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從上週五到今天,在高層密集發聲救市行動下,A股迎來大反彈,特別是券商板塊全線漲停,讓很多韭菜們激動不已。不過,實際上,歷史經驗表明,政策救市從來難以真正的讓股市見底,更何況是沒有太多實質性利好的救市。

歷史上一些救市行情給我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回憶,那麼現在我就給大家回顧一下歷史上的救市行情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以此為鑑,以免韭菜們被反覆收割和過度激動。

1、1994年“四不”救市政策

1994年3月14日,當時的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宣佈“四不”救市政策:

(1)55億新股上半年不上市

(2)當年不徵收股票轉讓所得稅

(3)公股、個人股年內不併軌

(4)上市公司不得亂配股

這次救市措施公佈後,3月14日,大盤跳空高開,收盤漲幅高達9.9%,指數近乎漲停。但這也依舊沒有改變A股向下調整的大趨勢,此後,A股直到7月29日下探至325.89點低點才真正見底,較救市後的800點附近下跌幅度達60%。

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2、1995年5月17日,關閉國債期貨市場

因“327事件”影響,1995年5月17日,證監會宣佈關閉國債期貨市場,開市僅2年6個月的國債期貨就此夭折,18年後放得重啟。而在“327事件”之前,滬深股市持續萎靡,國債期貨市場卻火爆異常。國債期貨被封殺後,投機資金紛紛湧入股市,刺激股市出現井噴。

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這次救市短期內激發了市場人氣,A股連續三日大漲,5月18日,大盤收漲30.99%,5月19日,大盤收漲12.09%,5月22日,大盤收漲4.86%。

這次救市同樣未能改變市場向下調整的大趨勢,直到1996年1月19日,大盤下探至512.83低點後,市場才真正見底,較救市後的高點下跌幅度達45%。

3、2002年6月23日,國有股減持“叫停”

國有股減持給市場造成巨大壓力,其實,早在2001年10月22日,證監會就緊急叫停國有股減持的第五條規定。直到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正式決定叫停國有股減持。受到這個利好消息鼓舞,上證指數6月24日收漲9.25%。

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但這次救市也沒改變總體下行的大趨勢,直至2005年的998低點,市場才真正見底,從救市後的1700點附近下跌幅度達42%。

4、2008年兩次救市

2008年4月23日,下調印花稅率

2008年4月23日,印花稅率從3‰調整為1‰,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受此利好鼓舞,4月23日,大盤收漲4.15%,4月24日,大盤收漲9.29%。

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這次上漲只維持了一個星期,救市未能改變A股向下大趨勢,此後大盤一路向下,直至探明1664低點。

2008年9月18日將印花稅改為按1‰單向徵收

2008年9月18日公佈次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徵收方式,將現行的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按千分之一的稅率對雙方當事人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調整為單邊徵稅,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的出讓方按千分之一的稅率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對受讓方不再徵稅。

在利好鼓舞下,9月19日,大盤收漲9.45%,9月22日,大盤收漲7.77%。

A股歷史上救市後市場的表現

但這次救市後,A股依然延續了下跌,直至10月28日創出1664的歷史性大底,市場才真正見底。

以上歷次熊市中的救市後的市場表現告訴我們:救市可以短期上鼓舞市場情緒,但如果市場本身的問題沒有實質性解決,救市只能通過情緒短期促進市場反彈,時間和空間都比較有限,而無法改變市場本身的大趨勢,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可能還有不小的距離。

對於週五和今天的反彈行情,我持謹慎樂觀態度,希望市場反彈的越慢越好,這樣至少還能享受一段時間,如果連續大陽線反彈,反而容易精盡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