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交這些年「變」在你我身邊

公交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卻又在出行時翹首期盼,它保障著這座城市中許多人的日出而作和日落而息,它是我們生活的城市道路上最忙碌的身影。從電車到汽車,再到新能源客車的普及;從夏天一進公交車就“蒸桑拿”到現在空調車全覆蓋;從人工售票到刷公交卡再到如今的免費換乘;候車從焦急等待到智能站牌和手機軟件精確到站點和分鐘的提示……

改革開放40年來,公交車每一步的改變繪出南昌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的整體脈絡,也充分見證了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候車

曾經幾十號人追一輛車

如今“微公交”開到家門口

朱玉梅老人在洗馬池住了快40年,對改革開放初期南昌公交車“車少人多”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南鋼工作,每天上班要先坐2路車,再轉乘15路車。每天8點上班,為了不遲到,基本是提前兩個小時出發。只要車一來,站臺上的幾十號人就跟著車跑,蜂擁而上。”朱玉梅老人說,甚至連懷孕後挺個大肚子她也是照樣擠公交上班,有幾次因為乘客實在太多,自己不敢硬擠,站在站臺上急得掉眼淚。

老公交司機張惠珍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南昌公交的營運車輛和營運線路都很有限,所以一輛公交車往往耗時長、乘客滿。尤其是1路、2路,高峰特徵非常明顯。高峰發車間隔約3分鐘,如果稍微晚一點出來,站臺上就會有滯留乘客,碰到很急的乘客,甚至要求從駕駛室上車,副駕駛室、引擎蓋都坐滿了人!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南昌公交的營運車輛為227輛,營運線路32條,線路長度822公里。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南昌公共交通事業也迎來了春天。

進入新千年,南昌公交車在數量和線路上都發生了質的飛躍。與1990年相比,2000年南昌公交營運車輛數量翻倍,從347輛到803輛;營運線路從37條增加到52條;線路長度也從896.25公里增長到1238.5公里。公共交通事業進入全面發展期,不斷購進新車更換舊車,開闢新的線路,市區主要街道和近郊集鎮、街區,都有了公共汽車的“身影”。

2015年,南昌首批“微公交”上路營運,途經的絕大部分是支路,不到10米長的小型公交車接駁常規公交、BRT、軌道交通到小區“最後一公里”路程,極大地方便社區居民出行。“現在,我家單元門口就有‘微公交’了,乘車選擇多了很多,再也不用去擠那些熱門線路。”朱玉梅老人提到“微公交”讚不絕口。

到今天,南昌已經有了3900餘臺公交車,營運線路282條,線路里程6300餘公里,年客運量近5億人次。

曾經“光桿站牌”下忙著搶“C位”

如今智能公交站臺提示到站時間

說起候車的變化,不得不提的還有公交站臺。如果說公交車是城市一張流動的名片,那麼公交站臺作為公交線路的停靠站和必經之處,則是城市形象的另一個展現。

在上世紀80年代,公交站臺是一根鐵桿加幾塊鐵板的“光桿站牌”。“那時候我們想看看公交線路,都要擠在鐵板下搶個好位置,頭抬得老高才能看清楚。”回想那個年代,朱玉梅說,當時的公交線路和站點的數量有限,站牌多以鐵板上噴漆的形式出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公交線路不斷增加,一個公交站臺會有近十條線路的公交車停靠,“光桿站牌”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上世紀90年代初期,站亭式公交站臺登上舞臺,站亭設有防雨棚,解決了候車時日曬雨淋的問題。也正是這個時候,南昌城區的公交站臺上開始出現廣告的身影。

現在,在南昌的大街小巷中,港灣式的公交站臺隨處可見。現在的公交站臺不僅外形美觀,更增添了實用功能,設置欄杆、座位,智能公交站臺還可查詢公交線路走向、途經道路、停靠站點、當前公交站點位置等公交服務信息。從許多年前招手即停的公交停靠方式,到等待公交的時候可以休息避雨遮陽,再到如今顯示公交到站時間的智能公交站臺……南昌公交站臺的外觀日新月異,功能也日趨完善,形式更加便民和人性化。

