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必读,育儿事半功倍!

智慧父母必读,育儿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对我们各位父母提出超高的标准,我们做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远远不够,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慧的家长才能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智慧的家长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不留后患,这就是智慧的家长。


智慧父母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我想,今天从三个维度上分享。一个是看远,一个是看透,一个是看淡。从三个维度分享,到底怎么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智慧父母必读,育儿事半功倍!

  • 一定要给孩子种自信的种子

一定要给孩子种自信的种子,这是孩子迎接未来挑战必备的能力。什么时候培养孩子自信?第一,随时随地,这是肯定的。

第二,最关键的是什么?我们家长是否了解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自信最佳时期是3-6岁的时候,这时候最关键。这时候我们培养孩子的是什么?除了他的心理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自我独立的这个概念,这时候孩子的自信才能形成。

怎么变得无比强大?通过肯定、赞美,让这个“我”变得强大。一个不自信的人,会永远活在别人的评判之中,活得非常痛苦,没有活出我们自己。所以,一个人没有了自信,他的未来就不能主动去迎接挑战。看似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从结果来说是天壤之别。主动迎接挑战的人,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他奋斗的过程中,是痛并快乐着。但是一个被动的人去迎接挑战,在人生道路当中,遇到艰难的时候,他永远达不到最高的境界,所以他只能伴着无奈、无助过他的日子。

  • 一定要让孩子长见识

见识,先见才长识,如果没有见过怎么长识?所以孩子最重要的,不仅是当下得分数。分数重要吗?重要,但只要他努力了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让他长见识,一个人的知识多了心就会变得更大。人包容的是什么?宽容的是什么?是对方与我们的差异。看到的是什么?那个人的特点、长处。所以,长见识的人学会了包容。所以,这个孩子一旦长了见识,对他的未来来说,远远比今天我们逼他刷题更有意义。无论是去公园,还是出国留学,不要问孩子收获了什么,最主要的是他们的体验。当下他收获了什么并不重要,因为他有了很多的体验以后,可能当下表达不出来。所以让孩子长见识不要着急、不要功利,只要让孩子真心体验这个社会,体验这个时光最好。

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们怎么让孩子德才兼备?依据未来当下要做什么?至少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行孝、自信、见识,这三个是想方设法都要给孩子种下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未来孩子长成什么样,都依据你当下种的种子决定的。要有眼光,看得远一点,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今天,还要看到孩子的未来。有一句话和大家分享,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智慧父母必读,育儿事半功倍!

  • 孩子打架背后是什么?

(1)10岁以前培养能力

那不好的错误的行为呢?一般我们就是批评孩子,给孩子讲道理,还有惩罚,基本就是这样。但是我们的做法需要反思。第一,我们总是问孩子为什么。我们家长,每当孩子一犯错的时候都会问为什么。你一问为什么就把孩子拉回到了过去。当孩子出现错误问题的时候,我们一旦要聚焦到错误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都会这么做,告诉各位,这是没有一点意义的,只能降低孩子的能量。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要有逻辑层次,这六个层面分别为,考虑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身份、愿景。要想改变孩子错误的行为,一定要从哪里考虑?能力。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说明有一定的能力,做得不好说明欠缺某种能力。做得好,说明他拥有这种能力,任何行为背后,都带着能力。家长要洞察孩子欠缺什么能力,然后帮助孩子补上去,不要聚焦他的“过去”,而且就这个模式也给孩子带来一个影响,他养成习惯不去想过去。只要过去的事情一结束,总结出两点,剩下的就放下了,这样的孩子才能活得特别的轻松。所以,各位要想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定去想,他欠缺某种能力。要想着欠缺某种能力,提升能力就OK了。

(2)10岁以后培养价值观

到了10岁以上,不仅要考虑欠缺某种能力,还要怎么做?还要在逻辑上的六个层面去找,那就是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就是你看中的东西,你对世界的看法,你做决定的标准。为什么我们的沟通没有效果?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行为,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能力,没有看到他的价值观、身份。

我们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光看到行为,要看到背后,看背后有两个,能力和信念。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的意义。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在拼命和孩子说的时候,不要聚焦他的过去,更不要问“怎么骂的”,让他回忆痛苦、激发他的愤怒,而是找到孩子内心的渴望,这才是真正的了解孩子。就是找到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后一步是什么?满足这个动机,除了原有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可用?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这时候,这个问题才真正地解决了。

  • 家庭和谐是孩子健康正常的基础

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的时候,除了看能力、看需求,还可以适当地看看家庭系统。夫妻关系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各位家长,夫妻关系是五大关系当中最难相处的关系,因为它是最脆弱的。一个孩子在缺乏爱的不圆满的家庭中长大,可以成才,可以长本事,但即使成才、长了本事,他也是极其敏感的,幸福指数很低,所以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从看透这块,目的不仅是看孩子的行为,还要看孩子的能力和渴望、需求,要系统地去看,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在管理他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准了:诊病比治病更重要。如果前期诊断错了,后期的药方是没有用的。

智慧父母必读,育儿事半功倍!

我们尊重孩子成长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保住这些“里子”的基础上我们再去顾及我们的面子。但是我也知道,要放弃这个面子,放弃这些东西,太难了。因为人有这种经验,有这种体悟,你获得比放下要容易得多。在孩子的教育上,等痛再放下就晚了,不能等到痛再放下。我们知道痛,不再犯那个错误那是聪明人。在之前就做好预防,那是智慧的人。人生难得的是什么?不是获得,是放下。当你真正懂得了放下,其实你就拥有了更多。你都抓着,你能抓多少?所以,放下比获得更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看淡。

好妈妈365育儿社群

关注我们获取海量育儿知识、专业技能

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