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在西晉時期的洛陽發生五胡亂華?

謝強的母親是井蓋


諸位看官,這裡是陳大舍道古。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承蒙青眼,不勝榮幸。


永嘉五年(311A.D.)六月,胡漢王朝的太子劉聰率軍隊攻入洛陽,導致晉懷帝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的“永嘉之禍”並不是五胡亂華的開始。歷史上五胡亂華的起點應該是晉太安二年(303A.D.)氐酋李特佔據成都開始。而且,五胡亂華的本質既不是什麼亡國滅種之災,也不是什麼“少數民族南下”。其實質之上乃是後漢末年從十常侍之亂到曹操滅亡袁紹這段大混亂的重演。

首先,爆發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和漢末大亂一樣,都是典型的“亂自上作”,也就是晉朝高層的內亂“八王之亂”。

這一亂局到最後形成了東海王越與成都王穎的對決,由於各種勢力的參與,內亂就進一步擴大化和複雜化,最終由司馬家的“家事”發展成了一場波及整個東亞地區的大混亂。

對壘雙方,一方首領為成都王穎,率領匈奴劉淵劉聰、羯人石勒等;另一方以東海王越為首領,麾下有鮮卑拓跋部、鮮卑段部和“乞活”等等。 後來成都王潁慘死於宮鬥之中,而作為勝利者的東海王越,卻不得不為這次內亂做個了結。最後他死於征討石勒帶領的羯人傭兵團的路上。而文武大臣在護送其靈柩回鄉的途中被曾經隸屬於成都王潁的石勒等人劫殺,西晉精英階層大半覆沒,於是五胡亂華的勢態便無法收控制。

鮮卑人早期的盛裝——步搖冠。也就是後世“鳳冠”的濫觴。

鮮卑人的玉帶板,很中原。


但這種局面早在三國時代前期就已經出現過一次,可以說是三國英雄們的努力在實際上將五胡亂華爆發時間往後推遲了一百年。

比如說,給堂堂漢家天下帶來災難性破壞的董卓-呂布集團本就是羌胡混雜的。董卓進京,手下兵士多是胡羌,在洛陽燒殺劫掠,以至於被南匈奴擄走的蔡文姬寫詩控訴道: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戮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後人說董卓不該放任士兵,其實不是董卓放任,是他根本沒法控制,甚至也不想控制。

董卓率羌胡軍毀滅洛陽幾乎就是一百年後南匈奴洗劫洛陽的預演,而此後內附中原諸侯的胡人軍隊也大量的出現。比如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就帶著匈奴人傭兵;公孫瓚則徵召了烏桓家臣。幸虧天降曹公與中原,將董卓-呂布胡漢聯軍團滅,並收匈奴、破烏桓,出塞千里威震九夷,控制住了北方的亂局。不然的話,不但五胡亂華會提早一百年,而中原的精英們連個南方避難所也沒有。

其次,因為遠交近攻乃是政治生活中的常態,所以此後三國時期的戰爭中也經常可以見到匈奴、鮮卑這類“胡人”的身影。比如諸葛武侯曾聯絡鮮卑君王軻比能騷擾曹魏後方;吳大帝也曾經渡海聯絡朝鮮的國王公孫淵夾擊魏國。這都可以說是司馬潁徵召南匈奴、司馬越徵召鮮卑的前奏。

在之前筆者曾經在《五胡亂華時期到底有多黑暗?》說過,五胡要區別看待,其中的匈奴、羌、氐都是徹底漢化了的,所謂的野蠻人也就是鮮卑和羯。但是鮮卑入主中原之後迅速漢化,並建立北魏終結五胡亂華的動盪。而即使所謂的羯人石虎,在給中原帶來的慘烈程度同日後蒙古滅金、夏或清兵入關時期的慘烈程度相比幾乎是相當輕微的。


五胡大多早已漢化,即使未漢化這也大多迅速漢化。甚至大家想象中的“黃頭鮮卑”其形象可能也是這個樣子的。


南朝貴族形象,其實北方胡人的上層社會在生活方式上也差不多。


陳大舍


西晉之所以被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爛的王朝,始於五胡亂中華。五胡亂中華是晉武帝司馬炎一手造成的。

司馬炎統一中國後,早已被歷證明是制亂之源的分封制,卻被司馬炎奉為治國之策。他肆無忌憚給自己子弟親人封王封地,還給他們很大的行政權,軍事權,儼然成了國中之國。他活著的時候,這些藩王還能唯命是從,等他一死,這些藩王焉能不起異心!

