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明孝宗朱祐樘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生母為孝穆紀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 ,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朱祐樘此人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無大作為,但是很穩定,不胡來,比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這樣的皇帝雖然不能名聲遠揚,但是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安了。 他也是明代中葉勵精圖治的明君。朱祐樘的政績誠然卓越,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寬厚仁慈,不管對誰,他都是寬厚對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可以說,沒有朱祐樘,明朝撐不到崇禎那天。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太宗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后杜氏。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拓跋燾自幼就表現得聰明大度、應付裕如。北魏泰常八年(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燾繼位後,心懷“廓定四表,混一戎華”之志,因此,親自率軍征戰,周旋於險境。拓跋燾善於使用騎兵,常常輕騎奔襲,先後攻滅胡夏、北燕、北涼,征伐山胡,降伏鄯善、粟特等西域諸國 ,西逐吐谷渾,攻取劉宋的河南重鎮,統一了中國北方。討伐柔然,使得柔然倉皇逃竄 。反攻劉宋,實現“飲馬長江”之志 。拓跋燾的鷙勇驍強,得到了對手的敬畏。劉宋王朝評價他為“英圖武略,事駕前古”,驍勇程度超過了冒頓、檀石槐。休戰時,拓跋燾常常撫卹孤兒、老人,體察民間的疾苦 ,並勸課農桑,減輕人民賦稅,做出了休養生息、偃武修文的政策。拓跋燾廣泛徵召漢族士人,重用了漢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改革官制,整肅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顯著促進了北魏官吏和庶民之間的和睦相處。 他又宣傳禮義,崇尚儒學,推動了北魏的漢化發展。 拓跋燾恪守節儉 ,但獎賞將士則非常慷慨 。每逢作戰,不畏艱險。料敵於先,知人善任 ,賞罰分明 。拓跋燾重視法制建設 ,並常說:"法者,朕與天下共之,何敢輕也。" 但是,在他執政末期,誅戮過多,誅戮之後又常常後悔。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拓跋燾一統北方,自晉亂之後首次實現大規模的統一北方之舉。之所以無法一統四海,很大原因是北方將士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可以說拓跋燾和曹操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無法一統的。但拓跋燾比曹操更大的先天不足是他是胡人,難以在滿是漢人的南方建立統治。政治上,他勵精圖治,實現國富兵強,文化上,他推崇儒教,使得受北方數百年胡人統治的漢民再次受到儒家的先進文化的薰陶。可以說拓跋燾為後世的隋朝一統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魏武帝曹操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外族入侵,神州大地遍遭蹂躪,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曹操一介末流小官,以天下為己任,滅諸侯,一統北方,打敗了外族的入侵。如果沒有曹操,可能中國早已陷入五胡亂華的場景中了。曹操在戰爭之餘重視百姓的安定,使得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讓華夏民族在內憂外患下不至於亡國滅種。之後的司馬氏不過是在曹操的基礎上才實現統一的。如果不是赤壁的失敗,曹操應該早已一統天下了。正所謂無力迴天,令人感嘆。之後的一百年華夏一統的局面的真正開創者就是曹操。他的著名話語”向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可謂道出了他的功績寫照,令人心馳神往。

明太祖朱元璋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 ;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 ;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特別是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還影響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漸趨完備。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除暴亂,拯救漢民族,平定天下,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恢復了中華,帶領華夏復興。 他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鐘離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將所走的這條道路,不僅僅是為私人和某個階級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朱元璋驅除了不可一世的蒙古統治者,恢復了漢人的統治與權益。建立了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王朝。永不加賦,不是一句空話而已,這是朱元璋對人民的同情和熱愛,而後世統治者也因為沒有做到這點而亡國,令人痛惜。

唐太宗李世民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歷史上具有很高成就的五位皇帝:亂世梟雄之曹操,貞觀長歌李世民


李世民雖然弒兄殺帝逼父淫嫂,但是不可否認他的文治武功都是很優秀的,李唐王朝實現天下一統,李世民功不可沒。之後,他使民眾休養生息,使得千瘡百孔的大唐王朝得以恢復,避免了被胡人欺凌的場景。之後,他開疆拓土,建立了漢人王朝中疆域最大的國土,封狼居胥,在李唐王朝面前不過兒戲。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