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你怎么看?

中华田园鱼


说一些现象吧。

有些老板在后悔:

在闲聊中,大多数老板在后悔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曾经有一个价钱合理的机会转让,可是当时“昏了头”不转让,导致今天放弃不行,不放弃不行。放弃了债务怎么办?不放弃未来怎么办?


第二件事情就是曾经手上有点钱,家里人劝说买房子,但是自己决定买设备。而现在的设备赚不到几个钱,而买房子的人赚爆了。

有些老板在控制产量:

人的费用太高了,而且还请不到,请回来的有一些喜欢动不动就对照劳动法斤斤计较。

材料价格一天三个价,订单能不能赚钱只有天知道。


消防环保各种要求,原来本来就不够重视能节省就节省,现在需要集中整改,不但资金跟不上,而且条件也达不到。

把那些难做的工序干脆停掉,只接一些保持运营的单子养着公司,是很多人真实的想法。

个别老板八个坛子七个盖:

借钱!个别人自己做法人,老婆孩子要么离婚,要么移民。通过贷款担保公司贷款,花费一些费用把钱借出来,过一阵子经济紧张了。于是再借金额更大的,还掉老债。


听过有意思的说法是:借的钱还没有到账,担保公司几十万已经划走了……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私企,曾经辉煌了十几年,得益于人工不高,税收不严,消防环保不紧,外销渠道顺畅,亲戚朋友的钱没有投入地产可以挪用。

而现在私企要振兴,应该不完全是钱的问题,而是很多配套要跟上来。比方材料价格不能随意乱涨,比方劳动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劳资双方平衡利益,比方消防环保需要多给一些耐心,只要达到消防环保要求,暂时支持花小钱不规范先做……只要私企真的有了盈利,其实钱不是大问题。因为私企业主的亲戚朋友手上多余的钱,只要不进入楼市,也可以投资的。


老龚说势


现在民营经济企业发展已经过了以前的黄金时期,没有了利好的扶持政策,康康大道已不在。

现在大部分的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能集中且过剩,尤其是集中的区域表现尤为突出,大家伙扎堆生产,产品没有太大的突出点,产品雷同,且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状况就是生产是亏本,不生产就面临倒闭,很多都是含泪在经营。

2、人才梯队的断层,老一辈创业的先锋已到一定年龄,而企业中缺乏锻炼的年轻人才,所以就出现了创业容易守业难的情况。

3、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由于现在大部分的民营经济企业依托或者是绑着国有经济来发展,而货款的垫资压力却转嫁到民营经济身上,导致了很多民营经济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受到限制。

4、再加上现在各种生产资源要素的成本大大上升,使得民营经济苦不堪言。


尤意思


讲个故事吧:

北京国贸写字楼的格局,大体差不多。

一层是富丽堂皇的大堂,身着制服的保安大兄弟在旋转门外闲庭信步,面容姣好的前台小姐姐丧眉耷眼的在电脑前玩着手机。

临街的门面,则多是品牌旗舰店、银行、便利超市或咖啡厅,用奢侈品、金钱和美食诱惑着写字楼内外的高级白领们。

穿过一道需要刷卡才能进出的闸机,即可进入分区设置的电梯厅,衣着光鲜的高级白领们从一个个的电梯厢里袅袅徐行,手里或提着Gucci的MacBook电脑包,或捏着崭新的iPhone X,或端着刚送来的Luckin coffee。他们脚步匆匆、神情昂然,或谈论着公司的八卦,或分享着度假的行程,或抱怨着养娃的艰辛,他们的收入不菲、生活体面,是随着中国崛起衍生出的一群“中产阶级”。

在这群人中,Ben或许是即典型又非典型的一个。

所谓典型,是因为Ben的现状是这个写字楼白领里较有代表性的写照:

80后,大型民企公司中层,年入近百万,家中市区有房郊区有业,夫妻两人名下各有一台豪华车,家有一娃二胎在路上,父母双双退休。

而之所以说Ben是非典型,或许是因为Ben是这些白领中明明已经有房有车,却开始极度焦虑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中等,脸色因为焦虑有了些许的暗黄,眼睛总是泛着黯淡。明显快一个月都没有打理的头发中,零散夹杂着几根银丝,以往精心用发蜡打理过得发型已经塌陷的毫无生气。身上的全套优衣库是上次在日本东京新宿旗舰店采购的,Ben此前觉得它款式极好,现在却觉得它真心便宜。

