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衆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汽-大眾)於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生產企業。

一汽-大眾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工業基地。

經過二十六年的發展 ,一汽-大眾產能佈局已覆蓋東北長春、西南成都和華南佛山及華東青島,[1]擁有轎車一廠、轎車二廠、轎車三廠、轎車四廠、發動機傳動器廠、成都發動機廠以及衝壓中心七大專業生產廠。2016年,一汽-大眾華北天津基地也正式開工建設。[2]

2018年9月,乘聯會發布2018年8月中國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排行榜,一汽大眾排名第1位。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經過多年的不斷髮展,一汽-大眾在長春、成都、佛山三廠共有三大生產基地,包括轎車一廠、轎車二廠、轎車三廠(成都分公司)和發動機傳動器廠。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眾公司轎車二廠正式建成投產。經過不斷髮展,一汽-大眾公司現已形成日產1000多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同時實現部分整車、總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製造當今世界名牌產品-cc、朗逸、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奧迪系列轎車。它的建成,使我國轎車工業進入了大規模生產的新時期。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確認一汽-大眾為“技術先進企業”,國家統計局授予一汽-大眾為“中國汽車製造名優企業”,國家機械局授予一汽-大眾為“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者”一等獎。1998年,一汽-大眾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一汽-大眾通過ISO9001(2002版)標準認證,並榮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1998年,一汽-大眾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一汽-大眾通過ISO9001(2002版)標準認證,並榮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04年3月20日通過了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üV cert認證公司審核,獲得了VDA6.1補充證書。公司生產的產品還於2006年1月榮獲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

從1991年生產第一批捷達轎車至今,一汽-大眾公司從一個註冊資本只有37.12億元人民幣的企業發展到現在擁有276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汽車企業,目前,一汽-大眾公司累計向國家上繳的稅金達到400多億元人民幣。

目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8800人。

一汽-大眾於1991年正式成立,距今也有20年的時間了。在這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一汽-大眾不斷成長,創造了我國汽車史上的一個個“第一次”,並以先進的造車工藝和良好的用戶口碑,成為今天國內最著名汽車品牌之一。

1987-1988:揭開談判序幕

1987年10月,一汽和大眾的和合作正式拉開序幕。德國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和奧迪公司總裁皮耶希(Piech)博士首次訪問一汽,與一汽耿昭傑廠長進行會談。這次會談為一汽3萬輛轎車先導工程的順利進展打下了基礎。

經過了雙方不斷的溝通和協調,1988年8月24日,一汽耿昭傑廠長與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在德國狼堡簽署“一汽和大眾公司長期合作備忘錄”,明確雙方組成工作小組進行第二階段合作15萬輛轎車合資項目的前期工作。

之後9月份,鄒家華國務委員聽取了耿昭傑廠長赴德情況的彙報,對一汽選擇大眾公司為長期合作伙伴、以GolfA3為基本車型、合資建設15萬輛轎車項目表示贊成,並同意一汽和大眾公司開始進行15萬輛轎車合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同年11月,大眾公司海外部高級經理鮑爾(Paul)先生率團來一汽,開始第一輪會談。雙方就可行性研究的一些原則問題和工作方式達成協議。翌年1989年1月19日—2月2日,一汽總工程師林敢為率團赴西德進行第二輪會談。

隨後,一汽總經濟師呂福源趕赴西德與大眾公司就購買韋斯摩蘭廠設備問題進行會談。一汽計劃採取技貿結合的方式購買韋斯摩蘭廠的全套焊裝、油漆及總裝設備,以加速一汽轎車工程的建設。2月22日,一汽與大眾公司正式簽署了購買韋斯摩蘭廠設備的協議。

1989-1990:15萬輛合資項目正式簽約

1989年4月25日~7月28日,一汽總工程師林敢為率團赴大眾公司開始正式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在經過了國家部委的審議通過之後,7月26日,一汽與德國大眾公司在完成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上簽字。