關鍵詞·乘車

曾經“辮子車”容易“掉辮子”

如今新能源車跑遍大街小巷

南昌人對電車是有感情的。改革開放初期,南昌公交車主要以汽油車、無軌電車為主,無軌電車因為車的上部有兩根“辮子”與上方的電線相連,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所以又叫“辮子車”。上世紀80、90年代,“辮子車”主要投放於1路、2路等途經人流最密集區域的繁忙線路。可以說,在過去的許多年裡,“辮子車”是南昌主城區公交路線上的主力軍。

“那時候坐公交車,大人們總是盼著‘辮子’不要出問題,否則一落下來早上上班必定要遲到了,我們這些小朋友們則巴不得‘辮子’掉下來,就能看見司機叔叔和售票員阿姨在馬路邊上忙活一陣。”1985年出生的劉智遠回憶道。

而隨著城市“提速”,20公里時速的“辮子車”漸漸淡出了“主流”,許多電車被燃油機動車替代。2008年,張惠珍所在的2路車隊率先更換了柴油車。2012年12月28日,南昌第一輛新能源車在231路上線運營,為CNG天然氣公交車。今天,南昌公交車有柴油、天然氣、油電混合、氣電混合、純電動等多種類型,其中綠色能源公交車佔近一半。尤其是在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有近500臺,已逐步替代傳統柴油車,成為城市客運的主力軍。

曾經夏天一到汗流浹背

如今空調覆蓋送來清涼

如果要問老南昌們對公交車感受最深的一處變化是什麼,那無疑是乘車的舒適感。上世紀80、90年代,公交車上沒有空調,在三伏天擠公交的滋味,讓朱玉梅如今回憶起來仍然叫苦不迭:“夏天等公交,車門一開,一陣熱浪就撲面而來,車廂裡和蒸籠一樣,還滿是汗臭味,躲都沒地方躲。

“那時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吹著空調開公交”。張惠珍笑著對記者說。1996年,南昌市第一輛空調公交車投放使用。之後,南昌公交開始大幅度更換空調車輛,並且逐步實現公交車全部空調化。“以前夏天坐公交車,後背都是汗,衣服都貼在背上,現在一上車就能感到陣陣涼意,而且連郊區的線路都有空調了,乘車環境真的是越來越好!”張惠珍說道。

關鍵詞·車票

曾經車票面值不一售票員責任重大

如今票價統一人工售票退出歷史舞臺

褐色的“叄圓捌角”、黑色的“叄角伍分”、藍色的“壹角”、紅色的“肆角伍分”……老南昌老陳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乘公交出行,提及過去品種繁多的公交車票如數家珍。

“以前公交車上,最威武的就屬售票員。”老陳回憶,當時的售票員十分厲害,不管公交車上擠了多少乘客,售票員都能從車頭擠到車尾再擠回來,還總是能記得住哪些乘客是剛上的需要買票,既要分段計價還要收費。

1996年1月1日,南昌第一輛無人售票公交車上路行駛。“從那之後,乘客上車時,只要將準備好的零錢投入投幣箱就行。不再需要售票員從車頭擠到車尾,乘客上下車也更有秩序了。”張惠珍說。2017年,隨著新建區一條遠郊線路的人工售票車更換為無人售票車,南昌最後一輛人工售票車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曾經辦月票需指標

如今刷卡乘車還可免費換乘

上世紀70年代,公交月票開始進入市民的生活。可是,當時月票並不是想要就可以買得到,而是需要月票指標,那時每個單位指標數量都很有限。直到改革開放之後,公交月票才擴大發放範圍。因此,對於很多在南昌土生土長的“80後”來說,使用月票乘坐公交上學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隨著時代的發展,月票也漸漸淡出市民的生活。2011年1月,洪城一卡通正式發行,2013年10月,南昌正式取消公交月票,並推出了持洪城一卡通乘公交車90分鐘內免費換乘的惠民政策。今後,南昌還將發展電子支付、手機刷卡等,讓市民乘坐公交更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