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这几日金庸先生去世刷了屏

只要有人,便有江湖

今天要介绍的

便是在杏林江湖中,浙派中医里

堪比“扫地僧”一般的人物

——魏长春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魏长春,字文燿(1898-1987)近代名医大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首任中医副院长。



及弱冠,登大雅

1898 年,魏长春出生于北京,祖籍宁波慈溪。幼年丧父,家道中落,睹父病痛之苦,遂萌学医之愿。年十五,往浙北石门(今属桐乡市)一药堂学徒。时有名医姚精深常坐堂于此。长春诚苦求学,终得姚师指点。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学贵勤也,学医更需如此。

白天利用切药配方之便,辨诸药之性味,悟诸师处方之妙,抄录精华,时时回思;晚上则诵读姚师所予之经典,揣摩所授之处方。

三年满师,长春复师从浙东名医颜芝馨。得颜师之循循诱导,越两载,竟得窥堂奥。1918 年,弱冠之时,长春于慈溪县城正式挂牌行医。

长春临诊谦逊负责,细心辨症,大胆用药,不仅不计报酬高低,还常步行出诊,上门随访。就诊病人与日俱增。越明年,愈者愈众,更有危重难疾者,遂声誉大振,门庭若市,渐蜚江南。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1935 年,魏长春选择历年治案182例,分门别类,编成《慈溪魏氏验案类编初集》四卷,得到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绍兴名医曹炳章的赞赏。

同年11月,此书付梓,在津、沪、晋、苏、杭、甬、绍等地发行;又承无锡名医周小农力荐,分赠全国各地名医,好评如云。

曹炳章作序曰:“余友魏君长春,字文耀,为慈溪积学士也,尝研究医药,手不释卷,间遇疑难奇症,常与余通函讨论,切磋琢磨,虚心采纳,必求其切实中的而后已。

北平名医施今墨曰:“医贵能多读书,及有能治病之证据,验案类编,从实验中来,实深钦佩。”



逢花甲,兴省中

1956 年

,响应毛主席关于发扬中医中药之号召,浙江省立医院改组为浙江省中医院。受省卫生厅之聘,长春赴杭,进入省中医院,次年任中医副院长,时虚岁已是花甲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抵杭之初,食食堂之大锅饭,宿陋舍之硬板榻。多年不问家务之人,而今不仅需看病开会,还需料理个人生活。一句

“劳苦出身,有何难哉”,长春之德高哉!

是时,起早摸黑,孜孜不倦,与各地来杭之杏林名老齐心协力,创建中医病房,乐此不疲。为搞好全省首届“西学中”班,认真备课,长夜滴漏,一丝不苟;为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繁荣中医学术活动,带头重温中医经典,积奋撰写论文书稿。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前排右四为魏长春



60 年代初,面临三年自然灾害造成许多中药供不应求的情况,长春编写《用药达变举例》《异药同功》等书,相受各地同好,助其正确选用代用中药,对当时临床渡过难关具有重要之帮助。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前排右四为魏长春



1965 年3 月,长春已近古稀,带头响应党之号召,带领省政府组织的首批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队,随省委社教工作队奔赴各地。3 个月之中,在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看病,不仅毫无倦意怨言,而且目光炯炯,充满喜悦,逢人常道:“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能够参加首批下乡医疗队,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赞赏,不仅值得,更是光荣。余生若有机会,我必还会再来。



传所学,亲相授

中医之道,在于学,亦在于传承。

时建院八十周年之际,参修院史,前辈名医李官火——魏老之弟子也,言及其师,七旬老者神采矍铄,滔滔不绝,

感动之处,泪涌如泉

“六十年代,我随魏老抄方学习,魏老亲笔为我撰写《李官火同学的培养计划》,在计划书中写道:‘李官火身体不是十分强健,要慎防自己身体弱出毛病,注意适当预防以免因生病影响政治学习与攻学。量力而行,不可贪多务博,古人有言,少则得,多则惑。为嘱。’今念之,舐犊之情至深”。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这位善于吟诗作词的学生和单单一门心思扑在“医”上的老师之间有颇多不同之处。

一日,官火捧了一本《李白与杜甫》翻阅,魏老见之:“小李,我们搞医尚且无暇,你竟有这功夫。”

还有一次,魏老让他给自己印一本资料,他印好之后,在封面上画了一个长胡子老头,拿给老师看:“您觉得如何?”魏老观之,哈哈大笑:“你个小滑头。”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魏老弟子皆亲之敬之。

魏老对学生一视同仁,他身边有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资历和背景的学生,但学生方子开不好的时候,他都会当着大家的面指出来,甚至批评。但他的批评和指正从来都是当面的,直截了当的,从不拐弯抹角或厚此薄彼。

魏老常说:“看病要多思考,看完了之后还要思考,病人认为效果不好的时候,更要多思考。医者要多总结,这样才能提高。”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若是学生对病人态度不好,魏长春则会大发雷霆。一次,一名学生把病历还给病人时,不是递过去,而是丢过去。魏老大怒:“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怎么做医生的,你还能做医生嘛!医生怎么可以这样不尊重病人?!



轻贵贱,重黎庶

对那些自以为身份高贵可以“特殊优待”的病人,魏老常常“不买他们的账”。一次,一位坐着专车到魏长春家里求诊的患者就吃了个闭门羹,他说:“我在省中坐诊,你明天到医院里挂个号子,我再给你看。我家里前面有姜子牙,后面有钟馗,神鬼不进的。

还有一次,一位拿着浙江省革命委员会介绍信的患者找他,希望可以得到特别照顾。魏老说到:“我给你加了号子,已经照顾了,你还要怎么照顾呢?”魏老的“平民思想”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在魏老的眼中,领导和平民没有任何区别。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中午的时候,他常常让学生给他买一只八分钱的菠萝面包,有人觉得他吃得太少,他却说:“百姓出身,从来少饿死之际;朱门酒肉,多有撑死之徒。吃得太多,没啥好处。”

傲气和谦卑,在魏老身上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



敞胸怀,做人梯

1975 年12月,医院病房收治了一位因吞服12 斤重的大青鱼胆汁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少、神昏的病人。紧急请魏老诊视,随后他后按中医传统开了处方,回到家中自觉不够满意,遂重新翻阅书籍古典,查到有人用青果、苏叶治疗此症曾获显效时,立刻又赶回医院病房,对原方进行修正,使患者一剂后即有起色,几日便痊愈出院。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件小事亦足以反映魏长春不护己短、不以名家自居的谦卑心态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魏老始终牢记其师颜芝馨“读书要留札记,处方要留方底”

的临行所嘱,每读一书都做笔录,每诊一病均留方底。

他根据自己以前诊治失败的经历,编写了《魏氏失治案记实录》,自序曰:“此集计四十八证,乃病故医案也。或记录诊断失实,治疗错误;或志用药不善变成绝证;或缘病者不知卫生,酿成巨祸;或因疑难险证,无法挽救。轩岐妙术,不足济世,甚为可惜。何敢讳过守秘,缄而不彰。爱特详为记载,征求医林高贤评议疵缪。”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记载成功的丹方妙术者,不可胜数矣。将自己诊治失败的经历传于后人者,鲜有耳闻。

正如魏老所言:“志在阐明学术,不惜自曝己短,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只字片语中,可见先生

坦荡之胸怀,纯洁之医心

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这些尚在学医路上默默前行的

总还是应记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医之侠者,寿人寿世



医者匠心,浙派中医中的“扫地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