Ben已经很久没有去对面的日料吃定食了,原来60一份的日式定食,是同事们最青睐的快餐之一。而现在,Ben最常光顾餐厅的则成了写字楼下便利店,一份15元的便当或几个包子就是一顿饱足的午餐。

此前,Ben开车上班尽量停在写字楼下的地库,他喜欢坐电梯直达车库不畏风雨的惬意。而现在,开车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一种负担,只不过是他实在忍受不了地铁的拥挤和打车的昂贵,所以才坚持开车。但现在,他再也不舍得将车停在每小时6元的地下车库,而是开辟了一个需要步行一段距离的居民停车场,一天30元虽然已是他每天上班最大的一笔开销,却也已经省了不少。

这些变化,在旁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殊不知,能够继续每天来到这里上班,就已经是一种来之不易。年近40的Ben最担心的并不是节衣缩食,而是收入来源的锐减或者是骤然的失业。而这一切,却正在这座北京长安街边的豪华写字楼发生着、蔓延着。

伫立在长安街边、5A级写字楼顶层的窗前,Ben焦虑地眺望着窗外通透非凡的北京城。

窗外,正是北京最美的初秋时节。

湛蓝的天空中流淌着斑驳的云。远处,郁郁葱葱的西山层峦叠嶂、连绵不绝;脚下,华灯初上的长安街灯火阑珊、车水马龙。

眼前的灯红酒绿、盛世繁华让Ben着实有些醉了,可是他想不通,明明一派太平盛世、海晏河清,为什么自己却在这个黄金年龄,又要面临失业了。

(1) 先 兆

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让Ben仍然记忆犹新。

那一年,Ben还在一家合资物流公司工作,负责很重要的一个项目。

奥运会给中国打入的鸡血,以及A股6000点的狂热,让Ben自不量力的投身到了股市,重仓了一批奥运赞助商。

当时,遗憾的错过了中石油也让Ben懊恼不已。

然而奥运刚过,风向骤变。

Ben当时所在那家合资物流公司,也是有着500强背景,贵为行业四大之一。那一年,公司刚刚搬入位于亦庄开发区的新大厦不久,公司朝气蓬勃,正准备大刀阔斧的迈向新巅峰。但是到了08年下半年,却突然哑火了,曾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江浙沪和粤港澳地区的制造企业纷纷取消了订单,中小企业更惨,直接关闭账号,关门大吉。

这让过于依赖于进出口的物流行业顿时断血,行业一片风声鹤唳。

Ben所在的市场部一再的调低市场预算,上亿的预算直接被大刀阔斧的砍掉了大半,TVC暂停、客户活动暂停、促销暂停……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当预算砍的差不多时,留下来的人员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冗员”。

在苦苦撑到了2019年年初的时候,Ben还是被公司优化了。

在随后漫长的几个月里,全行业的紧缩和控编,让自以为技多不压身的Ben 第一次感觉到了失业的无奈和艰辛。

(2) 放 水

在那一波的金融危机中,国家最终选择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四万亿”横空出世。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国家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成为“四万亿计划”。

这一波的大放水,让饱尝金融危机之凶残的中国市场犹如久旱逢甘霖,涸鱼入瀚渊,着实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加料的兴奋剂,让濒死状态的各个行业,骤然还魂。

