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初陽:雲南通海禮樂名邦的文廟

梁初陽:雲南通海禮樂名邦的文廟

▲通海文廟文明坊(圖片來源:雲南網)

通海縣位於雲南省中部偏南。據史籍記載,通海之名始見於唐,相傳因境內杞麓湖有洞與外相通,故名。通海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從境內出土的石錛、石斧及石紡輪等器物可知,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杞麓湖畔繁衍、生息。唐代,南詔設“通海鎮”,使通海逐步成為滇南的軍事、政治中心,“通海城路”亦為通向東南亞各國的重要國際通道。此後通海經濟發展,人文日興,歷經千百餘年而不衰,有“秀甲滇南”和“冠冕南州”的美譽。這一文教昌盛之地,在一縣範圍之內,先後建有3座文廟(今存通海文廟和河西文廟,曲陀關文廟在元末明初毀於戰亂),這不僅在雲南省罕見,在全國也十分少有。

“禮樂名邦”文脈悠久

通海縣文廟的修建肇始於元。元朝政權建立不久即詔告天下:“蓋學校者風化之本,出治之原也。”(《新元史·選舉志》)。後又明確下令:“命雲南諸路皆建學以祀先聖”(《元史·選舉志》)。此項措施在雲南的實施效果是極為明顯的,《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載:“賽典赤為雲南平章政事……創建孔子廟、明倫堂,講經史,授學田,由是文風稍興。”明初,鑑於雲南及四川邊地“民皆囉唣,朝廷與以世襲土官,於三綱五常之道懵焉莫知”,遂令“皆設儒學,選其子弟孫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其知君臣、父子之義,而無悖理爭鬥之事,亦安邊之道也。”(〔明〕俞汝楫《禮部志稿》)把設文廟、興儒學作為穩定邊疆統治的重要舉措。清沿明制,順治十八年(1661年)“題準雲南省土司應襲子弟,令各學立課教訓,但知禮義,俟父兄謝事之日回籍襲職。其餘子弟並令課讀,該地方官擇文理稍通者開送提學,考取入學應試。”(道光《雲南通志·學校·學額))雍正元年(1723年),“允雲南土人……設立義學,嗣是改土歸流,塞外荒區漸次俱設儒學。”(《清史稿·職官志》)於是,元、明、清,通海以儒家為代表的漢文化迅速發展。據1992年編纂的《通海縣誌》記載:明清兩代,通海、河西(原河西縣,今為通海縣河西鎮)科甲稱盛,有文武進士37人,文武舉人603人。其傑出者如明代葛中選,官至苑馬寺卿,著《泰律》十二卷,為古代樂律專著,被稱為“絕學名儒”。清代載於史籍的通海名人更多,如闞禎兆以書法見長,有“龍蛇筆落驚風雨,不異當年草聖奇”之贊;趙城官至通政司通政使,熱心地方文化事業,鄉人稱頌;朱嶟官至禮部尚書,出任會試大總裁,向朝廷上《慎重名器》、《嚴禁鴉片》、《少鑄銅錢》等疏,受到採納,蜚聲政壇……。正是由於通海歷史上文化發達,人才輩出,因此被譽為“禮樂名邦”。

通海縣的三座文廟

通海文廟。通海文廟坐落在城南秀山北麓。關於通海文廟建立的時間,據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雲南學政吳應枚撰《重修通海縣學宮記》稱:“是學宮始於元,舊址在城西北渚天堂,有明遷建秀山之麓”,此說不知所本。而明萬曆《雲南通志》卷八《學校志》等文獻載:“通海縣儒學,在縣治南,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即廢寺為之”,則較為可信。其後,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通海知縣餘人俊又重建文廟,復經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屢修”(《清一統志·雲南志》卷四百七十九《臨安府》),通海文廟的規制基本奠定。此後,自乾隆至民國,通海文廟又經過了10餘次修葺,雖廟內建築有不少增減,但大體保留明代格局。

新中國成立後,通海縣人民政府也曾於1985年重修文廟。然而,自民國年間始,秀麓書院、通海縣中小學等先後建辦於文廟,許多建築長期作為校舍,加之多種原因,文廟僅存大成殿、東西兩廡、鄉賢祠、名宦祠、啟聖館以及戟門、尊經閣、文明坊等建築。2005年,通海縣政府將通海縣第一中學從文廟內遷出,並投入巨資對文廟進行全面修復。

今存之通海文廟坐南朝北,四進三大院落依秀山山勢而建,主要建築有文明坊、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等,順序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廊廡房及鐘鼓二樓,以對稱格局配屬於正殿兩邊。在主體建築東邊,建築順序為大門、文明閣、啟秀樓、明倫堂、闡經閣、樂壽宮等。在文明坊下,有石階30餘級,下為廣場,場邊建有紅色宮牆,牆上鑲嵌著“鳶飛魚躍”4個石刻大字,牆內建有半月形泮池,有石雕欄杆圍護。池東有“江漢秋陽”坊,坊後為忠義祠,宮牆東西面各有一牌坊式大門,稱東華門、西華門。

梁初陽:雲南通海禮樂名邦的文廟

▲通海文廟大成門(圖片來源:雲南網)

通海文廟中較有代表性的建築是大成殿,為五開間式,面闊22.5米,進深13.3米,單簷、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樑架由28棵巨大的圓木柱支撐,柱基分別為燈籠式和古鏡式,整體結構闊大規整,為典型清代建築風格。正殿內立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牌位,東配殿為顏子、子思子牌位,西配殿為曾子、孟子牌位。殿前14株古柏分列兩側,其中6株為明代榛柏,其餘的也全是百年老樹,人們步入其中,自然會感受到那種森森的廟堂之氣,心中不由肅然起敬。