此後約1個月的時間中,中汽聯諮詢公司、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以及國家相關部委對於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評估,並提出了相關意見。9月2日~11月19日,一汽總工程師林敢為再次率團赴大眾公司,就評估中提出的意見和大眾公司進一步談判。11月17日,雙方在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修訂版上正式簽字。這也標誌著雙方合作的階段性目標的達成。

在雙方達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之後,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進行了訪華。11月6日,耿昭傑廠長與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在北京會談,取得圓滿結果。同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南海會見哈恩(Hahn)博士,耿廠長參加了會見。江總書記對一汽和大眾公司的合作項目充滿信心,並表示要起促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總經濟師呂福源先後4次率團與德國大眾集團進行商務談判,歷時7個月,簽署了一系列文件,為一汽和大眾的合作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1990年 2月9日,國家計委以計工二(1990)97號文下發《關於第一汽車製造廠與西德大眾汽車公司合資建設年產15萬輛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意見》,正式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7月20日,一汽和大眾公司15萬輛合資項目合同於柏林草簽。

  • 1990年,11月20日,這是一汽-大眾發展中重要的一天。當天,一汽耿昭傑廠長與德國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佈會,一汽和大眾公司15萬輛合資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一汽耿昭傑廠長與德國大眾集團總裁哈恩(Hahn)博士分別代表一汽和大眾在合資合同上簽字。一汽和大眾最終走到了一起。

1991-1992:一汽-大眾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2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頒發營業執照,標誌著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月8日,一汽-大眾公司在長春召開第一次董事會,會上任命了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林敢為任公司總經理、沃爾夫(Wulf)先生任第一副總經理、黃金河任人事副總經理、韓尼西(Hennig)先生任技術副總經理、展萬金任商務副總經理。 此後,公司每年兩次董事會分別在中德兩地輪流召開。

1991年9月1日,一汽-大眾公司正式開業。兩個月後,公司CKD臨時焊裝線焊接出第一輛捷達A2轎車白車身。12月5日,第一輛捷達A2轎車在一汽轎車廠組裝下線。這也是一汽-大眾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一個個被書寫。

由於第一輛捷達採用CKD模式 ,一汽-大眾在捷達車型進行國產化上進行不斷探求。1992年 1月21日,公司開始進行首次捷達轎車國產化件試驗。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測試,3月27日,捷達轎車國產化試驗車隊凱旋歸來。經過1.5萬公里的道路試驗及海南站的基本性能試驗、可靠性試驗,證明捷達車完全適應中國道路條件和氣候環境。期間 2月20日,公司CKD臨時總裝線還在焊裝廠房內東南側破土動工。

6月25~30日,捷達轎車在第二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備受歡迎,參觀展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一汽-大眾公司的建設非常關心,對捷達轎車給予很高評價。其後,一汽-大眾發展迅速,7月1日,公司臨時總裝線建成投產,第一輛SKD組裝的捷達轎車下線。

在一汽-大眾工廠之外,公司的服務維修體系也再逐漸完善。9月28日,公司第一家特約服務站——北京汽車修理一廠一汽-大眾特約服務站正式開業。這是31家過渡性服務站中首家正式開業的服務站。到了1993年2月份的時候,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農民曾一次訂購250輛捷達轎車,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1993年2月17日,公司在總裝車間舉行第10000輛捷達轎車下線儀式。短短的兩年間,一汽-大眾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尊重,讓人們記住了自己。2月19日,一汽集團召開第二次建設15萬輛轎車工程工作會議。 隨後的5月3~4日,大眾集團總裁皮耶希(Piech)博士一行來公司檢查工作。

7月14日,刻有江澤民主席題詞“建設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的紀念碑在公司門前落成,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為紀念碑落成揭幕,並視察了公司。9月28日,公司第一副總經理沃爾夫(Wulf)先生獲國家外國專家局頒發的“友誼獎”。

1994年 3月2日,一汽集團召開第三次建設15萬輛轎車工程工作會議。一個月後,“一汽15萬輛轎車工程轎車廠建設決戰誓師大會”在一汽-大眾公司召開。會上宣佈成立吉林省轎車決戰領導小組和總指揮部,省長高嚴親自任領導小組組長,副省長魏敏學、公司董事長耿昭傑、市長米鳳君擔任副組長。