棚改、保障房、大基建、大减排,汹涌的资金如钱塘大潮澎湃而来,把坠入了渊底的Ben也冲回了堤岸。

在沉寂的这段时间,Ben和未婚妻恰是其时的拿出了当时的全部积蓄,购买了人生第一套房,9000/平米的价格如今看来,正是中国楼市此后直上云霄的起点。

3个月后,市场在刺激下迅速回暖,Ben很快重新找到了工作,职位第一次晋升到了经理,工资也实现了过万。

随后的日子,Ben跟着中国经济一起步入了如今看起来近乎梦幻的黄金周期。

Ben自此告别了去智联、前程刷简历的求职生涯,并由此开启了守株待兔的猎头时代。

此后十年,Ben几经更迭,换了不少行业,工资更是水涨船高、职位步步高升。

房子、车子、孩子,一个个的完成了人生打卡。

Ben的人生迎来了巅峰。

(3) 巅 峰

时间刹那,须臾十年。

2018年的6月,夏日炎炎。

刚刚从云城出差回到北京的Ben,已经是一家神秘民营地产公司的部门副总。此次归来,他正筹划着全家去英国度假。签证早就已经办好了,他甚至没有提供任何的资产证明和银行流水,单单凭借着年薪百万的在职收入证明,还有护照里满本的签证记录,就轻松搞到了旁人艳羡不已的2年多次的大英帝国通关文牒。

整个6月上旬,Ben一直都躬身在云城,忙于筹备公司的旗舰项目开业。

作为项目的营销负责人,近一年中,Ben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云城,调研项目的最新进展、筹备项目的开业活动,无怪乎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已经了如指掌。

在项目开业的那一天,省委、市委、业界、媒体、演艺明星全都来了,看着自己亲手打磨的项目,从文字慢慢的变为了现实,Ben站在项目中央广场的亭台水榭间油然的有些感动了,这是他加入公司以来最激动自傲的时刻。

Ben突然有种久违的满足感。毕竟已经年近40,他已经不想在职场中茫然奔波了,自己也深知不是创业的料,所以他想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会安稳的在这个公司做下去,最后平安的退休。

彼时,Ben所在的公司正仿佛如日中天。

资金充裕、人才济济,政通人和、风生水起。

公司所在文旅行业,作为地产行业续命的金丹,一度被视为灵丹妙药,全行业集体转向,外行也纷纷跨界玩票,似乎不玩玩文旅,就仿佛错过了20年前的房地产。

Ben是2年前跳槽来到公司的。

此前,Ben所混迹的公司多是世界500强和互联网公司,虽然职位也都不低,但是传统行业的发展过于有序,每年有限上涨的工资让难以安分守己的Ben抵抗不住墙外的高薪诱惑。

来到这家公司后,Ben如愿以偿的跃升到了年薪百万,相比于上一家的传统实体行业,工资翻了近一倍。

两年前,Ben将家中的日本车贷款换成了保时捷Macan,同时老婆还有一部全款购得的英菲尼迪Q50。

去年,Ben将位于京城北四环外的一套小户型抛售,再贷款300万置换了一套位于昌平的别墅,加上此前在三环购置的一套三居,Ben如愿以偿的体验到了“中产阶级”的荣耀。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4)调 薪

回到北京没多久,Ben所在公司的工资制度要改革了。

受到“范某某阴阳合同门”的影响,全国税务系统即将开启一场大改革,以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各种避税门路,全部都要卡死了。

Ben当初入职这家公司,看重的也是公司给出的避税政策。原来公司的名义工资基数很低,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个税和社保。虽然公积金等福利基数也相应减少了,但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公司会将大部分工资通过津贴、补助、报销、绩效工资的方式下发,而这几部分都是不计税的。因此,每月实际的到手工资着实不少,如果按照正常计税额度,要拿到同等的税后工资,那么将是相当高的数字。

然而这一切,却即将改变了。

公司在Ben回来后没多久就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员工进行了洽谈。变更的方案虽然并不是颠覆性的,但是计税工资比例却相比之前增加了一倍。这不但代表着每月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金和社保,而且相应的津贴和绩效等到手工资也要相应减少了。

也就是说,公司此举相当于变相给员工们降薪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后发放的津贴工资,必须要以等额发票来进行报销了。

员工们自然是颇有不满,在沟通前,即已经听到风声的Ben还被提醒要记得录音,并谨慎签字。

Ben真的录音了,在洽谈室里,人力的C&B专员微笑的呈上了一份薪资方案,然后程序化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知公司此次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言毕就轮到Ben变态了。

然而选项里,并没有拒绝和考虑。

C&B专员贴心的将签字位置指给Ben,然后默默地递上了一支笔。

Ben盯着薪酬方案的几个数字,心里不停地盘算着变更后实际到手的\t收入。

实际上,方案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公积金”。计税基数翻倍后,公积金也会相应的翻倍,而增加的税金似乎没有超过公积金增长金额,也就是说,这样算来,其实自己到手的总收入其实并没有吃亏。

