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今天看一篇自媒體爆文《一個人最終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件事》,作者孫大聖說,他之前在報社當記者時,有一期節目去採訪一群中年人,有國企的、私企的,大概有50多位。這些中年職場人大多認為自己已經觸摸到了天花板,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再報有太大的希望,不指望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作總結:一個人最終會混成什麼樣,混得好不好,其實就看兩方面:一是外因:“入對行、跟對人”;二是內因:“有沒有好的習慣”。

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文章雖然寫得很雞湯,但並不耽誤其成為爆文,究其原因,夢妮認為文章正適合大眾口味。因為在職場上,畢竟年紀到了中年的佔了很大比例,而其中成為頂尖的或許僅成為一個部門領導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同感的人群很多,認同感很強。

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文中作者說到的“入對行,跟對人“舉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光芒萬丈,馬雲的十八羅漢個個都是行業大牛,其成功的外因就是跟對了馬雲。作者還用馬雲自己說的話作為論據,”我們這個團隊當初不過是一個草臺戲班,大家都只是普通人,只是一起經歷了一些事情,各方面能力才有所漸長,才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大家都知道,馬雲確實很牛B,近來不但常上節目,上課堂,講大道理,還串娛樂明星的場子唱歌呢,看來夢妮今後寫文章了要多多提人家馬雲,因為粉絲多,人成功,又有錢,好象說什麼都很有道理!

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話說回來,入對行,跟對人,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俗話都有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夢妮認為,這個入對行,應該指的是如何選擇適合發揮自己特長或更適合於自己經過努力可以做得更出色的行業,那應該是在今後的職業生涯當中更是得心應手和出成績。但在就業形勢一直都是不太理想的當下,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選擇自己適合的行業或職業,這可能是有點理想化,特別是別誤導了剛畢業走出社會的年輕人。家人有做了幾十年人力資源管理的,事實上就是,現在就業熱情在下降,對新崗位挑三揀四,上了崗的往往朝三暮四的大有人在,有的年輕人單位找了又找,崗位換了又換,最終都說“不適合自己”!象這樣的人,老人力資源師一句話總結“沒前途”!所以有一本書上讀到這句話:“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筆者認為,這句放的內涵理解了,才真正理解“入對行”。而跟對人而言,這個也不是擇業都自己所能左右的,只能說在擇了業的基礎上,誠心請教比自己有經驗的導師、有經驗的老員工或上司等,這樣才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水平,也才能贏取上司和同事的賞識。爆文《一個人最終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件事》中作者舉的阿里巴巴十八羅跟對馬雲的例子夢妮就覺得有點牽強附會,不但毫無根據而且有誤導年輕人好高騖遠,不求實在之兼。對此,夢妮倒認為這位網友的評論比較有道理:“這是個很現實的社會!當你成功了,你的故事就是一個傳奇;假若你失敗了呢?你的故事就成了吃瓜群眾們談論的笑話。無論你自己是不是跟對人,還是入對行業,成功之路從來就沒有捷徑可走,考驗的是每個人的恆心和耐性。“

爆文感觸:你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點

爆文《一個人最終混得好不好,就看這2件事》中作者提到的內因:有沒有好的習慣。主要包括:第一是管住自己,做事不拖延;第二是不拒絕學習;第三是懂得專注和堅持。這個作者對這個職場上自我提高和謀求發展的內因分析,夢妮表示贊同,也分析的很有到位。第一點管住自己,做事不拖延,這是你做好事情的基礎,是做一行愛一行的愛崗敬業優良職業道德,這也是未來在該行走向成功的基石。第二點不拒絕學習應該說是成大事的人的共同點,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會走得更遠,跑得更快。第三是懂得專注和堅持,這一點夢妮認為更是年輕這一代應該學習的優良品德。正像文中作者所說的:”堅持和專注是這個時代人比較缺失的一種品質,很多人做事總是習慣性三分鐘熱度,不能靜下心來專注做好一件事。“沒有堅持、沒有專注,無論你混那一行,跟著什麼人,應該都是混得不成功的。夢妮要為作者點贊:”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天才,只有不斷堅持學習的人,那些懂得堅持,做事專注的人,結果都會比較幸運,也更受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