作為一汽-大眾的第一任德方領導,1994年7月30日,韓尼西(Hennig)先生卸任,施坦格(Stange)先生接任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此後8月1日,一汽-大眾總裝車間建成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11月6日,在國家技術監督局管理研究所和國家專利信息中心等部門組織的“94中國名牌產品暨名星企業”評選中,捷達轎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捷達轎車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1995-1996:奧迪走入大眾

1995年 2月24日是一汽-大眾公司的又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公司首次出口的300輛捷達車在大連港裝船銷往緬甸。一汽-大眾也正式走出了國門。

除了汽車製造之外,一汽-大眾還重視人才的培養。1995年3月6日,公司舉行了與吉林工業大學合作的協議簽字及聘教儀式 。5月9日,公司舉行培訓中心建成剪彩儀式。德國大眾集團亞太地區人事負責人羅賓遜(Robinson)先生、大眾公司人員開發部部長哈澤(Hase)先生及一汽集團公司的領導出席了剪彩儀式。

另一項當年捷達獲得的榮譽,是在第四十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組委會指定捷達轎車為大會專項服務用車,這是國產轎車首次被指定為世界級體育大賽的專用轎車。此後捷達轎車還被指定為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組委會工作用車。

作為公司又一合同產品——都市高爾夫轎車於6月1日在總裝車間投產,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親臨投產儀式表示祝賀。

1995年8月15日,一汽-大眾第一屆董事會成員,第一副總經理沃爾夫(Wulf)先生卸任,雷得樂(Lederle)博士接任。8月19日,德國大眾公司副總裁、公司董事韋斯蓋博(Weissgerber)先生和大眾集團最高質量負責人溫特爾科恩(Winterkorn)先生來公司進行工作訪問。8月22日,公司獲國家統計局授予的“中國汽車製造名優企業”稱號。

隨著一汽-大眾的不斷髮展和捷達車型的熱銷,9月5日,國家計委以計機輕(1995)1260號文批准公司15萬輛轎車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調增報告,項目總投資由初步設計批覆的42億元調增為89億元。9月30日,公司在焊裝車間舉行國產化白車身和中塗、面漆線投產儀式。這標誌著公司轎車廠的全面投產。

在轎車廠全面投產之後,1995年11月13日,在德國總理科爾(Kohl)訪華期間,一汽和德國大眾及奧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簽了有關奧迪轎車納入一汽-大眾生產的合同。12月18日,一汽和德國大眾及奧迪公司三方共同修改並簽署了合資合同,改變股比結構為:一汽60%、大眾30%、奧迪10%。同日,公司同奧迪公司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奧迪系列產品作為合同產品正式納入公司生產。

在第二年的4月1日,奧迪C3V6轎車裝配線在轎車廠總裝車間建成。5月20日,第一輛奧迪200轎車在總裝車間下線。6月3日,公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奧迪200系列轎車新產品介紹會。

1996年也標誌著一汽-大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年初時一汽-大眾進行了人事變更,林敢為、黃金河、展萬金卸任,陸林奎接任公司總經理,趙吉接任人事副總經理,徐建一接任商務副總經理。

在4月30日,公司傳動器車間全面建成投產。7月10日,公司15萬輛轎車工程中投資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項目——發動機車間全面建成投產。這標誌著公司已經全面建成。

11月2日,在96珠海國際汽車賽上,22名中國車手駕駛22輛捷達轎車參賽,取得了優異成績。中國國產汽車實現了中國汽車運動史及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零”的突破。

1996年,捷達還第一個創造了60萬公里無大修的奇蹟,在當時來說,一臺國產車能夠達到這樣的成績,確實讓人驚歎。也讓捷達皮實耐用的特點更加的深入人心。由此一汽-大眾獎勵了該車車主一輛新的捷達車。