Ben和C&B再三确认了自己的逻辑后,欣然的签了字。

现在他唯一头疼的,就是要加入四处“开发票”的报销大军了。

(5)发 票

缺发票的不只是Ben一个,全公司的员工都陷入了“发票困境”。

大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在朋友圈征集发票,有的开始联系票贩子咨询买票,有的则开始登陆各个消费App平台开始索要之前消费的发票。

Ben需要的发票额度不是最高,但也不少。

他盘算着,如果把自己去年的装修款、孩子国际学校的学费开出发票来,那今年肯定够额度了。

于是,他相继联系了去年那家装修公司的客户经理小安,小安一开始很痛快的答应了。可是没多久,却微信回复他说:哥,这种开对公的发票,需要签一个合同,之前是您签的个人,现在要开公司的话,需要变更一个合同。

Ben傻眼了,自家装修找公司盖章,这自然是散场敲锣——没戏。

于是,Ben又马上联系国际学校的助教老师Sarah。

Sarah到是痛快,让他直接联系前台。

Ben又马上联系学校前台,前台到是没有出什么幺蛾子,满口答应,但只能每月开一张。

正好啊!

挂了电话,Ben也开始搜刮淘宝、京东、滴滴、大众点评、携程这些消费app,把此前旅游、购物、打车的发票都补开上了。一盘算,还真有不少。

Ben心里这还算是落了停。

可是天不遂人愿。

在Ben将凑齐的票据满心欢心的呈交财务时,却被财务小妹无情的拒收了:\t国际学校不是员工本人就学不行!消费不是办公用品不行!餐饮不行!住宿没有明细不行!

无论Ben怎么好说歹说、义正言辞、穷凶极恶,终究熬不过财务小妹的执拗,没办法,人家也是工作,照章办事。

正路不通,只能抄小路了。

最后,颇有变通思维的Ben不得不通过变通方式才闯过了财务这一关。可是,想到以后每个月都要这样领工资,Ben的心气似乎一下子暗淡了许多。

(6)暴 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自从收入上来后,Ben格外重视理财。

因为贷款买了房子,又有了孩子,夫妻俩每年的可支配收入其实已经直线下降。可但凡有结余,Ben总惦记着理财,觊觎过上钱生钱、财富自由的生活。

此前,在股票吃过亏,所以他一直杯弓蛇影不敢贸然进入;比特币和挖矿这种高风险玩具,对于金牛座的Ben来说,更是不敢涉足。凭借几年购买信托的经验,一年12-15%的年化收益,足以让Ben感觉到了理财的乐趣。

三年前,P2P开始兴起。Ben将资金陆续重仓转入P2P平台,随存随取12%年化,定期13-15%的年化,让越来越忙的Ben颇感满意,这利滚利一放就是3年。

18年6月,“联璧金融”等数百家互金平台相继暴雷,敏感的人都如打草惊蛇一般迅速清仓。

Ben那个时候正在忙于云城项目,并没有留意到这一动向,只是如期的上平台查了查余额,将收益复投进去,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异样。

等到Ben回到北京,才终于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

常用的那个P2P平台贴吧里出现了大量提现困难,到期产品不能提现等内容,Ben开始意识到了问题,但并没有恐慌。

因为此时他在这个平台上的十几万资金,并且都是类现金产品,可以随时体现,每天早上他都会登陆平台将昨天的利息复投进去,平台从未出现异样。

但是好奇心还是促使他尝试着操作了一笔提现,结果资金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转入余额,而是弹出了一个需要“等待撮合”的提示。意思是债权需要转让后,才可以转入余额,而这一进度最快也要一个月。

Ben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了。

可无论他怎么去联络客服,得到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并没有任何意义。尽管如此,Ben也并没有完全恐慌,因为平台并没有像那些暴雷的平台一样直接跑路,而是还在不断地兑付,他知道目前的兑付困难,是大量现金客户恐慌性挤兑造成的。只要平台不倒,只要还有资金流入就一定会拿到钱,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毕竟比起同事Adam来,Ben无疑幸运多了。

