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985毕业的应届生,1年换了3份工作

老家的一位亲戚,一直托我给她外甥介绍份工作。前几天来到我公司,简单聊了几句。

这才知道,原来小伙子毕业不到一年,就已经换了三份工作,每一个都是不到半年就辞职。

我问他,为啥不让自己先稳定下来呢?

小伙子义正言辞:那些公司老板都太傻逼,没什么本事还当领导,看着不舒服。

我无言以对。

要说年轻气盛也是难免,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安顿下来,找到定位才对,拿着一纸简历,站在所有公司的门外挑老板,那就太傻了。

在合适的领域和合适的人共事,这自然是实现价值最快的方法,但也不能纯粹以自己的喜恶来定位。

就算在你的眼里,对方再怎么不顺眼,再怎么傻逼,能坐上老板的位置,就必然能创造出相应的价值。你要承认,更要看到对方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圈子决定层次,层次影响命运。你身边的人怎么样,最终也会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牛人在你身边,只是你自己选择不愿意看见。

就像你梦想当老板,却总是看不起老板该做的事情,这本身就是矛盾。

如果你根本不能从心底里认同一件事情,就算你肯朝着它努力,最后的结果,也必然达不到开始的期望。

没有人喜欢被拿来比较,尤其是当你还比不过别人的时候。但没有比较,也就看不清差距。

公司刚成立时,我就曾立下过一项规矩:要赚钱,就不能只闷头苦干。要成功,就得先把脸豁出去。

事实上,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有时候,为了向同行的大咖请教问题,天不亮就飞去另一座城市,陪着笑脸,站在人家办公室的门口毕恭毕敬。

找关系,找资源,谈项目,每一次都在逼着自己向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看齐。

正是这种“计较”,才让我一直保持着好胜的心,一直到现在,公司的团队越来越大,规模也越办越像样。

人是群居性动物,所以都会愿意寻找同类。和那些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时,你会觉得很安心,也不会焦虑,不论是好是坏,都会很容易接受自己的现状。

但说白了,就是惰性。一种让人忘记进步,不去努力的毒药。

待在同一个层次的人,看到的永远只有对方的一亩三分地,除了从彼此都不怎么出彩的人生里找点寻慰藉之外,汲取不到任何强大的力量。

只有和牛逼的人相处,你才能找到更强大的价值坐标。这些人的认知,思维,能力,人脉,随便一样拿出来都可以作为财富,让你获益终生。

甚至只是一句随口提醒,就可以让你少走十年弯路。

和股神巴菲特吃饭,一顿就要几千万,但你得到的价值,肯定不会比这少,一样的道理。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你才能到达更高的地方。

任何进步和努力,你不是心甘情愿,就不可能奏效。慢慢地向优秀的人靠拢,就是把自己拿来做比较,比不过,所以才不想输。

而跟那些和你同层次的人相比,你不会输,但也不可能赢。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变好的可能。

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半斤八两,将就一生。

很多在职场打拼的人,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都会忽略一个道理:

没有贵人相助,基本寸步难行。

学手艺,做生意,当学生,做老板,不管从事各行各业,总会有人走在你前面,手里握着你根本想象不到的资源。

这是现实,也是社会的稳定常态。

不要总说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有钱人的钱,放到穷人的口袋也一样通用。就是因为圈子不同,所以才要想尽办法强融。

否则,大家各自呆在各自的阶层,互不交流,资源封锁,你还哪里有机会站到富人的群体里。

你要进步,要把握机会,就不能总是傻傻的站在原地等,有的时候,你只要肯往前迈一步,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跑一段,也许就赶上了时代的洪流,总好过一个人摸索。

雷军说过:“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前提是,这只猪得有一个冲向风口的决心才行,而不是觉得一辈子呆在圈里就挺知足。

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不一定非要成为他,但起码可以让他的品质成为你的一部分。

在你自己的机会还未到来时,你要做的,就是做好的万全准备,向牛人靠近,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努力的让自己也拥有“牛人”的能力。

要不然,一切机会对你来说,都是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