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一歲抓周拿了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字,可惜康熙當時沒在意

很多民間習俗早已失傳或是被冷落,而抓周一直流傳至今。抓周出現在中國、朝鮮等其他東亞等國家,它的目的是為了在孩子滿一週歲時預測其前途。在崇尚科學的現代很多人會對這個習俗嗤之以鼻,孩子才一歲,對所有的新事物都感到好奇,怎麼能以此來預測前途呢?其實抓周能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暗含著對新生命未來的祝願和對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期許。

胤禛一歲抓周拿了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字,可惜康熙當時沒在意

清朝的康熙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在位時間長達六十年。這段時間內他的妃子們給他生了三十多位皇子,在眾多皇子中,他尤為喜愛胤礽。胤礽是仁孝皇后所處,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按理來說,只要不出意外,胤礽長大後就是皇帝。可偏偏世事無常,後來他不但沒有成為皇帝,還被終身囚禁。

胤禛一歲抓周拿了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字,可惜康熙當時沒在意

胤禛一歲抓周拿了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字,可惜康熙當時沒在意

抓周的時候,孩子身邊會放滿各式各樣的物品,一般情況下,孩子們會首先注意到比較顯眼的東西,可是胤禛卻不是。他在物品中間爬了一圈,最後停留在了一支毛筆面前,並拿了起來。太監見狀,馬上識相的遞上紙墨。眾人皆好奇,小小的皇子能寫出什麼東西。只見胤禛在紙上胡亂畫著,畫了一會就將筆扔到一邊。康熙趕忙上前,想看看這小皇子寫的東西,看完後臉色瞬變。胤禛畫的倒是像一個草書的“敕”字,這個字可不是誰都能寫的,其代表的是屬於皇帝的最高權力,不知道康熙見後當時會有怎樣的想法?

胤禛一歲抓周拿了毛筆,在紙上胡亂畫了一字,可惜康熙當時沒在意

可胤禛雖同為皇子,但畢竟出身比不上太子。康熙可能有些想法,但抵不過他對太子的喜愛,他覺得抓周並不能完全代表未來的事情,便沒有深思。只可惜康熙當時沒太在意,誰曾想到這抓周的預兆竟成真了,胤禛最後成了人盡皆知的雍正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