Adam的职位在公司比Ben高一级,是总经理级,月税后收入近10万。老婆赋闲在家,并不工作。Adam的收入基本都交给老婆打理。

而其最大的一笔百万元级的投资竟然就是跑路的“联璧金融”。

6月爆雷后,这笔资金血本无归。

Adam很心碎,其实他此前已经感觉不妙,将这笔资金转出了,可是自己的老婆却经不住加息的诱惑,再次进场,结果这一进就再也没出来。Adam虽然很气愤,但是确实无可奈何。报警之后,他就把讨债维权的事情全权交给犯了错的老婆,自己则冀望着以后再发工资,就要收回财务权,不能再交给女人打理了。

谁知道,一语成谶,工资,也爽约了。

(7)欠 薪

欠薪来的着实突然,始料未及。

上一次工资发放,正是在Ben从云城回到北京的那一天。

那一天,Mary作为新的部门总刚刚入职这家公司。这也是Mary第一次进入甲方公司,并且直面老板。

在乙方公司15年的经历,让初入甲方的Mary还有些许的不适应。

入职第一天,她和部门的每一位员工都做了one-one交流.然而员工传递给她的却是诸如公司八卦、老板难伺候、公司没有市场预算,需要费用的工作不要想太多之类种种的怪异内容,这让本就有些敏感的Mary错愕不已。

入职没多久,Mary就带着团队去了云城。

在云城期间,Mary将一切愁云抛诸脑后,接待媒体、与老板沟通稿件、监测舆情,虽然老板的任性还是让她有些不适,但她逐渐地感觉到自己已经进入了角色,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自己的能力绝对绰绰有余。

并且利用请公关公司媒体接待的机会,她甚至开始为以后的深入合作开始谋篇布局了。

一切,似乎都尽在掌握,并没有团队成员的那么负面悲观。

从云城回来后,Mary收到了入职以来的第一笔工资,近6位数的数字让Mary有了些许的满足。

她带着团队在写字楼里的人均200的酒店包间腐败了一次,她并没有开发票,她觉得这点小钱不足挂齿,人心和团队的凝聚力才是以后发展的常胜之道。钱,总有机会赚回来的。

部门团队的成员都有着不俗的履历,平均工作年限都在10年以上。Ben此前在其他公司也早已升任总监,负责团队搭建和管理的经验也是十分丰富,因此Mary初来甲方,就管理这样一个“老炮儿”团队,自然有些挑战。

团队中的大多数人自然并不是很顺服,或冷言乐语、或阴奉阳违,只有Ben最为配合,并不时隐晦的将团队成员对Mary的种种抱怨加以告知,忍不住时,还会善意的给出一些自己的管理建议和小道消息,这让Mary也受益匪浅。

欠薪的消息,正是Ben传达给Mary的。

Ben在公司年头较长,与人力等各部门颇有交情,所以但凡有什么公司花边新闻,总能第一时间传到他的耳朵里。

那天吃过午饭,Ben正在楼下的711买苏打水。

正好碰到了人力的妹子Cathy,Ben捎带手帮Cathy结了账,然后一起到楼外抽烟。

“你怎么就吃这么点?减肥啊?”Ben看着Cathy手里的午餐打趣的问。

“减什么肥啊,都快喝西北风儿了!”Cathy吐了一口烟,面无表情的说。

“嘿,别逗了,谁喝西北风也轮不上你啊!有我呢!”Ben笑眯眯的盯着Cathy调侃。

“哎!”Cathy斜眼瞪了一眼Ben,似乎要说什么,却又把眼神转了回去,然后用手用力的弹了弹烟灰,吐出一句:“你也快了!”

Ben被这冷不丁一句给错愕到了,笑容还僵着,却不知该怎么接下去了,“不是,啥意思啊?什么我快了?”

