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加倉東阿阿膠……QFII潛進這些山東股!

◆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隨著上週(10月30日-11月2日)A股各版塊指數的強勢反彈,境外資本對A股的態度也出現了反轉。

來自Choice金融終端的統計顯示,北上資金上週累計淨買入規模已經站上346.34億元歷史高位。其中,週五(2日)淨買入金額達到173.85億元,創出單日淨買入歷史新高。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QFII等長線境外資本的代表,其實早在三季度就已加快A股市場佈局。以魯股為例,東阿阿膠(000423)、歌爾股份(002241)等白馬股,第三季度都獲得QFII加倉,另外東誠藥業(002675)、傑瑞股份(002353)等公司今年也首次在季報中出現了QFII股東的身影。

“逃頂”貴州茅臺

加倉東阿阿膠

截至三季度末,QFII在魯股的佈局,無論是在公司家數,還是持股數量上,都有明顯增加。來自Choice金融終端的統計數據,三季報中,共有20家山東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機構,較半年報時多出2家。其中,QFII持股佔總股本比例超過2%的公司達到5家,特別是兩家QFII合計持有的東阿阿膠股份數量,已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

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瞭解到,此次現身的諸多QFII機構中,以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下稱“奧本海默”)對東阿阿膠的增持最受市場關注。這主要是因為奧本海默剛剛在三季度減持了貴州茅臺(600519),先知先覺地躲過了公司股價的大跌,獲得了超過300%的收益。

資料顯示,2014年奧本海默首次出現在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中。截至2014年底,奧本海默持有貴州茅臺約663萬股,持股成本約為8億元。從2017年三季度開始,隨著公司股價大幅走高,該QFII機構開始持續減持,到了今年6月底,持股下降至417.35萬股。

而在今年第三季度,奧本海默更是大舉拋售貴州茅臺,直接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這也讓其規避掉了10月接近25%的股價下跌。有市場分析人士測算,如果奧本海默已減持所持公司股份,其套現金額超過30億元,累計收益超過300%。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三季度“逃頂”貴州茅臺同時,奧本海默開始加倉東阿阿膠。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阿阿膠今年半年報中首次出現了奧本海默的身影。而到了三季度,奧本海默又進一步增持東阿阿膠股份,持股比例從3.57%提升至4.01%,繼續位居公司第四大股東。這使得奧本海默持股數量達到2620.21萬股,持股市值近11億元。

“從調倉換股的情況看,QFII等長線資金還是傾向價值投資佈局。估值下降至低位的白馬股,對它們來說更具吸引力。”中誠顧問投資分析師王瑞鑫對此表示。

除了東阿阿膠外,歌爾股份今年第三季度獲得了挪威中央銀行增持,中寵股份(002891)同期獲得了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增持,豪邁科技(002595)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增持,城市傳媒(600229)則同時獲得摩根士丹利中國A股基金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增持。

從估值水平看,上述幾家山東上市公司近期都觸及到低點,其中城市傳媒滾動市盈率只有13.81倍;去年8月上市的中寵股份,滾動市盈率雖在48倍左右,但在次新股裡仍處中低位置。

瑞士銀行撤出魯陽節能

當然,魯股受到QFII青睞,也是整個A股市場的縮影。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QFII在A股的持倉股票共計280只,合計持倉市值達到1380億元,兩項數據均較上季度明顯增加。

另外,三季度末QFII持倉股佔流通股比例達到1.85%,創近兩年新高。QFII持倉股佔總股本的比例也再次升至1%以上,是年內各報告期新高。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QFII新進三季度個股中,房地產行業龍頭萬科A(000002)獲買入數量最高,達到2.1億股,佔流通股比例為2.16%;通化東寶(600867)獲QFII新進持股0.61億股,佔流通股比例為3.09%。還有分眾傳媒(002027)、生益科技(600183)等,獲QFII增持數量也在千萬股以上。

從行業板塊看,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等有業績支撐的行業頗受QFII青睞,另外正處行業上行週期的雞禽養殖等板塊也備受關注,頗有“業績為王”的趨勢。

而魯股方面,今年受益油價上漲業績表現優異的傑瑞股份,淨利穩定增長的東誠藥業,三季報中都首次出現了QFII股東的身影。其中,傑瑞股份獲得國家第一養老金信託公司的買入,持股數量達550餘萬股;東誠藥業則獲得招商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買入持有560萬股。

另外,還有造紙行業的華泰股份(600308)、智能電網領域的鼎信通訊(603421),也分別出現了瑞士銀行、加拿大年金計劃投資委員會兩家新進QFII股東。

不過,三季度也有兩隻魯股出現QFII股東退出名單的情況,分別是國瓷材料(300285)和魯陽節能(002088)。

財報顯示,挪威中央銀行今年二季度末時持有國瓷材料601.20萬股,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瑞士銀行二季度末持有魯陽節能596.74萬股,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東。但到了三季度末,兩家QFII均沒有出現在十大流通股東列表中。

對此,有受訪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國瓷材料三季報披露的第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高於此前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數量,故不能判定QFII減持。但魯陽節能從各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看,可以明確瑞士銀行在三季度已對該公司進行大幅減倉。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魯陽節能又被爆出,因年報中有關供應商的部分內容披露不真實,被深交所下發監管函的消息。公司三季度、四季度股價分別下跌了18.82%、19.94%。其中風險,應引起投資者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