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藻死藻多,急死人!對蝦都受不了了!怎麼辦?

養殖池塘裡,每天都會有老化藻類的死亡和新生藻類繁殖,這是新老交替正常現象。若發生倒藻,的確危害大,會造成水質惡化,魚蝦大量死亡,給養殖戶朋友造成經濟損失。

到底什麼是倒藻?用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治住”它?我們先來了解它。

倒藻死藻多,急死人!對蝦都受不了了!怎麼辦?


一、 什麼是“倒藻”?

1、所謂倒藻,是養殖水體中藻類大量死亡,導致水色驟然變清、變濁(有黃濁、白濁和粉綠色的混濁之分),甚至變紅的一種現象。

2、發生“倒藻”時,首先溶解氧會下降,二氧化碳會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會加大耗氧外,還會產生氨氮和亞硝酸鹽;第三,水中的原生物會大量繁殖,反過來抑制藻類的生長。

3、倒藻的主要表現:發生倒藻的池塘,往往在下風口漂浮一層死藻(一般呈棕黃色或者土黃褐色的漂浮的絮狀物或者“油膜狀”物質)。水體往往比較粘稠,泡沫多且大,長時間不會分散,有些泡沫甚至呈比較髒的土黃色,俗稱“倒藻”。

二、 “倒藻”的原因

1、氣溫突變

連續高溫、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突變都會導致水體分層、鹽度驟然改變、夜間溶氧過低,從而導致藻類大量死亡。

2、養殖管理不當

包括施肥時機掌握不好,池塘換水加水時間及水量不足,消毒藥用量和時間不適宜等。浮游生物都有生命週期,每次施肥之後,藻類都會先經歷一個快速增長期。隨著浮游生物丰度的提高,加大了水中營養物質的消耗,當營養物質消耗完,藻類繁殖速度下降,群體不斷老化,此時水體透明度較低,水面無光澤,如果不採取預防,藻類會出現大量死亡,發生倒藻現象。

3、水體營養元素缺乏

營養元素缺乏,容易導致藻類繁殖速度變慢,水體老化,新生藻類跟不上,就會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

三、 如何有效預防“倒藻”?


1、加強日常巡塘次數,隨時關注水體變化並定期監測池塘各項水質指標。

2、時刻關注天氣預報,謹防由於連續高溫、暴雨等天氣突變造成的倒藻現象。

3、水體透明度變差,水體開始渾濁,都是倒藻出現的前奏。可通過定期加註新水,使用枯草芽孢桿菌(菌多多)或EM菌(酵之源)等微生物製劑調水,以調節藻相;也可以配合使用過硫酸氫鉀類產品如弧克,速效改底片等進行底質改良,避免倒藻。

4、多開增氧機,避免養殖水體分層。

5、颱風、暴雨等來臨前倒藻的預防:可提前3-4天的補菌補肥,防止倒藻,主要是補充藻類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颱風來臨需要保證池塘夜間溶氧的充足,保證夜間藻類呼吸作用的溶氧,防止因夜間溶氧過低,影響藻類的呼吸作用發生倒藻,可以通過加開增氧機和使用化學增氧劑如養多進行增氧操作。

四、 已發生“倒藻”的處理措施


池塘發生倒藻後,不僅要注重解毒調水,更要關注底質改良。

1、首先,需要用潑灑姜抗應激+有機酸解毒處理。為了避免水體缺氧,需要加開增氧機,晚上使用氧多等化學粉劑增氧劑,避免魚兒在夜間發生缺氧情況。

2、使用安藍或抑菌底安等過硫酸氫鉀複合鹽產品進行底質改良,12小時後進行培藻。

培水方式:藻種+水美+芳碳,每畝用藻種100-200克+水美100-200克+芳碳100克,晴天上午9-10點全池潑灑,當天下午即可觀察到水開始慢慢開始變綠,通常3天左右水色轉好藻類生長繁殖較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