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企业面临产能淘汰,如何法律应对?

2018年上半年,我国对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 ,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加快。各地区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为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落后产能淘汰实施办法。

「普法」企业面临产能淘汰,如何法律应对?

什么是产能淘汰?“产能淘汰”主要是针对电力、煤炭、钢铁等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行业来讲的,指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由市、县落实到具体企业,要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并责令未按要求执行的企业停产或予以关闭,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针对地方政府如何推行产能淘汰,中央也出台了禁止“一刀切”的政策,要循序渐进,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在实践当中,各地借产能淘汰名义对企业进行关停的情况屡屡发生,那么各企业主在企业面对产能淘汰时,该如何应对?

一、先行自查自纠

面对产能淘汰,企业主应自行检查企业许可类文件。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项目批复、生产许可证、纳税登记、纳税凭证,特许行业的经营许可证,消防、环保、卫生等各类批准文件。

另外,企业经营情况要与项目批复、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明材料相一致,如果有变更业务范围,要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对于可能面临着能淘汰的企业来讲每年向每年向工商部门、发改委报备的企业产量,生产经营状况也要分类整理,记录清晰,做到有据可查。

这样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曾经办过一个案件,该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在特许经营许可证到期之后,因工作失误并未及时续期年检,后遇到了产能淘汰关停,然后工商部门就依据“无证经营”此作出了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处理方式,企业损失巨大。

二、提前固定证据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在产能淘汰企业关停的赔偿纠纷中,涉及到的法律事实需要双方来举证,因涉及的标的额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各位企业主在纠纷发生之前,最好能提前固定证据,让企业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

产能过剩是个市场判断,目前国家层面的产能淘汰的更多指的是“落后产能淘汰”,更多的是指淘汰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高能耗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首先应当将生产线和设备型号与以及当初项目批准时的相关会议纪要或者证明材料进行整理,再结合当下或者未来发布的一个产能淘汰名录、产能淘汰补偿的办法,企业主就能很明确的知道哪些设备和生产线是面临被产能淘汰掉的,有哪些是可以经过升级后继续使用的,哪些是先进的设备应扩大生产。

另外需要提前准备的是近三年生产状态的一个资料收集,譬如纳税凭证,电费清单以及生产许可证等等。实际上,如果生产线是正常经营的状态,那么遇到产能淘汰,国家都会有相应的资金奖励,该资料和证据的收集为之后的国家中央财政的奖励资金的领取做准备。

三、及时维权救济

产能淘汰、企业关停最早见于国务院部门下发的行政指导之中,一直以来都是以红头文件政策文件来执行。现行的行政法法律体系中针对产能淘汰、企业关停尚属于立法空白。在笔者经办案件中,一些通过整改通知书或者“淘汰名单”形式的政策性关停缺乏法律依据,规定不清的问题就容易发生争议和纠纷。

产能淘汰执法实践中,有些行政机关为了最快时间的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任务,在追求的过程中会实现“一刀切”,就是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实际效果,忽视历史遗留问题,这种执法方式容易产生纠纷和争议。

针对政策性企业关停,有两项重要的程序若存在问题是可以提起法律来救济的,其中一项是诸如“整改通知”这一类的文件,该项文件若侵害了企业主的权利,可以针对这类书面文件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另外一项是企业主在没有与行政部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遭到了非法强拆或者强制关停,行政执法行为侵害了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则企业主可以提起相应的法律程序来维护企业主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若企业被送达书面的“整改通知”或者上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那么企业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产能淘汰关停风波。为了实现团队办案,专业办案、京坤律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关停,产能淘汰”等法律实践问题于2016年就成立了专门的企业关停案件委员会,在委员会的指导下,京坤律师经办了大量的企业关停产能淘汰的案件。借此平台,笔者通过本文对面临产能淘汰关停的企业提一些专业建议,希望相关企业能在这种风波中屹立不倒。若要被整改、关停,希望企业主通晓法律赋予企业的合法权益,拿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奖励,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普法律师:王利卡

普法单位:北京京坤律师事务所,一家专业从事行政诉讼业务的律师事务所,由原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机构工作过的多位资深律师组建而成,并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法学专家和其他专业人员为顾问。京坤律师坚持“接受委托、誓达使命”的服务理念,奉行团队精神,精诚合作,致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京坤律所主要业务领域为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维权等。2018年,京坤律所主任李吏民律师被聘请为法制晚报不动产征收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普法」企业面临产能淘汰,如何法律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