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對殘疾人絕育,少一些妄論,多一些憐憫

日本冒出這件事情是因為舊事被重提:5月17日,有三名70多歲的日本老人曾因殘疾被日本政府強制絕育。老來,極為孤獨。因而起訴日本政府,要求經濟賠償。

二戰之後,1949年,日本政府通過了一項法令,強制對有遺傳缺陷的人進行絕育手術。所謂的“優生保護”。1996年這項法令才被廢止。如若不是這三個令人敬佩的受害者揭竿而起,現在人們還不知道戰敗的日本政府為了振興國家,連殘疾人的後代都緊張地惦記進而禁止了。國家振興需要身體健全的國民不假,但是,一刀切切掉所有殘疾人的後代,且用法律形式強制。也算是不露一點人性了。

強制對殘疾人絕育,少一些妄論,多一些憐憫

然而,讓人心寒的是,中國網友對這項法律條文竟然是支持的態度。超過80%的網友多認為優生優育是,對於社會,對於家庭負責任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大家似乎忘了,在這裡評論優生優育的人,應該都不是被這項法律制裁過的人。真的是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話站著說話不腰疼,永遠都無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索問題。

從我個人觀點來看,我是十分反對以及氣憤。這項法令甚至有些讓人覺得噁心。個人認為,人們應該多一些憐憫少一些妄論。

你們在這裡評論這項做法做的對的人有沒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殘疾人角度,他們一輩子要承受無兒無女的孤獨,享受不到作為人類所擁有的基本權利。不能因為你是幸運的,你沒有疾病,你可以兒孫滿堂就站在上帝的視角,肆意評論別人的生活,甚至試圖改變他人的人生軌跡。站在那些即將出生的缺陷兒角度,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錯的嗎?一花一木況且向陽而生,他們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他們沒有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權利嗎?你們是誰?你們可以掌控人的生死嗎?黛玉況且葬花,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呀,你們在這裡的評論被那些缺陷兒看到,這對他們以後得生活是多磨承重的打擊?我們小學學過一篇課文叫做那條小魚在乎,這篇課文講的是小朋友救魚,但是父親說,你這樣也不能救活每一條,,有誰會在乎呢?孩子回覆,這條小魚在乎。成年人的世界是否太過於殘酷?往往把事情的利與弊看的太過重要。卻忽視了人內心最重要的那一份憐憫。沒有憐憫之心的人,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

即使缺陷兒要承受生活的磨難,社會的磨難,也比從一開始就否定這個人的存在好的多,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