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最近参加吴晓波郑州书友会,大家共读《领导力21法则》,其中讲到领导力的作用,什么是领导力以及如何训练自己的领导力等,整本书看完,我觉得对现在职场人士还是有些迷茫,不知所措,举例说“ 所谓领袖,即是看得比别人仔细,比别人远,而且比别人早先一步看到”;“ 导航者在全力投入之前,先评估现状”“真正的领导始于内心”等等,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到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什么卵用。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本篇文章是对书的延伸阅读,并不是否定本书的价值,是告诉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灵活应用这些原则。其实很简单,记住15、150、1500这几个数字。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15人,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宾·邓巴根据Facebook上数据研究,人的陌生圈子能达到5000人的极限,但是实际上的密友,志同道合之人也就大约在15人左右,这也是海报突击队里每个排安排15人左右的原因。看上去我们同学那么多,战友那么多,但是你自己细数下,真正你们长期互动的,肯定不会超过15个,这是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影响到的范围。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团队在15人的时候,需要你自己影响力覆盖的时候,不要制定太多规则,更不要大谈文化,就是撸起袖子带头干,做一个带头大哥就可以了。

举例说你要求大家服装得体,这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很多企业甚至为此起草上千份文件,你只需要穿上西服,打上领带,皮鞋锃亮,大家就知道标准是什么,知道整个团队需要什么样的氛围。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150人,当团队升级到150人时候,往往小团队的骨干这个时候很难适应,这个时候个人影响力是覆盖不到的,只能靠着完善的制度去管理团队。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谓的靠制度去管理就是标定好方向,量化那些各项指标,指引大家往同一方向前进。小米凡客主张去KPI化,我觉得对领导者误导很大,企业管理不仅仅有KPI,但是也不能缺少KPI,也许量化的指标不合理,但是比较方便的考量大家的执行力,如果你不相信数字,那会相信什么,激情往往不可靠的,长此以往,公司会有很多“演员”,只会表演,不会带来效益。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1500人,当团队1500人时候,要重视企业文化了,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而且制度过于复杂,会导致效率下降。

企业文化其实也是领导者文化,王石之于万科,刘强之于京东,柳传志之于联想,《领导力21法则》中对一个领导者的要求很多,比如品格、学习力、前瞻性等,有着近乎圣人的要求。我们从西游记团队中可以看到,一个领导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在他们团队里唐僧打妖怪肯定不如孙悟空,圆滑不如猪八戒,人缘好甚至都不如白龙马,但是他有对目标的坚定,他从来都没有否定过自己对西天取经的梦想,团队里孙悟空回过花果山,猪八戒时不时要分盘缠,如果没有他对信仰的笃定,这个西天肯定是到不了的。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书中有很多法则值得大家去遵守,过程法则,导航法则,根基法则等等,当然想要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学完后还要积极应用到自己实际生活中,书中建议去志愿者团体里去检验、历练自己的领导力,在那个无权势,无利益诉求的团队,才是领导力的试金石。感谢吴晓波郑州书友会,感谢社群伙伴一起共读。

读了那么多领导力的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