1997-1998:一個個數字奇蹟

1997年2月3日,一汽-大眾通過國家質量免檢專家組的二級免檢評審認證。5月,長春市工行政管理局頒發營業執照,標誌著一汽集團公司和一汽-大眾公司合資建立的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

同年3月,一汽-大眾將20氣門多點電噴發動機裝備在捷達車上,這款使用新技術的車型也被稱為“捷達王”。隨後公司在北京舉行“捷達王”轎車投放市場儀式。誕生6年的國產捷達,通過發動機方面的提升,進一步穩固了市場中的地位。

5月31日,德國大眾集團總裁皮耶希(Piech)博士來公司訪問,並在總裝車間參加第10萬輛國產奧迪轎車下線、20氣閥“捷達王”正式投產和捷達轎車達到班產250輛設計能力”的慶祝儀式。

8月19日,公司15萬輛轎車工程項目通過國家正式驗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國家計委副主任曾培炎,吉林省省委書記張德江、副省長魏敏學,長春市市委書記米鳳君、市長宋春華及來自中央、省市50多個部門的領導和驗收代表參加了驗收大會。大會由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呂福源主持。

鄒家華副總理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一汽-大眾工程建設成就及其對發展壯大一汽集團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所產生重要影響,並在會後為第十萬輛捷達轎車下線剪綵。

由於零配件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12月19日,公司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宣佈自12月18日起大幅下調捷達轎車備件價格,平均降幅39%。這也使得車主門在使用捷達汽車的使用上更加省心。

1998年2月12日,第一輛捷達改型車下線。這款1.6L發動機最大功率100馬力,最大扭矩150N·m,可以使新捷達王的最高時速達到190km/h,使捷達成為當時國產車的性能之王。這款捷達王在當時成為了人們眼中高性能家用車的代表。同年4月30日,一汽-大眾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在1995年底奧迪系列產品作為合同產品正式納入公司生產之後,2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在1998年5月20日,第一輛奧迪200 1.8T轎車下線。6月23日,公司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第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一汽-大眾展位舉行奧迪200 1.8T轎車投放儀式。7月2日,公司舉行第10000輛新捷達王轎車下線儀式。一汽-大眾而捷達也用這一串串數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8月14日,第一輛裝有ABS(防抱死制動)系統的新捷達王轎車下線。這是國內A級轎車上首次批量安裝ABS系統。由此建立了家用轎車新的安全標準。11月19日,裝備自動變速箱的新捷達王轎車(JettaAT)——“捷達都市先鋒”下線。

1999-2000:新世紀新發展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汽車

1999年 1月21日,一汽-大眾進行了人事變動,公司董事長耿昭傑卸任,由林敢為接任。3月1日,經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批准,公司生產的捷達轎車正式註冊為國際N組比賽用車,成為我國第一部躋身國際標準賽車行列的國產轎車。

同年5月17日,公司舉行了奧迪A6項目第一項工程——奧迪A6測量間建成剪彩儀式。奧迪的又一款重量級產品即將引入。9月6日,公司在總裝車間舉行了奧迪A6中國型高級轎車下線儀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吉林省省委書記王雲坤、省長洪虎,長春市市委書記米鳳君、市長李述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省市領導以及德國奧迪公司總裁潘夫根(Paefgen)博士一行、德國駐華大使於倍壽(Ueberschaer)博士一行和來自國內外180餘家新聞媒體的近300名記者參加了下線儀式。在奧迪A6下線後,三款奧迪A6轎車在當天開幕的99年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展出。

一汽-大眾一直沒有停止在技術上的創新。9月10日,一汽-大眾公司與方程式賽車發展有限公司(FRD)聯合組建的一汽-大眾FRD賽車隊,在北京舉行“捷達——進軍'99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出征儀式。9月16日,12部捷達GTX轎車參加了555中國拉力賽,即'99世界拉力錦標賽第11站北京懷柔分站的比賽。這是捷達車獲得國際汽聯N組註冊後首次參加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