司馬炎前半生雄才大略,後半生就變成混蛋一個。他不僅選了白痴兒子司馬衷做太子,還讓大量少數民族內遷。他自以為從此天下太平,過起驕奢淫逸的生活。

等到白痴司馬衷繼位後,就發生了八王之亂。使富庶洛陽地區一下子成了人間地獄。西晉的元氣大傷。匈奴人劉淵趁機起兵,攻陷洛陽。其他的少數民族紛紛效仿,稱王稱霸。這些少數民族政權,根本不把漢人當人看,肆意搶劫、殺戮,甚至拿漢人當軍糧用,被他們叫做兩腳羊。據統計,長江以北的漢人被殺的僅剩幾百萬,若不是長江擋住異族的鐵騎,漢人空早已滅絕了。

五胡亂中華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一頁,而晉武帝司馬炎就是其中的罪魁禍首。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五胡亂華是指西晉時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胡人部落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在北方陸續起兵建立數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時期,這一時期自西晉滅亡的316年起至北魏拓跋珪統一北方的439年止,這段時期中國北方陷入了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大量漢人遭到屠戮,當時的北方漢人被殺者十之七八,對於漢人來說那段時期真的是人間地獄!

而導致五胡亂華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自東漢末年少數民族的不斷內遷。首先是漢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使得大量少數民族內遷,其次是曹操當年為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而迫使匈奴分為五部,這也使得大量匈奴人遷入內地,而以上兩點就造成了中原王朝的胡人逐漸增多,他們盤踞在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西晉首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2,“八王之亂”大量消耗了西晉王朝的實力

。這一點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由於皇后賈南風專政引起西晉眾藩王的不滿從而引發了持續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當年晉武帝司馬炎鑑於士族門閥勢力太過強大而大肆分封宗室子弟為王,給予他們權力令他們鎮守四方,以便抗衡士族門閥,可惜的是藩王勢力過度膨脹也一樣會帶來內亂,“誅殺賈南風”也只是給了這些藩王們起兵奪權的理由罷了!八王之亂的結果只能是胡人的趁勢而起,那時候的西晉皇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機起兵,朝廷根本無力抵抗。


寫到這裡我也只能悲嘆當時北方漢人的悲慘命運,那時候他們的性命甚至連一條狗都不如,當時的北方有一支由漢人組建的武裝部隊,叫“乞活軍”,“乞活軍”顧名思義,就是想要活!這支軍隊就是由流亡的漢人組成的,他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對抗胡人的殘殺,就是為了能活下去!因為抱有強烈的生存慾望,所以他們的戰鬥力非常強悍,而這也反映了當時的胡人對待漢人是多麼的殘忍!


鹹魚閒聊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西晉的五胡亂華其實是非常湊巧的是,有人說因為西晉八王之亂引來了外族入侵,可是西漢也有諸侯叛亂,東漢末年打得更狠。為什麼外族沒入侵,西晉內亂,外族就入侵了?


首先,八王之亂是個誘因,悍婦賈南風的胡亂施政導致西晉皇族極為不滿,再加上西晉皇族個個手裡有兵,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就開打了,這一打不得了,十六年的時間整個北方都打成一鍋粥,再加上某些投機者乘機自立,全國都亂了,老百姓流離失所,屍橫遍野,國家被打得殘破不堪,給了周邊遊牧民族機會。但這不是關鍵,因為當時的遊牧民族是真的弱,三國時,一郡之力就能抵擋草原遊牧民族的入侵。如果這些遊牧民族能安生呆在草原上,西晉再亂,也不會出大事。問題就是這個時候他們不在草原上。

兩漢年間對遊牧民族瘋狂打擊,導致草原上比中原還亂,不少遊牧民族紛紛內附。內附才是關鍵。


西晉時,關中之地胡漢比例是一半一半,北方有鮮卑,匈奴,氐族等遊牧民族全部都生活在西晉的統治下。八王之亂時,諸王把兵打光了,就招募這些遊牧民族的人去替自己打仗,結果這幫人根本管不住,他們只信奉強者,現在你的兵還沒有人家一個部落的人多,人家憑什麼聽你的。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你驅使他們,聯合他們,結果人家力量強大了直接把你反噬了,這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西晉地方政體也有問題,本來一州一郡的軍政大權是分開的,但是八王之亂到了後期,朝廷不管事了,這些地方要員們為了自保,更多的是野心的去世,紛紛把軍政大權和為一體,割據自立。當時的西晉,皇族之間打來打去,各個地方也是互相攻伐,力量沒辦法整合,遊牧民族就更肆無忌憚了。

多虧了當時南方還比較穩定,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方士族的支持下建立東晉整合南方力量自保,這才為中華文明留下了火種。

有關五胡亂華的寫了三篇文章了,每篇文章我都要強調一點,冉閔只是亂世中的投機者和一個暴君,不是什麼漢文明的救世主。東晉政權,謝安謝玄叔侄才是。歡迎來噴。


(這個雕像真的該拆了,他算民族英雄,你讓霍去病,衛青,謝安,謝玄,岳飛等人情何以堪。)


守仁看劇


主要原因是: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 ,沒有選好接班人。和太子妃。所以西晉的第二個皇帝和皇后。導致了西晉的八王之亂,民不聊生。慢慢的導致了五胡亂華的局面。

我自己覺得看:司馬炎建立晉朝的大一統局面。還不如三國時期。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差的大一統王朝。




傑哥208733768


誰提的?看看吧





專揭犬戎六畜之短


之所以西晉時期發生五胡亂華,無法是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西晉王朝的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內耗不斷,自己把自己打殘了。

