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最近參加吳曉波鄭州書友會,大家共讀《領導力21法則》,其中講到領導力的作用,什麼是領導力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領導力等,整本書看完,我覺得對現在職場人士還是有些迷茫,不知所措,舉例說“ 所謂領袖,即是看得比別人仔細,比別人遠,而且比別人早先一步看到”;“ 導航者在全力投入之前,先評估現狀”“真正的領導始於內心”等等,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到實際工作中並沒有什麼卵用。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本篇文章是對書的延伸閱讀,並不是否定本書的價值,是告訴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靈活應用這些原則。其實很簡單,記住15、150、1500這幾個數字。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15人,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家羅賓·鄧巴根據Facebook上數據研究,人的陌生圈子能達到5000人的極限,但是實際上的密友,志同道合之人也就大約在15人左右,這也是海報突擊隊裡每個排安排15人左右的原因。看上去我們同學那麼多,戰友那麼多,但是你自己細數下,真正你們長期互動的,肯定不會超過15個,這是一個人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影響到的範圍。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當團隊在15人的時候,需要你自己影響力覆蓋的時候,不要制定太多規則,更不要大談文化,就是擼起袖子帶頭幹,做一個帶頭大哥就可以了。

舉例說你要求大家服裝得體,這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指標,很多企業甚至為此起草上千份文件,你只需要穿上西服,打上領帶,皮鞋鋥亮,大家就知道標準是什麼,知道整個團隊需要什麼樣的氛圍。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150人,當團隊升級到150人時候,往往小團隊的骨幹這個時候很難適應,這個時候個人影響力是覆蓋不到的,只能靠著完善的制度去管理團隊。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所謂的靠制度去管理就是標定好方向,量化那些各項指標,指引大家往同一方向前進。小米凡客主張去KPI化,我覺得對領導者誤導很大,企業管理不僅僅有KPI,但是也不能缺少KPI,也許量化的指標不合理,但是比較方便的考量大家的執行力,如果你不相信數字,那會相信什麼,激情往往不可靠的,長此以往,公司會有很多“演員”,只會表演,不會帶來效益。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1500人,當團隊1500人時候,要重視企業文化了,制度不可能盡善盡美,而且制度過於複雜,會導致效率下降。

企業文化其實也是領導者文化,王石之於萬科,劉強之於京東,柳傳志之於聯想,《領導力21法則》中對一個領導者的要求很多,比如品格、學習力、前瞻性等,有著近乎聖人的要求。我們從西遊記團隊中可以看到,一個領導者最需要的是什麼,在他們團隊裡唐僧打妖怪肯定不如孫悟空,圓滑不如豬八戒,人緣好甚至都不如白龍馬,但是他有對目標的堅定,他從來都沒有否定過自己對西天取經的夢想,團隊裡孫悟空回過花果山,豬八戒時不時要分盤纏,如果沒有他對信仰的篤定,這個西天肯定是到不了的。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至於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書中有很多法則值得大家去遵守,過程法則,導航法則,根基法則等等,當然想要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學完後還要積極應用到自己實際生活中,書中建議去志願者團體裡去檢驗、歷練自己的領導力,在那個無權勢,無利益訴求的團隊,才是領導力的試金石。感謝吳曉波鄭州書友會,感謝社群夥伴一起共讀。

讀了那麼多領導力的書,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