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企業面臨產能淘汰,如何法律應對?

2018年上半年,我國對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加大 ,新舊動能轉換速度加快。各地區使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為響應國家號召,全國各地紛紛出臺落後產能淘汰實施辦法。

「普法」企業面臨產能淘汰,如何法律應對?

什麼是產能淘汰?“產能淘汰”主要是針對電力、煤炭、鋼鐵等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行業來講的,指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能源局下達的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由市、縣落實到具體企業,要求企業淘汰落後產能、拆除落後設施裝置,防止落後產能轉移,並責令未按要求執行的企業停產或予以關閉,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節能減排。針對地方政府如何推行產能淘汰,中央也出臺了禁止“一刀切”的政策,要循序漸進,抓住關鍵環節,突破重點難點,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在實踐當中,各地借產能淘汰名義對企業進行關停的情況屢屢發生,那麼各企業主在企業面對產能淘汰時,該如何應對?

一、先行自查自糾

面對產能淘汰,企業主應自行檢查企業許可類文件。主要包括工商營業執照,項目批覆、生產許可證、納稅登記、納稅憑證,特許行業的經營許可證,消防、環保、衛生等各類批准文件。

另外,企業經營情況要與項目批覆、工商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等有效證明材料相一致,如果有變更業務範圍,要及時向相關部門申請變更。對於可能面臨著能淘汰的企業來講每年向每年向工商部門、發改委報備的企業產量,生產經營狀況也要分類整理,記錄清晰,做到有據可查。

這樣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曾經辦過一個案件,該行業是特許經營行業,在特許經營許可證到期之後,因工作失誤並未及時續期年檢,後遇到了產能淘汰關停,然後工商部門就依據“無證經營”此作出了區別於其他同行的處理方式,企業損失巨大。

二、提前固定證據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在產能淘汰企業關停的賠償糾紛中,涉及到的法律事實需要雙方來舉證,因涉及的標的額一般都比較大,所以各位企業主在糾紛發生之前,最好能提前固定證據,讓企業在訴訟中佔據有利地位。

產能過剩是個市場判斷,目前國家層面的產能淘汰的更多指的是“落後產能淘汰”,更多的是指淘汰高排放,高汙染,低產出,高能耗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針對這樣的情況,企業首先應當將生產線和設備型號與以及當初項目批准時的相關會議紀要或者證明材料進行整理,再結合當下或者未來發布的一個產能淘汰名錄、產能淘汰補償的辦法,企業主就能很明確的知道哪些設備和生產線是面臨被產能淘汰掉的,有哪些是可以經過升級後繼續使用的,哪些是先進的設備應擴大生產。

另外需要提前準備的是近三年生產狀態的一個資料收集,譬如納稅憑證,電費清單以及生產許可證等等。實際上,如果生產線是正常經營的狀態,那麼遇到產能淘汰,國家都會有相應的資金獎勵,該資料和證據的收集為之後的國家中央財政的獎勵資金的領取做準備。

三、及時維權救濟

產能淘汰、企業關停最早見於國務院部門下發的行政指導之中,一直以來都是以紅頭文件政策文件來執行。現行的行政法法律體系中針對產能淘汰、企業關停尚屬於立法空白。在筆者經辦案件中,一些通過整改通知書或者“淘汰名單”形式的政策性關停缺乏法律依據,規定不清的問題就容易發生爭議和糾紛。

產能淘汰執法實踐中,有些行政機關為了最快時間的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任務,在追求的過程中會實現“一刀切”,就是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視實際效果,忽視歷史遺留問題,這種執法方式容易產生糾紛和爭議。

針對政策性企業關停,有兩項重要的程序若存在問題是可以提起法律來救濟的,其中一項是諸如“整改通知”這一類的文件,該項文件若侵害了企業主的權利,可以針對這類書面文件提起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另外一項是企業主在沒有與行政部門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遭到了非法強拆或者強制關停,行政執法行為侵害了企業主的合法權益,則企業主可以提起相應的法律程序來維護企業主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若企業被送達書面的“整改通知”或者上了“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名單”,那麼企業不可避免的被捲入產能淘汰關停風波。為了實現團隊辦案,專業辦案、京坤律師事務所針對“企業關停,產能淘汰”等法律實踐問題於2016年就成立了專門的企業關停案件委員會,在委員會的指導下,京坤律師經辦了大量的企業關停產能淘汰的案件。藉此平臺,筆者通過本文對面臨產能淘汰關停的企業提一些專業建議,希望相關企業能在這種風波中屹立不倒。若要被整改、關停,希望企業主通曉法律賦予企業的合法權益,拿到公平合理的補償獎勵,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普法律師:王利卡

普法單位: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一家專業從事行政訴訟業務的律師事務所,由原在法院、檢察院和律師機構工作過的多位資深律師組建而成,並聘請了一批國內知名法學專家和其他專業人員為顧問。京坤律師堅持“接受委託、誓達使命”的服務理念,奉行團隊精神,精誠合作,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京坤律所主要業務領域為土地徵收、房屋拆遷維權等。2018年,京坤律所主任李吏民律師被聘請為法制晚報不動產徵收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普法」企業面臨產能淘汰,如何法律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