把俄國打投降,一種意見認為雖然俄國現在很受傷,但要吸取拿破崙的教訓,不能陷在俄國廣礴無垠的泥潭裡,趁這傢伙現在消停了,集中力量先打服法國,法國降了,俄國沒了後援自然也就跟著降了。由於持後一種意見的是德軍總參謀長,於是重心重回西線。

凡爾登戰役——一戰絞肉機

1916年初,德軍在西線發動佯攻,法軍總司令霞飛以為德國人還是以前那麼實在,剛把部隊調過去,發現凡爾登附近一下冒出來許多的德國人?再一看地形,這塊地要是丟了巴黎就等於敞開了大門啊,於是趕緊又把部隊調過去。這邊德軍可是不等了,大炮不要錢的向法軍陣地傾瀉炮彈,1000多門炮足足轟了10個小時,一百多萬發炮彈密密麻麻的落在凡爾登周圍23平方公里的地帶上,炸的稀碎啊。炮擊完德軍衝上去沒怎麼用力就佔領了第一道防線。當然法軍也不是吃乾飯的,這地方的重要性一早就認識到了,早早的在這修了四道防線,最後一道是要塞永備工事,鋼鐵混凝土澆築而成,明碉暗堡密佈,也正是這最後一道工事擋住了德軍的腳步,給法軍增兵贏得了時間。

霞飛雖然上了一當,但是很硬氣,決心在凡爾登與德軍決一死戰,60歲的貝當臨危受命擔任前線指揮官,當晚這位老將就趕到指揮所,下令人在陣地在,不得後退一步,為了貫徹這一命令,他設立了一條督戰線,退過線的軍人殺無赦。

他還通過唯一一條凡爾登與後方聯繫的二等公路建立起了供給體系,每天軍用卡車的洪流冒著炮火將援軍和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法軍先後投入戰場的兵力達71個師。

凡爾登戰役——一戰絞肉機

這讓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大喜過望,他策劃這一戰的目的就是要消滅法軍主力,法軍在凡爾登投入的兵力越多越好,畢其功於一役,他要讓凡爾登“血流成河,”當然留的是法軍的血,結果是法國人血沒少流,德國人也傷到了元氣。雙方在要塞的周圍相互廝殺,反覆爭奪,德軍在戰場上使用了噴火器和毒氣彈,但法軍的戰鬥意志被徹底的激發,他們為了國家和軍隊的榮譽而戰,寸土不讓,戰場變成了雙方士兵的絞肉機,大炮、子彈、刺刀在無情的剝奪戰士們的生命,撕裂他們的軀體,整個戰役期間兩邊共發射4000多萬發炮彈,子彈不計其數,無數人的血肉化作塵土攪拌在凡爾登周圍的泥土中。

德軍的進攻被遏制,他們的力量最終衰竭,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看似小實則重要,一個法軍的炮手無意中擊中了德軍存放大口徑炮彈的彈藥庫,引發了巨大的爆炸,這個彈藥庫內據說存放了45萬顆炮彈,直接導致德軍重炮一段時間內無彈藥可用,被法軍壓制,大量火炮被摧毀,由優勢變為劣勢。有軍事分析家認為這個事件對於戰役的勝負有重大作用。

同年7月,為了減輕凡爾登的壓力,進一步打擊德軍,英法聯軍發起了索姆河戰役,凡爾登的法軍也發起了反擊,德軍被迫轉入防禦。

凡爾登戰役——一戰絞肉機

東線,奄奄一息的俄國經過休整以及英法的援助,再次集結大軍,發起了夏季攻勢,德軍不得不抽調15個師趕赴東線,至此德軍在西線的力量再次被削弱,法軍反攻的號角吹響。德軍一步步的被打回去,到12月份,法軍恢復了戰役前的防線,凡爾登戰役落下帷幕,此役德軍損失40多萬人,法軍50多萬人,軍事物資無數。這是一戰的轉折點,德國的力量嚴重損耗,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想要消滅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的夢想破滅,戰後被解職,興登堡繼任,魯登道夫成為他的副手。

發起這次戰役,德軍顯然有些一廂情願了,他們高估了自己的能量,德國陸軍在歐洲單挑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輸,如果沒有英國的幫助,俄國的牽制,法國必敗無疑,但是以一敵三,德國的國力真的承受不了。縱觀一戰感覺就是德國在孤軍奮戰,最終孤掌難鳴,如果奧匈帝國給力一些,獨自抗住俄國,德國專注於西線,結局會不會不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