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郵政存了十萬的五年定期,利息4%,結果存好之後發現是買的保險,有風險嗎?

燕南天56


財智成功以親身體驗得出結論,郵政銀行可能是最喜歡推銷保險的銀行了。


大概是2016年吧,到郵政銀行在鎮上的網點存錢時,該銀行工作人員熱情推薦某種收益率更高的產品,期間隻字不提保險二字。如果不是提高了警惕,險些就要上當。再三明確說明只是辦理定期存款後,那個櫃員把臉拉的老長,最後非常不情願的辦理了定期存款。


在銀行買保險,風險還是很高的,當然這裡的風險指的是多方面的。


風險一:號稱4%的年收益率,最後真實收益率可能不到2%,這是收益上的風險。


風險二:說是五年的定期,也許最後發現五十年後才能取回本金,這是存期上的風險。


風險三:如果中途著急用錢,如果把這筆錢取出來的話,也許會損失50%以上的本金,這是虧本的風險。


理財型的保險,其他保障基本不值一提,而從銀行購買時所拿到的單據,往往只是一張非常簡單的紙。這張紙上甚至連存款利率都不註明,留下了巨大的作惡空間。


一般買保險後有10天左右的猶豫期,在此期間退保是沒有本金損失的,過了這個時間想退就要承受巨大損失了,甚至比炒股虧損都嚴重。


保險公司拿著廉價籌集來的資金,在資本市場上興風作浪,謀取暴利,其做法並不比跑路的P2P高尚多少。雖然監管在加強,要求雙錄,但是依然阻擋不了業務員和銀行工作人為了高提成以虛假宣傳的高收益誘惑普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存款時買成保險。


銀行應該有所作為,多研究研究扶持中小企業,研究研究如何提升效率,而不是幫著保險公司騙錢。


財智成功


我2012年也在郵政存了兩萬的定期,我說的是存兩年的定期,銀行也是給我買了中國人壽保險,銀行對我說兩年就可以取出來。


結果銀行給我的中國人壽保單上面顯示的是五年。銀行還口口聲聲說我兩年可以取,到了2014年剛好兩年了我去取錢,銀行的工作人員對我說必須要三年才能取,2015年我又去銀行取錢。銀行的工作人員說我的寶單是五年不到五年是取不出來的,沒辦法,我就2017年到期了才把錢給取出來了,在銀行買的保險類理財產品,一定要看保單位期限,不到保單的期限錢是取不出來的。



2017年我又去郵政存六萬的定期。銀行的工作人員又讓我買了百年人壽的理財產品,銀行又對我說兩年就可以取出來的。但是我在保險條例裡面看到的是交十年期的,由於保險公司給我打電話說有半個月的猶豫期,我一想到保險是十年的定期。我就在猶豫期果斷的退了。又從新把錢存進了銀行的定期。再也不會在銀行賣理財產品了。買了理財產品如果有什麼事急用錢。錢是取不出來的,就是如果能取出來還要承受本金的損失。


穰東欣悅


我也是一七快過年那兩天,去郵局存錢,我存了六萬,到櫃檯前剛要付錢,那個女員工說你存五年的吧,這樣利高,我說咋存的,說一年存一萬連續交三年,等到五年受益四千八,我想也行利挺高的也不等用錢,就同意了,說等幾天開拿單子,我一看是保險,我又好個問工作人員,她們說的都挺好,我就回來了問了別人,他們說這是騙人的吧,他們也有過說是沒利息的,後來我又去找郵局,退保她問我問了,我說是騙人的,她說行給你退,正處理咋也輸入錯誤,後來她說入這個人可多了,這不是分紅行的,是古定的,到五年你連本帶利上這全拿回去,因為保單著有給我翻了看,一看是寫著呢,她說你入這些,他們入一百來萬,我就相信了,現在後悔了


相遇26956


我爸在2015年也被騙過,他到銀行存款,直接被銀行工作人員騙去買基金,當時他還告訴我,說工作人員向他保證,買基金利息比銀行高很多,一年後就可以拿回了。但不幸的是遇上15年股市大跌,16年收到賬單,發現本金已損失六成,我爸還不相信,跑去質問當時忽悠他買基金的工作人員,她也啞口無言,只是勸說我爸暫時不要取出,會損失很多的,所以這筆錢到現在不知道還剩多少,我也不敢告訴老人家了,權當買個教訓了。

現在去銀行存錢都被工作人員忽悠去買理財,說是利率高,不明白其中貓膩的就上當了,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常常上當,難道這些就沒人管嗎?