三國到隋朝時期,中國歷史政權上出現了一個這樣的政治怪圈,就是政權的更迭主要有權臣來完成,於是曹魏篡漢,司馬晉篡魏,劉宋篡晉,蕭齊篡宋,蕭梁篡齊,陳霸先篡梁,宇文北周篡西魏,高氏北齊篡東魏,楊隋篡北周。到了司馬炎篡魏建晉的時候,出於東漢、魏國滅亡的教訓的思考,祭出了防止權臣擅權的法寶——分封制,他大封司馬氏皇族為王,並且賦予這些司馬諸王們極大的權力,其實司馬炎這樣做,鞏固司馬氏皇族權力的舉措,也無可厚非,因為劉邦當初就那麼做的,可是在選擇繼承人他確實大錯特錯,他選擇了白痴兒子司馬衷作為繼承人,更可怕的是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是中國歷史集醜陋、淫蕩、專權、貪婪、兇殘於一身的惡毒女人,於是司馬炎死後,白痴皇帝即位,大權集中在這個惡毒女人手中,司馬氏諸王也立即居心叵測起來,為了爭奪西晉的最高權力,於是八王之亂起,自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後,北方一直以來的安定局面被徹底打破,此時的中原打成一團亂麻,極大的削弱了西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實力。

八王之亂將中原打成一片白地

要知道在漢民族政權強大的時候,胡人們雖然會猖獗一時,極少能夠進入到中原腹地的。早在曹操與袁紹爭奪河北之時,屬於東胡人一部分,主要活動範圍在遼西的烏桓正是強盛的時候,可是他們不識時務的支持已經敗亡的袁紹,而與曹操為敵,結果被曹操在遼西白狼山一戰,而慘遭滅族,所以說只要中原王朝不是太弱,胡人們是沒有機會的。

二是胡人們的近水樓臺。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令蒙恬將匈奴人驅逐出河南地(今寧夏地區),然後修建連接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的長城,從此長城連為一體,這也成為中原王朝防禦胡人的主要防線,西漢以來有在修建長城,將常常擴展到2萬餘里,也就是說長城防線作為胡漢之間的基本分界線。

漢長城是中國歷史最長的長城

但是這樣的分界線在東漢以後開始打破了,竇憲遠擊北匈奴以後,匈奴不在成為威脅東漢北部邊疆的外患了,南匈奴也見識到漢人的強人於是更見卑躬屈膝,匈奴人衰落後,他們就不再是草原上的主宰了,曾經被他們欺負了幾百年的東胡人開始掌控草原,這裡的東胡人主要是鮮卑人和烏桓,前面說了烏桓被曹操給幹倒了,也就說說三國時期到西晉時期草原上主要的勢力變成了鮮卑人,那麼匈奴人去哪裡了呢?他們進入了塞內。東漢後期一直到三國時期,這些臣服的匈奴人和羌人等民族被允許生活長城以南一帶的中原北部,當然在中原王朝強大時候,這些已經一定程度漢化的匈奴人仍表現的臣服,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變得衰弱,這些胡人們就很快露出了獠牙。

西晉時期的胡人內遷及聚居區

八王之亂如火如荼之際,匈奴人大單于劉淵率先起兵造反,由於常年漢匈和親,這位匈奴單于已經改姓為劉,並且樹立起恢復漢室的旗號,並重新尊蜀漢的劉禪為漢懷帝,劉淵起兵掀起了五胡亂華的序幕,作為率先出場的匈奴人先後建立漢趙和後趙(劉淵建國號為漢,其子劉聰改國號為趙,後來建立後趙的石勒屬於羯人,但是羯人屬於匈奴別部),此後鮮卑人、羌人、氐人,也迅速加入了這場爭奪中原的大戰。而殘存的漢人逃亡的當年的東吳故地,建立東晉,這場浩劫被稱為“衣冠南渡”“中原陸沉”。而這些胡人們的表現,也驗證了一句真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從西晉末年一直到楊廣南征陳國完成中國的再次統一,這樣中國歷史最大分裂持續近300年。


大東北的小豆包


司馬懿家族,德位不正,陰謀篡權後就開始搞家天下,司馬氏家族和皇親國戚分封地盤,中央集權失控,治國無方,王公貴族醉生夢死,腐化墮落,文人志士不得任用,而瘋癲無志,社會紙醉金迷,比富奢侈,禮崩樂壞。八王之亂爭紛皇權,國力大為內耗,民不聊生。五胡趁機入侵佔領中原,造成了歷史最黑暗的大悲劇。


西域彩韻


這要問問我們西邊的鄰居。

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導致經濟倒退,民生凋敝,連年戰爭及內耗造成國力空虛。

此時胡人已經遷入關中地區。晉人江統《徙戎論》有言,“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這說明在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之多,在關中地區甚至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關中作為進出中原的門戶,尚且如此,不難想象最終致使五胡亂華這一慘劇的發生。


北道主i


是五胡亂華,又不是五胡亂洛,提問的人是不是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