另外較有特色的建築還有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文明坊,其結構為四柱三間牌樓式,高11.6米,面闊15.9米,八角雙重飛簷,斗拱密集交錯,建築技藝高超,精巧別緻,整個文明坊顯得高大雄偉,金碧輝煌,號稱雲南省第二大古牌坊。

由於通海文廟厚重的人文和歷史價值,1998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西文廟。河西文廟位於今通海縣城西北15公里處的河西鎮。關於河西文廟的建蓋,明萬曆《雲南通志》卷八《學校志》載:“河西縣儒學,在縣治東,元泰定間建。國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建,嘉靖十二年(1533年)改遷,三十一年(1552年)兵備蔣宗魯重修。”可見,河西文廟始建於元泰定年間(1324~1328年),清乾隆《河西縣誌》更將河西儒學建立時間考訂為“元泰定乙丑”,即1325年。河西儒學原建於元代河西縣舊治東的螺髻山下,明嘉靖十二年遷於今址。河西文廟的修葺,除明嘉靖三十一年兵備蔣宗魯重修外,較重要的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的大修。經此大修,孔廟主殿屋面全部換為琉璃瓦,佔地達9000多平方米,規模堪稱宏大。1990年,省、市、縣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對河西文廟進行修葺,經過重新修整的河西文廟,四周環境幽雅,整體佈局寬敞,殿堂、牌坊雄偉壯觀。

河西文廟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大成殿、文明坊、大成門、東西廊廡和明倫堂等,佔地約3000多平方米。整座文廟坐東朝西,按當時統一佈局規劃建造,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對稱排列。主要建築中,大成殿5間,通寬19.2米,進深11.3米,高11米,單簷硬山頂,抬梁式木架,簷下坊雕刻花鳥圖案,琉璃瓦屋面,頗為富麗堂皇;文明坊為三間牌樓式樣,高8米,寬13.5米,四棵巨大圓柱直承屋頂,中間兩柱基上前後有石獅和石麒麟各一對及青石雕刻的護欄板,屋架用小型斗拱疊架支撐。牌坊石雕及殿臺基座浮雕,動物造型栩栩如生,花卉圖案裝飾精美,頗具觀賞價值。

梁初陽:雲南通海禮樂名邦的文廟

▲河西文廟文明坊(圖片來源:雲南網)

梁初陽:雲南通海禮樂名邦的文廟

▲河西文廟大成殿(圖片來源:雲南網)

在河西文廟內保存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和古蹟,其中尤以《禮部批文碑》、《儒學箴碑》、先師殿前石柱對聯和唐柏最為人們稱道。

《禮部批文碑》又名《右仰通知碑》,立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碑文是明初禮部發布全國的重要文件,全文共十四條款,內容以教育為主,其中有尊師重教,擇優提舉,以及司法和民風道德之規定。《儒學箴碑》立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內容系教育格言,闡述發展教育,養成尊師重教風氣,以達“化民成俗,以善其鄉;成德達材,以資於邦”的目的,是研究歷史上通海乃至整個雲南文化教育的重要史料。

先師殿前立有四棵石柱,柱上鐫對聯兩副:

  • 數仞宮牆有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六經仁義如日月之明四時之行。

  • 德冠生民溯闢地天開鹹尊首出;

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

對聯在文廟內較為常見,然河西文廟的對聯刻於石柱之上,則較為別緻可觀。

文廟西廡南牆角有古樹一株,屬名貴榛柏樹種。據民國《續河西縣誌》載:“此柏樹種於唐初,距今1000多年,元代建立文廟前就稱為古柏,本礙文廟建築,古人為保護此樹,故未建西廡一角。”今唐柏年深色古,虯枝婆娑,夭矯如龍,高10米餘,根圍4.5米,仍聳然屹立。相傳,古代杞麓湖水位高時,漁人常系舟於此樹上,因此樹上還留有系舟的銅釘。

1986年,河西文廟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曲陀關文廟。曲陀關文廟今已不存,遺址位於河西鎮北12公里之曲陀關。曲陀關位於一平頂山上,地勢宏敞,林木蔥鬱,歷史上曾是滇中、滇南軍事戰略要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曲陀關建有“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兼管軍民萬戶府”,管轄滇南地區。元末升格為“臨安廣西車裡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新纂雲南通志·地理志》載其:“為商旅輻輳之地。”可以想見當年的繁華。

據現存於通海縣河西鎮興蒙鄉政府內《都元帥建文廟碑記》載:“阿喇帖木蒙古右旃為邊將……今崇尚斯文,投戈講道……觀元帥此學之建,誠不易得也。”此項記錄“指出了首先在元帥府建學校的都元帥是阿喇帖木耳。”(杜玉亭、陳呂範《雲南蒙古族簡史》)。後“至正壬午(1342年)述律元帥立臥龍祠、武安王廟……”(《滇志》卷三)。明初,曲陀關元帥府毀於戰火,曲陀關文廟也從此不見於史籍。如今的曲陀關遺址早已被開墾成田園,崇山峻嶺之中種植了梨、桃、蘋果、板栗、山楂等果木千餘畝,而“曲陀關文廟”、“帥府地”、“帥府桃林”、“臥龍祠”、“武安王廟”、“鎖井”、“千戶營”等遺址早已蹤跡難覓。今人故地重遊,唯見青山白雲,悠悠往事,只能臨風憑弔了。

按,梁初陽現為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文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原文載於《雲南日報》,2011年3月4日第11版(文史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