10月20日,首輛裝備兩閥多點噴射(2VMPI)發動機的新兩閥電噴捷達車下線。12月12日,公司在北京召開兩閥電噴捷達轎車上市新聞發佈暨捷達2000年型系列產品展示記者招待會,50家新聞媒體的80餘名記者參加了會議。公司總經理陸林奎、第一副總經理卡普勒(Kappler)先生和商務副總經理周勇江出席招待會並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時間進入到了21世紀,2000年1月1日,奧迪A6轎車正式投放市場,公司在湖南衛視舉辦“千年之歌——奧迪新年晚會”進行慶祝。3月15~17日,一汽-大眾公司接受並通過了中國汽車產品認證委員會質量體系認證中心和德國萊茵技術監督顧問有限公司(TUEV公司)的2000年度質量體系監督審核。同年3月28日,公司首家奧迪A6標準經銷商——北京中潤髮公司正式開業。

一汽-大眾公司所創下的成績有目共睹,4月17日,公司被長春市政府授予“最佳三資企業”稱號。公司經管會全體成員獲得市政府嘉獎。德國大眾集團副總裁、亞太地區總裁、公司副董事長比希霍夫(Buechelhofer)博士,德國大眾集團副總裁、公司董事阿德爾特(Adelt)先生和韋斯蓋博(Weissgerber)博士,德國奧迪公司副總裁、大眾集團中國項目負責人、公司董事施密特(Schmitt)先生獲長春市榮譽市民稱號。

一汽-大眾還積極參加賽事活動,並取得優異的成績。5月28~29日,在2000年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首站公路賽——貴州梵淨山拉力賽上,駕駛捷達車參賽的選手榮獲2L杯組冠亞軍和N2組冠軍。首站貴州賽區的比賽是中國拉力賽的首次公路賽,公司在本次比賽中被授予“廠商杯優勝獎”。

8月5~6日,在2000年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第二站福州站的比賽中,駕駛捷達車參賽的選手再次榮獲2L杯組和N2組冠軍。公司在本次比賽中又獲“廠商杯優勝獎”。 9月7~9日,在國際汽聯亞太拉力錦標賽第四分站、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第三站廣東省韶關站的比賽中,駕駛捷達車參賽的選手獲N2組亞軍。

由於捷達的耐用性出眾,不少地方政府都選擇了該車作為出租行業的用車。6月5日,公司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千輛捷達投放南京出租車市場交車儀式”。7月9日,公司與北京市5家出租車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3000輛捷達轎車訂購合同簽字儀式暨首批300輛捷達出租車交車儀式。11月16日,一汽-大眾還參加了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的中國西部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並在展位上舉行了50輛捷達轎車交付西安大眾出租公司的交車儀式。

作為汽車市場不斷擴大的中國來講,一汽-大眾也在不斷通過車展這個新舞臺來展示自己。6月6~12日,公司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參展的8輛奧迪和捷達車中,捷達都市先鋒新內飾概念車和奧迪A61.8T轎車屬首次亮相。同以往相比,公司此次參展規模最大、水平最高。

作為奧迪A6的一款新車型,6月21日,公司在總裝車間舉行首輛奧迪A61.8T轎車下線儀式。9月6日,公司在廣東省珠海市同珠光汽車公司一道舉行了奧迪A6下線一週年慶典和珠海奧迪標準經銷商展廳開業活動。12月11日,公司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三週的“2000年奧迪A6冬季服務活動”。這是奧迪A6轎車投放市場以來的首次大型季節性用戶服務行動。2000年10月,一汽-大眾的功勳人物,公司董事長林敢為卸任,由竺延風接任。

2001-2003:十年磨一劍

2001年是一汽-大眾的創辦第10年。1月5日,德國大眾集團副總裁、公司董事韋斯蓋博(Weissgerber)博士來公司進行工作訪問。訪問期間,韋斯蓋博博士參加了由陸總主持、公司全體經理人員參加的技術副總經理交接儀式,對塔樸(Tappe)先生在任三年來的工作業績給予高度評價,並向大家介紹了繼任的米爾(Muehl)先生。

