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1840年,英国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的目标便是夺取中国的“一个岛屿地方”。这个岛屿并非是《南京条约》上被割去的

香港

彼时,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中国便是他们的目标。英国人认为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就必须打开华东门户。他们需要一个岛屿来进入这片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

经过深思熟虑,英国人最终选择了舟山,一片临近长江三角洲的群岛。

舟山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英国人将它作为了进军中国的第一站?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优越的自然条件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天台山、四明山向东北延伸入海,露出海面的部分,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1390个岛屿、3306座岩礁,组成了舟山群岛

时间回溯到数万年前,舟山已然经历了两次海侵海退,仍与大陆相连。当第三次海侵全胜期来临,海水漫至会稽山麓,舟山终与大陆分离。距今6800年前,海退完成,群岛面貌初显。

这些岛屿呈东北—西南向,可大致分东西两列排列,东列自象山半岛经六横、元山、虾峙、桃花、朱家尖、普陀山诸岛至浪岗山列岛,西列由穿山半岛经大榭、金塘、舟山、岱山、衢山诸岛至嵊泗列岛。其中舟山本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的第四大岛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起起落落的古代商贸

当人们走向海洋,海上贸易兴起,岸线蜿蜒曲折,岬湾相间,海道辐辏的舟山便被人们发现了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至唐宋之时,舟山作为长江门户、南北要冲,已然成为了浙东沿海商贸的中心。

宋元海上贸易的发达更是将舟山的商贸繁荣推向了一个顶峰。此时的舟山地处明州港东去高丽、日本的必经航道上,西乡岑港舟帆云集,号称“六国港”;沈家门船舶川流不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地。各国商船往来,舟山似乎已经有了成为全球性港口的潜质。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然而,短暂的发展过后,眀初一纸禁令改变了舟山商贸的正常发展。以“悬居海岛,易生寇盗”为由,岛上大量的居民被迁徙至内陆。“片板不许入海”的海禁令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海岛几成荒岛。

海外贸易虽然终止,但江南各地,商品经济依旧继续繁荣发展。大量的丝绸、棉布等商品仍需开辟新的市场;中国周边的诸国,曾是这些商品的主要倾销地,仍旧希望和中国发展贸易。于是在明代的海禁令下,走私贸易开始兴起。


世界级港口的近代契机

英国人垂涎舟山日久,当和平获得舟山的方法未得实现后,他们选择了卷土重来,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战争,来夺取舟山。

对于这个计划,英国人谋划良久,理由充分。

舟山商贸的繁荣虽已成过去,但舟山群岛的位置让英国人相信,假以时日,这里一定能成为世界级的自由港

舟山群岛的腹地是中国最富裕的江浙地区,有着最广阔的内陆航行网,出产大量的丝绸、茶叶,舟山便是进入这里的最佳港口。

同时,面向太平洋,拥有众多港湾,且终年不冻的舟山,东可去日本,南可下广州,一直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外通商要津。英国人坚信这里将成为大不列颠的商业中心。

而且,舟山比之广州,更加靠近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北京,英国的高层认为占领了舟山,便能够控制大运河与大海之间的交通权,既能威胁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又能切断南北的海上交通,获得可能大得多的政治影响。他们希望在广州与北京的中段——舟山——建立起一个为远征军设立的据点。

于是,带着军事需求与商业梦想,英国人用战争叩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定海是近代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响起枪声的地方,舟山也成为了第一片被插上米字旗的中国领土。

英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舟山,并迅速建立起了移民统治,将舟山划为了自由贸易港

这是近代舟山成为世界级自由贸易港的唯一契机。如果历史按照这条脉络继续发展,或许我们而今熟知的金融商贸中心不会再是香港而是舟山。

然而没有如果,《南京条约》上,割予英国的不是他们最先占领的舟山,而是珠江口籍籍无名的香港岛

清政府对于舟山的态度、舟山人民的顽强抵抗以及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困扰动摇了英国人永久占领舟山的信心。他们在犹豫中选择了香港,一个看起来更容易控制的岛屿。

之后的几年,谈判依然继续,贸易也在发展。上海的开埠使得舟山的贸易地位大为下降,英国对夺取舟山的态度愈发谨慎。在列强彼此角逐中,中英相互妥协下,舟山最终于1846年归还中国,结束了五年半的殖民统治。

在那几年中,西方人依旧觊觎这片岛屿。法国曾经企图“通过谈判和购买将这个良好的岛屿据为己有”,德国人也曾经梦想将这里变成“德国的香港”。然而,清政府也深知舟山作为华东门户的重要性,不曾将舟山拱手让人。

当临近的上海日益繁荣,成为了十里洋场,西方也渐渐遗忘了这片岛屿。近代的舟山,彻底失去了商贸繁荣的机会。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直到1987年,舟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提出要建设海岛港口城市

人们意识到舟山真正的出路仍是数百前就已经注定的商贸港口。

2011年,舟山群岛成为了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的第四个国家新区。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落地舟山。

历史给了舟山又一次发展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它重新走向海洋。

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成员,舟山背靠长三角,面向西太平洋,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形交汇地带与太平洋国际运输的主航道上,可连接东西、辐射南北。

于是大陆连岛工程展开,甬舟铁路的建设提上日程。孤悬海外的舟山通过数座大桥与大陆相连,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临港工业发展,舟山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宁波舟山港建立,成为开放的“新高地”。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了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的大港。

1840年英国最想要的不是香港,而是这个群岛

舟山似乎终于找到了迈向国际自由贸易港

的道路。而前进的道路上却仍然困难重重,交通的限制、人才的缺少、产业的转型,种种问题使得舟山的发展依旧坎坷。不过,机遇已经来临,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