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西方與中國關於人類的起源,和文明的誕生是有著不同解讀的,西方對於中國的歷史定義基本上全盤否定,而我們中國則比較含蓄,在堅持自己歷史的基礎上,也含蓄的認可了西方對自己文明的解讀。也有人揶揄這種爭論,說說人類的文明是由屎殼郎推動的。

小編最近瀏覽了一些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史書,有些據說是作為中學和大學的教科書用的。可以說關於世界史和中國史,西方與中國的解讀完全不同,小編在此給大家淺析一下:

一、中西方關於人類起源與文明史誕生的對立

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西方認為全球人類和文明有共同的祖先,人類起源於非洲,經過漫長的進化和遷徙,成為各地區最早的人類。而世界最早的文明出現在兩河流域,它對外輻射促進了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如果以西方的觀點出發,那麼按照人類遷徙路線和文明的傳播速度,除了美洲地區,則中國是誕生人類和文明最晚的地區。

中國人則認為人類起源和文明屬於多地區進化的結果,期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根據我們自己的研究發現,東方最早具有社會形態的人類是北京猿人,而我們的文明則是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流域誕生的。人類起源和文明,與西方所謂的非洲人,以及歐亞文明中心沒有必然的聯繫。

二、近代西方列強掌控了世界,也掌控了對文明史的話語權

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工業革命之後,西方對於世界各地的殖民愈演愈烈,幾乎整個全球都掌控在西方列強的手中。在創造出人類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成果後,他們也積極探尋自己祖先的輝煌,希望能為今天的成就做以歷史支撐。而當時西方雖然奉古希臘文明為發源地,但是他們希望重新解讀人類的文明史,以證明西方的偉大是有著歷史傳統的。

隨著西方對各個古老文明發源地的殖民,隨之而來的就是考古學家和歷史研究人員。當時的北非、中東、印度和中國是他們發掘歷史資源的寶地。他們經過對這些古老文明的研究和探索,逐漸梳理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明史理論,那就是文明歐亞中心說。他們的目的就是告訴世人,西方不但現在強大,祖上也非常強。

三、隨著中國的崛起,關於文明史的定義中國部分學者已經覺醒

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華夏人向來是一個內斂的民族,對於自己的歷史看法很少向外主張。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很多學者不但奉西方學說為神明,對於自己祖先的歷史也徹底否定。一段時間內大部分的中國學者,幾乎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文明史論,各個學府和研究機構關於世界史的出版物,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編撰的。

隨著21世紀後中國國力的崛起,對於世界人類文明史的發展,國內的學者逐漸對西方文明中心論提出了質疑,並出版書籍對西方貶低東方文明史開始了反擊。同時在網絡上一些民間的知識分子,也開始對古希臘文明和西方的文明史提出了質疑和批判。

西方以中國的考古技術和學術理論很落後為依據,針對中國掀起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橫加指責。又以同樣的理由,對其他國家的考古學者以及歷史學家,研究古希臘文明的學術成果視而不見。甚至將質疑古希臘文明的學術活動,設為國際歷史考古學界的禁區,禁止他非西方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探討和考察。

西方與中國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其實是對歷史話語權的爭奪

目前中西方對於各自文明史的定義,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歷史話語權。因為只有掌控歷史的話語權,才能為各自文明的優越性打下基礎,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指出方向。如果自己的文明史由外人來定義,那麼民族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則成了無水之源,遲早會枯萎和衰亡。欲滅其國,先亡其史,就是這個道理。

西方鼓吹歐亞文明中心論,目的就是告訴世人,西方自古就是世界秩序的主導者,所以現有的國際秩序不能打破。而我們現在宣傳五千年文明的輝煌,也是在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是告訴世界,中國自古就是世界大國,我們的衰落只是近兩三百年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