詹雲舒11


銀行推銷的保險一般來說是沒有風險的,銀行推銷的保險大多數都是正規合法的保險,這些保險的收益率是比較低的,正常情況下是3%左右。如果中途提前取出來,可能會讓本金虧損。


保險的利率是4%,這樣的利率可能是總共五年之後的利率是4%,也可能是每年的利率是4%,前者算下來的利率實在太低,後者算下來的利率實在太高,而且銀行推銷的保險本身是沒有固定的利率的。

保險和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有很大的差別,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到期之後就可以取出本金和固定的利息,如果是保險,這個利率就是保險公司給出的,而且是很不固定的,運作的空間很大,很多人都深受其害。



大家在銀行理財都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買的理財種類,選擇了銀行定期存款就不要去買保險,選擇了保險就不要買銀行定期存款,不要被高額利率誘惑了。


小車點評


跟樓主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11年,我在郵儲銀行存了18萬定期,我要存三年,當時櫃檯的小姑娘一個勁的跟我說他們有一種定期,利息4.2。注意,他們說的是定期,不是保險。一來本人當時也不懂裡面這些道道,二來聽說利息這麼高,三下五去二就被忽悠了。給我辦了一張存摺,裡面也打印著存入18萬元。銀行還讓我簽了一份保單,說是搞活動送定期客戶的保險,我屁顛屁顛的走了。


存到第十個月,我無意中在新聞上看到了一條銀行忽悠客戶,定期變保險的新聞,心裡一驚,拿出存摺,打了電話銀行查詢了存著內的餘額,果不其然,存摺餘額變成了零。心裡那個驚呀,尼瑪一夜沒睡著,這錢是我這幾年的辛苦錢呀。第二天一早跟單位請了假,直接去了銀行,到櫃檯去查詢。哈哈哈,下面高潮來了。


我直接問櫃檯,我存的18萬定期,錢哪去了。櫃檯的小姑娘不是當初給我辦業務的那個,估計是給我態度嚇著了,趕緊叫來了一個應該是值班經理的女的,把我請到了一邊的一個貴賓室裡,給我倒了水。在去之前我就想好了怎麼應對,我一直沒理那個經理,一句話都不跟她說,只是當著她的面拿出電話,其實我根本沒按任何號碼,就是放在耳邊裝打電話,我們市公安經濟案件管理大隊的大隊長姓楚,我就假裝跟他認識,打電話給他,其實我根本不認識,聽說來的,嘿嘿。我說楚對呀,我在郵儲銀行有筆錢怎麼怎麼樣的,把情況敘述了一遍,最後我故意問,這樣算經濟詐騙嗎?然後接著故意嗯,嗯嗯的,我說,我一般辦大額存款的時候都習慣會拍錄下過程,這個存款方式我有錄像,其實我有個屁的錄像。那個經理在旁邊臉直接白了。我說楚對,我把錄像給你送過去看看,您看看能不能立案。。。。。好的好的。哈哈哈哈哈哈。


掛了電話,我直接跟經理說,我會到銀監會,保監會投訴你們,你們等著被追查吧,這個大堂經理一看罩不住我了,直接把這家銀行的分行經理叫來了,來了一男的,什麼都不說,上來就道歉,說是業務員違規操作,他們銀行不知情,這個行長說的話我是真的錄了,當時用的蘋果4,涉及到這個存款的問題,他說要和保險公司商量一下給我回話,我說好,明天我要知道你們的處理結果。就走了,其實我心裡一直在顫抖。呵呵。


第二天,行長打電話給我,說保險公司的經理也來了,讓我去一下,到了銀行,他們來了五個人,給了我兩種方案,一是接著存,到期後利息還是我的,然後銀行和保險公司給我另外按照這三年的利息再給我一份。另一種是現在停掉保險業務,直接把錢提出來,他們按照三年的協議利息付給我。最後我選了第二種,存了十個月,得了三年的利息,最後銀行又送我兩千塊錢的超市購物卡,算是封嘴費吧。想要我把當時櫃檯的錄像給他們,我哪有錄像給,就沒同意,但答應他們會刪除。他們也拿我沒轍。


因為不懂這些厲害關係,風險大小,所以盲目的被銀行忽悠,當時我26歲。所以樓主要考察好理財的風險,別被忽悠了。但並不是所有理財產品都是忽悠的,從這件事後,我開始關注並研究理財,以後所有的錢就沒存過定期了,全在理財產品裡,這麼多年過來了,也沒有什麼風險,出來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是,收益會有浮動風險。你這份產品,建議先去了解一下再處理。


都管我叫的瘋子


這個問題讓我一個在銀行大堂紮根兩年的客戶經理為你解答。

首先,你買的就是保險,它是沒有風險的,除非保險公司破產,當然目前在zg是沒有發生過的,所以你不必擔心。

那麼為什麼你去銀行存款,最後買的卻是保險?這會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1.銀行這些年與保險公司關係非常密切,2018年4月8日銀保監會正式揭牌,銀監會,保監會將成為歷史。而在銀行是明確有關於銷售保險的任務分配的,由於保險一開始是在銀行櫃檯出單,銷售人員為了業績常常會顛倒黑白的告訴客戶,這是銀行存款,利息高,還有紙質憑證。所以很多客戶因為銀行的良好背書而選擇這個產品,最後才發現自己買的是保險。