“公司没钱了!投资的P2P公司快不行了,公司要兜底,这月工资和绩效都悬了!”Cathy看着Ben,有气无力的说到。

听到这个,Ben手里的烟就一口没再吸过,他想到了自己被P2P套住的资金,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波P2P危机竟然也牵连到了自己的公司。

随后的几天,消息不胫而走。

整个部门都开始人心惶惶,大家不约而同的寄希望于本月的20日,这是本该发放上一季度绩效工资的日子,这一笔不小的数目。

然而直到等到半夜12点的表针划过,银行卡里的数字依旧是“0”。

第二天,同事们都在各处打听情况,各种流言相继传出。然而大家依旧怀着一丝的希望,觉得如果到下个月15日,也就是下个发薪日如果能够正常发薪,那么一切就还不至于太糟。

事实证明,墨菲定律果然名不虚传,没有太糟,只有更糟。

终于熬到了下一个发薪日。

8月15日一早,Ben就私信人力和财务,四处打听今天是否能发工资,然后一向有问必答的人力和财务这一次却是含糊其词,口径一致的回复:“等通知。”,然而等了整整一天,“通知”仍旧没有来!

月度工资也黄了!

(8)裁 员

随后的几天,大家都想着了魔一样的刷着手机银行APP,期盼着工资可以不期而遇的到来。

然而,工资卡就想死了一样,没有一丝变动。

大家四处向兄弟公司打听公司状况,才得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有的兄弟公司竟然已经欠薪4个月了,并且已经准备走仲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心态变了,从一开始调侃,变成了焦虑,再又变成了恐慌。

Ben虽然紧张但并不惶恐,他坚信Adam说的一番话,公司会先裁掉未转正的新员工,老员工如果要裁,必须赔偿N+1,那样的话,倒也有的谈。况且,凭借Ben这么多年来跳槽的心得,世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起伏,当初曾离开的那家风雨飘摇、资金链断裂的互联网公司,到现在也都活的好好地;当初被迫离职的物流公司如今仍旧如日中天,所以,Ben坚信,这一次一定要挺过去,即使是一时欠薪、降薪,只要撑过去,一切依旧会风平浪静。

正当同事们殷切的期盼着拖欠的工资到来的时候,公司里面的气氛骤然恶化了。

这天,大家刚到公司不久,Adam突然被人力叫走了。

一股不祥顿时弥漫开来。

不久,一条微信消息倏地从Ben的手机里蹦了出来,是人力的Cathy发来的。

“我要离职了!”

“!!为啥?”

“我们领导刚和我们部门谈完,试用期的都要走,剩下的自愿去留。”

“啊,你是老员工啊,能力这么强,为啥要走?”

“领导说,现在走还能把之前欠薪的绩效和工资发了,9月再走,就未必能发了。”

“啥意思?”

“意思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没有赔偿么?”

“赔偿?想什么呢!能把欠薪给结了就谢天谢地了我。”

“这不合法啊!”

“切!合法?要合法就不会欠薪了!公司这次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不会有钱赔偿了!”

“那,如果不走呢?”

“不走,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了……”

Ben对Cathy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惊不已,刚来的走要来,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Ben顿时心慌了,他似乎又回想起了10年前的遭遇,但那个时候他还年轻,等几个月还会东山再起。

但现在,他已将是年近40的中年,是职场中最尴尬的年龄,很多企业的红线就是卡在这里,而且人往高处走,做到现在,Ben已经不愿意更不能往下走了,他甚至不愿意再去为了一份工作而刷简历、跑面试,但如果这个曾被Ben当作长久之地的公司却在这个时候倒下了,那么Ben就不得不面对可怕的现实,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他必须重新回到求职的可怕轮回里。

Adam谈话回来了。

表情很平静。

Ben不知道该怎么去问,憋了半天,改来改去,才在微信上打了一句:“下楼抽烟么?”

Adam的对话框一直在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却迟迟不见回复。

Ben正想继续,Adam的回复却来了:

“人力和我谈了,劝我主动离职,离职的话可以在下月底拿到欠薪,不离职的话,工资减半,不定期发放,我刚才问了老板,老板的意思是,公司遇到困难了,让大家赶上了,以后好了有机会再回来,这意思也是不想留我了,看来,兄弟我是非走不可了。”

看到Adam的回复,Ben心中的最大的忧虑也被坐实了,看来这次不仅是涉及到新员工,连老员工也在劫难逃了,而这这个比例达到了恐怖的60%。

Ben将裁员的消息告知了Mary,并且想从她这里套些信息。

Mary却似乎早已知情,将人力的话大致又告诉了Ben。

“你怎么打算?”Ben试探着问。

“怎么打算?我是新员工,肯定留不住的。”Mary回答的很干脆,“你呢,怎么打算?”

