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论语》91:理性不等于无情?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孝,乃人之本性。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是以为人子,对于父母的年龄是一定要清楚的。而知道父母年龄之后,产生的一喜一惧,就显示了人的性情。喜从何来?喜的是父母健在。忧从何来?忧的是父母逐渐老去。一喜一惧与孝,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心物一体。如此才可谓真孝。试问,知道父母高寿,不喜不忧,有喜不忧,不喜有忧,能为孝顺?

所以说,理性的人,也是可以有情感的。情感(喜怒哀乐)是理性(良知)的体现,理性是情感的来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忧体现乐范仲淹的爱国精神。因为范仲淹爱国,所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性情抒发。

不过不管怎么样,想有所成就,喜乐必须来自于良知,绝不能来自于物欲。欧阳修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懂《论语》91:理性不等于无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