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白公館,原是四川軍閥白駒在重慶沙坪壩郊區的別墅。1938年,軍統局用30兩黃金將其買下,改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圖上是白公館區域的入口處。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內犯人被遷移至渣滓洞。白公館改名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供美方人員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美合作所撤銷,美方人員回國,白公館才又恢復為看守所。軍統將西南的軍統集中營,息烽監獄、望龍門看守所、渣滓洞看守所合併,成立了白公館看守所。圖上是白公館的大門,左側設有一座崗亭。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白公館的面積其實並不大,它只是個有幾十間房屋的小院子,但這裡卻特別臭名昭著。究其原因,是因為在這所院子裡,曾經有大量的革命志士被軍統特務關押,並最終遇害。如著名的江姐、宋綺雲、徐林俠、小蘿蔔頭等革命英烈。圖上是從後山上拍攝的白公館側影,就像個普通別墅。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白公館的主建築為兩側磚木結構的樓房。軍統佔據時期,在這裡設置了牢房、刑訊室,以及特務們的辦公場所,原地下貯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室,住房改為牢房,將這座樓房變成了“人間魔窟”。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這是白公館中的牢房,當年江姐就曾被關押在這裡。地面上只鋪著一層薄薄的氈布,被子也薄的可伶,除了放風和受審,吃喝拉撒全在牢內,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但就在這種條件下,江姐領導牢內的革命志士,同軍統特務做了堅決鬥爭。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這是地下室內的水牢,陰森潮溼。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這是刑訊室,還擺放著當年迫害革命志士的刑具。泯滅人性的軍統特務們曾在這裡,一次次施以罪惡的行徑,令人痛恨。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在刑訊室另一個角落的桌子上,還擺放著一些刑具。有令人髮指的“竹筷子”、“月牙錘”等,令人望而生畏。

實拍“魔窟”白公館,圖5是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圖8令人望而生

在院子的一處角落,有一座小蘿蔔頭的塑像。這個英勇的孩子,在重慶解放前夕,和江姐等英烈一同犧牲於此。重慶解放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