2.產品雖然是保險公司的,但它不具備任何保障意義,就是保險公司發行的定期存款而已。一般這類產品存款年限都在3年以上,1萬起存,每年按首次購買額追加扣款;銷售人員為了給客戶高利息的反饋,描述產品時都是1萬存1年可獲得利息500元,與銀行1年定期存款收益形成強烈對比,讓客戶恨不得立馬全部買完;產品購買後會有15天的“反悔期”,如果悔單可以正常退回全額,一旦購買成功,也可以中途退回,但一定不會退夠你的本金,題主如果可以悔單,趕緊撤,因為接下來看到的你會更加扎心。

3.保險公司的這類產品,普遍都是高收益,持有期長。乍一看利息是挺高的,但其實你只要對比銀行同時間段理財,那麼我一首涼涼獻給你。四大行90天理財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7%-4.1%,券商90天理財普遍年化收益率在4.5%以上,算上通貨膨脹率,10萬存5年定期,年化收益率卻只有4%,真的是很虧的。


S福爾摩斯霄


如果說風險,那應該沒有,郵儲銀行賣的保險雖然都是代銷的,但正常也是幾大國有保險公司的產品,所以風險應該沒有,但是利息損失是有的。

保險帶有利息的,指的是分紅型保險,什麼是分紅型保險呢?

分紅型保險指的是:保單持有人可以分享保險公司經營成果的保險種類,如果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成果優於保單中假定的盈餘,那麼保險公司要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保險產品。

分紅型保險是以客戶已經交付的保費(或現有的現金價值)為計算基礎,對應分紅利率為客戶分紅。實質是以客戶交付保費的多少為權重,在全部客戶間分配全部的可分配紅利。因為對全體客戶用統一標準,無論採用保費還是現金價值為計算基礎,實際差異不大。 在這種模式下,投保某款產品,相同保額不同的繳費方式: 躉交客戶,自保單開始年度可得到較高分紅,假設各年度分紅利率不變,則各年度分紅數額相同; 期交客戶,保單開始年度得到分紅較少,隨交費次數增加每年分紅遞增,假設各年度分紅利率不變,則各年度分紅數額等差遞增; 因為期交客戶交費總額大於躉交客戶,在交完全部保費後,期交客戶的分紅可能高於躉交客戶。

所以如果要買分紅型保險的,選擇期交的會比躉交的來得更好。

真的有4%嗎?

雖然4%名義上看上去不錯,不少國有大行五年期的收益率都還達不到4%,但是銀行的利率是剛性兌付的,到期多少就是多少,而分紅型保險,取決於保險公司的實際願分配的金額,根據現實中的實際測算,分紅型最終的實際利率一般僅為2-3%。

其實你只要按照這麼個理解法就懂了:目前國有五大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一般為3.85%,如果保險公司可以肯定的給4%收益,而且還附帶保險功能,試問還有誰存銀行?所有人都選擇保險公司吧?但現實中呢?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買保險?不瞭解是一方面,被坑怕了是另一方面。

總結

存款變保險是郵儲經常發生過的案例,由於保險有猶豫期,如果你是想存定期,只要你這個保險是剛剛買的(不超過15天),那可以去申請退保,這時候不會損失本金,超過猶豫期則沒有辦法了,這時候如果一定要退保會損失部分本金。


鯉行者


現在的銀行真的一點安全感都沒有,都是利益驅使做些不盡職責之事,昧著良心坑人害人,我小姑子聽別人說,去銀行存款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理財了,別說利息了,就是本金都損失了,我小姑子聽後,回家看一看她前幾天在銀行存的錢是不是也變成理財了,結果仔細一看還真是理財,我小姑子直接去找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說,這都是我小姑子自己同意的,都有簽字,說什麼也不肯承認是他們的錯,最後我小姑子沒辦法找銀行的上級說明情況,上級處理時也是再三讓我小姑子確認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的理財,這才給答應轉為存款,銀行也是步步是坑,把利益看得太重的時候 ,一切都失去了原則性,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碼的誠信。感謝馬雲的支付寶,讓人覺得有了安全感。現在無論做什麼都需要多個謹慎,否則,就是坑。


高山高原


這個保險我朋友也上當了,我朋友買的是每年存2萬,利息是5%,一年是1000塊利息,覺得是挺高的吧,然後第二年再存2萬,利息還是1000塊,一共存了5年,到了第五年利息還是1000塊,這種保險想退出來就是虧本的,買了就只能咬牙堅持,希望你買的不是這種



以後理財還是要當心,凡事多問幾遍,不會吃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