“我觉得公司应该能挺过去,边干边找吧。”Ben也说了实话。

“其实,我也想留。但刚问了老板了,老板并没有挽留我。所以,我只能走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

“还是自己干踏实。劝你也早做打算。”这是Mary留给Ben的最后一句话。

(9)待 续

转眼9月,天气终于不再那么炽热,天气凉爽了很多。

被要求离职的员工都陆续签字离开了。

Adam在每天的刷着简历,找着工作,但他的目标已不再坚持年薪100+。

Cathy准备休息一段时间,毕竟她的父母本来就没打算让他上班。

Mary带娃去了趟美国,回来后召集自己原来的一些同僚,谋划着合伙开一家咨询公司,并暗示Ben如果找到了好东家,以后可以合作。

Ben没有急于回应Mary,他并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而是成为了留下来的那40%,因此他心里还有一线希冀。

然而,工资依旧没有发,留下来的人,都在一边若无其事的工作,一边打探着各种消息。大家不约而同的将“审判日”定在了9月15日,也就是下一个发薪日。

那也是公司各种途径给到的消息中,明确要发一笔工资的日子。

Ben已经快两个月没有钱进账了,P2P理财平台上提现的撮合进度刚刚到55%,这意味着他至少还要再继续等上一个月,才能拿到这笔钱。

APP还在给Ben推送着英国的机票和酒店的优惠信息,然而Ben已经搁置了这一念头。

现在,他彻底放弃了开车,开始坐地铁上班。他依旧吃着便利店一荤一素的盒饭,穿着那几件优衣库。8月刚刚用仅存的活期积蓄还了房贷和信用卡,月底等着他的还有孩子读国际学校的学费和兴趣班的学费,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花费;接踵而来的还有给父母租住在同一小区里照看孩子的年付房租、保姆的工资、物业费、停车费、取暖费。

来到办公室,头条新闻告诉Ben油价涨了、人民币贬值了、房东微信告诉他房租要涨了、老师告诉他下学期的学费也要涨了。

Ben再次默默地打开了工资卡的APP,然而,余额上的数字终究没有给他惊喜。

Ben再次想到了移民,他盘算着变卖房产应该可以去混个投资移民。然而,出去之后,自己又能干什么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不是核心技术人才,他思忖自己总不能去刷盘子,开中餐馆吧。

不管怎样,自己在国内也号称是“中产阶级”,去了国外,要过上“中产”的生活,自己这点积蓄和技能,恐怕有点勉为其难。

自己留在国内,这个公司不行,那就再换一个公司。毕竟凭借自己的资历和能力,总能够找到一个体面地工作。

最终,Ben决定继续观望下去,然后等待市场好转后再去看新的机会。

然而他对未来依旧迷茫,或许他可以风光一时,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他拼命的想过上体面地生活,但最终下场,他永远不知道。


薇父私房


最近环保查的严,很多家具厂亏的厉害,可是家具厂老板却吃的肚子滚圆,为什么呢?天天竟陪环保局领导吃饭了。


九千九百年


民营经济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于1.过于集中于传统行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引导力弱,2.民营经济利润微薄,创新投入有心无力。3.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这个领域上,普遍存在着科研乏力,人力匮乏的难题。4.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


耀阳16888


最大困难是被公检法残害

1,第一被他们失信老赖,连火车坐不上,公司开不了,子女上不了学,这是人生最大伤害。

2,第二被他们抓住原罪把柄,尤其是民企缺钱向社会集资,被定为非法集资和欺骗罪,随时随地抓捕坐牢


牛栏肉桂


市场上困难都好应对,遇到政府政策问题是不容易逃避了!


洛城候鸟


市场经济,自生自灭。有困难,别找政府找市场。


金晖正阳


会有一些融资问题,生产条件落后,管理的浮肿,等等的一些吧。


灵颖秀才


地方办证难,银行不给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