1月13~14日,由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主辦、長春市承辦的“波司登·雪中飛”杯首屆全國冰雪短道汽車拉力賽在長春南湖冰上運動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名車手參加了比賽,本次比賽統一使用公司提供的捷達轎車。

熱銷多年的捷達車也在不斷的改進,2月7日,第一輛捷達內飾改型車下線,使捷達可以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並相應的增加了更多使用的配置。4月16~22日,公司在北京、成都、上海和珠海四城市相繼舉行了新內飾捷達轎車投放活動。8月23日,公司在轎車廠總裝車間舉行成立10週年慶典活動暨寶來轎車下線儀式。

2003年5月9日,高爾夫轎車在公司下線。7月15日,在一汽—集團公司誕生50週年之際,高爾夫轎車在全國正式上市。此次推出的車型有1.6l2v、1.6l5v、1.8l5v和2.0l2v。高爾夫轎車擁有三十多年曆史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忠實用戶,自1974年3月推出,全世界累計產量已突破2200萬輛。

歷經四代改型的高爾夫,憑藉30年凝聚而成的紮實穩重的設計風格在兩廂車造型上獨具創新,設計出完美的後部空間。高爾夫在裝備上也達到了高檔車的標準,帶ebv的ABS,自動防眩後視鏡、雨水傳感器、電動可加熱後視鏡、6碟cd、天窗等設計,充分顯示了科技時代以人為本的汽車價值理念。

2006-今:不斷開拓進取

2006年和2007年,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成熟,一汽大眾投產了邁騰和速騰。他們採用了世界領先的PQ35和PQ46平臺,全系標配ESP,這是同級車絕無僅有的。還有諸如雙區自動空調,FSI發動機,電子手剎,42米超長激光焊接等等,成為該級別的王者。

2008年,一汽大眾的3年努力終結碩果,自主研發的新寶來問世。他的出世,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一汽大眾的成功。

經過快速發展,一汽—大眾生產、銷售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遞增,累計向國家上交的稅金已大大超過建廠投資。一汽—大眾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1.6輛/人年,達到國際汽車工業勞動生產率水平。

2009年,一汽-大眾全年生產轎車669,999輛,其中大眾品牌527,662輛,奧迪品牌142,337輛,全年銷售整車682,374輛, 其中大眾品牌540,007輛,奧迪品牌142,367輛。

截止到2009年底,一汽-大眾累計生產並銷售乘用車超300萬輛,牢牢佔據國內乘用車市場產銷的前列。國家商務部確認一汽-大眾為“技術先進企業”;國家統計局授予一汽-大眾為“中國汽車製造名優企業”稱號;原國家機械局授予一汽-大眾為“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者”一等獎。

一汽-大眾正式員工總人數達到12331人,其中長春廠11653人、成都廠678人,累計向國家上繳的稅金達到845億元人民幣。

一汽—大眾取得了非凡的業績。在一汽集團、一汽—大眾銷量、利潤貢獻度最大;在大眾集團、一汽—大眾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和人均利潤率名列前茅。德國大眾集團前任董事長皮耶希博士評價說,一汽—大眾“已經發展成為實力強大、效益卓著的企業。”

2016年10月28日,從一汽-大眾官方獲悉,在即將開幕的2016廣州車展上新款捷達將迎來首發,新車除了外觀變化之外,還將新增搭載全新1.5L發動機的車型。

2017年5月19日,奧迪經銷商聯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公司在北京根據“三亞聲明”中的訴求達成一致並簽署文件,為奧迪品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於《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未來奧迪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全面深化奧迪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合作,並引入更多進口車型。

2018年8月30日,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經過2年的施工建設,宣告正式投產。項目計劃投產全新設計的A-SUV車型產品及新奧迪Q3,年產30萬輛,產品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550億元,員工總數約6000人。[3]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一汽大眾的發展史是怎樣的?跟小編來看下吧

圖上為一汽銷量遙遙領先的四款 全新邁騰 高爾夫7代 全新奧迪A4L 全新奧迪A6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