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吴彦祖《漂亮的房子》刚结束,王珞丹又化身明星制片人,跨界推出了12期视频节目

《丹行道》,节目中的她化身“城市潜行者”,亲自探访12位风格各异的著名建筑师,从折射时代的建筑出发,阅读当下时代的建筑者。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继对话柳亦春后,王珞丹与华黎相约,共同探寻建筑设计的原始与本真,理想与现实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 王珞丹X华黎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 TA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华黎

华黎,TA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曾实践于纽约。2003年回到北京开始独立建筑实践并于2009年创立TAO。曾获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 云南新寨咖啡庄园/远眺

作为当代中国中青年建筑师的中坚力量之一,华黎总是偏爱在乡村地区或者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设计建筑,他喜欢原始与本真的东西。

于是,他设计了云南新寨咖啡庄园,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将将甜品店等等别有新意的建筑艺术品。

华黎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有要求,也对完工的建筑有着期望。

“其实一个建筑的价值,它是需要好的使用,很鲜活的状态,好的运营。”

对于华黎来说,在喜爱的地方设计独特的建筑是理想,看到完工的建筑能够得到好的运营与恒久持续的发展也是理想。

但是华黎并不执着,他说:“建筑即使成为废墟,它依然是有价值的,它依然可以打动你。”

王珞丹评价华黎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而她也是这样的人。

曾经,王珞丹接戏只会考虑自己行不行,她认为自己可以那大家都可以。后来,她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集体的工作,不能只考虑一个人。她在接戏上就慢慢变得没那么理想化了。

“自己扛过的时间,自己付出的精力,只有自己知道。”

王珞丹也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了平衡。而那些为理想付出的汗水,她会记在心里。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作品赏析 · 华黎

Appreciation of works

▼ 三里屯24号楼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设计师:华黎

设计方:TAO 迹•建筑事务所

位置: 北京

开工:2010

竣工:2011年

分类:商业建筑

三里屯24号楼是一个改造项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没有变化的余地,设计主要考虑内部空间的灵活性已适应未来可能的不同功能,以及如何通过表皮来营造建筑物的氛围,已加强其做为一个在商业地段可识别物的符号作用。

▼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设计师:华黎

设计方:TAO 迹•建筑事务所

位置:四川 德阳

开工:2008

竣工:2010年

分类:教育建筑

5.12汶川地震使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民族小学的教学楼变成了危房并且被拆除。学校迫切需要重建。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校园内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这些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试图在延续孝泉镇的城市空间记忆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自我发现和释放个性。 我们希望基于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城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

▼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总设计师:华黎

设计团队:华黎、黄天驹、李国发、姜楠、孙媛霞、徐根军、杨鹤峰

设计方:TAO 迹.•建筑事务所

位置:云南

开工:2008

竣工:2010年

分类:文化建筑

博物馆建造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下新庄村边的田野中,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向来访者展示新庄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及相关于手工纸的文化产品,建筑内部也设有办公空间、茶室和客房等。设计将建筑做成由几个小体量组成的一个建筑聚落,如同一个微缩的村庄。而整个村庄连同博物馆又形成一个更大的博物馆——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向来访者展示造纸的工艺。访问者对建筑的游览将是在内部展览和外部优美的田园景观之间不断转换的一种体验,以此来提示建筑、造纸和环境的不可分。

▼ 水边会所——折叠的范斯沃斯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总设计师:华黎

建筑设计:华黎、张锋

结构设计:马志刚

机电设计:吕建军、连康龙

设计方:TAO 迹•建筑事务所

位置:江苏 盐城

竣工:2010年

分类:娱乐建筑

水边会所坐落在盐城大洋湾的一条小河边,延伸的地平线,天空,河心的小岛,静谥的水面,茂密的芦苇等共同营造了场地宁静、纯粹而有诗意的场所氛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建筑以一种谨慎地态度来介入场地中,力求不破坏原有的意境同时,通过建筑实现人与周边环境最亲密的接触。因此一个在水边树丛中透明的玻璃盒子自然而然地成为建筑最原初的设计意向,人、建筑、景观合而为一。

设计以玻璃盒子的经典之作——密斯的范斯沃斯别墅为原型,通过对建筑体量的拉伸、环绕和折叠等动作, 获得了减小进深(使建筑更通透)、形成内院(丰富了空间和景观的层次)、亲近水面和利用屋顶(延展可活动和观景的空间)的空间效果。 在此,透明使建筑的物质性被消解,建筑

做为实体的造型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流动而透明的空间,以最大化人对建筑外部自然意境的感受。

▼ 道家中心

王珞丹对话华黎:演员与建筑大家的理想碰撞

设计师:华黎

设计方:TAO迹•建筑事务所

位置: 北京

开工:2010

分类:文化建筑

项目位于龙庆峡燕山山脉脚下,主要功能由道观及道家养生中心两部分组成。设计从道家“一”的思想出发将建筑视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从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出发在整体上开凿 出庭院与空间来,此过程犹如一生万物。而庭院的形式产生则选择具有象形特征的古汉字“道”作为形式来源,通过水流冲刷获得一种具有偶发性的形式,这一实验性策略则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即顺其自然。建筑形体由基地形状生成,外表简肃而内部丰富,形成内向性的园林式建筑,可称之为“有内而无外”,与道家注重内在的理念相合。

追逐理想从来不是简单的事,

现实总是站在理想的另一端,

在你前行的路上设置障碍。

享受每一次发现 发现理想的力量

理想是挫败后依然坚持的美好,

是无需全世界理解的放肆。

理想,是我们出发时少年的样子。

追逐的路上需要动力,动力来源何方?

来源发现,发现内心的力量

发现外界的助力。

--END--

排版:谷子

校对:叨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