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是神話萬靈丹

區塊鏈不是神話萬靈丹

作 者:姒 莫

排 版:姒 莫

全文共1480字3分鐘可讀完

區塊鏈不是神話

近日,關於疫苗記錄造假的新聞鋪天蓋地,輿論將藥品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精外份子毫無例外地又一次鼓吹著“藥丸”論,有識之士卻已經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了藥品造假問題的解決之道。

“用區塊鏈技術解決藥品造假問題”這一說法再次被提上臺面,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甚至為這個鏈條起了名字。

區塊鏈媒體們的設想是: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徵,以分佈式記錄儲存的方式徹底解決藥品的溯源問題。從藥品的研發,到生產、流通、使用過程,所有相關負責人和重要信息分佈記錄在案,從生產企業,到經銷商,到採購部門,甚至包括開藥醫生和使用者,一切記錄可查並永遠無法篡改或刪除。與此同時,所有系統內的信息在各個單位共享。

如此一來,一旦藥品被發現有問題,可以輕而易舉地通知到使用者,並且迅速查實各個經手單位,並排查出問題環節,找出責任方。

那麼,區塊鏈技術能從“根源上”解決藥品造假問題嗎?

恐怕不能。

增加了的違法成本

區塊鏈讓人們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它的技術特性也使它在諸多領域得到開發和應用。

從汽車號牌到人工智能,從供應鏈管理到債券發行,區塊鏈技術憑藉其本身的無法篡改與去中心特性,佔據著極大的應用優勢。

區塊鏈技術如果應用到藥品領域,清晰透明的藥品流轉過程,將極大減少劣質藥品案件的偵破難度,問題環節的排查效率將得到有效提高,公眾監督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意味著,藥品違法行為將冒更大的風險,製假售假問題足以得到有效遏制;通過藥品牟取暴利的行為將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一旦藥品被發現出了問題,有關機構得以第一時間跟蹤到使用者,將傷害降到最低。

區塊鏈在製藥領域的應用,將大大改良藥品生態的現狀,僅僅這一點,已足夠值得各企業探索開發,

它將會為國人帶來不可估量的回報。

區塊鏈只是一種記賬方式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只是一種公眾記賬模式,它並不是能夠解決一切根源的神話良方。

區塊鏈技術或許可以驗證已記錄信息的真偽,卻無法驗證信息本身的真偽。

這樣說或許有些難以理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便可以一目瞭然。

假設甲公司生產了某款藥品,使用了A、B、C、D四種藥物,經過乙公司包裝編號,丙公司渠道銷售,丁醫院採購使用,消費者戊拿到其中編號為1234的藥品一盒。如果這一切信息都記錄在了區塊鏈系統上,戊可以通過1234的編號,查到藥品從生產到流通的所有環節,確定1234是真實有效的藥品,也查到了1234使用了A、B、C、D四種藥物。但是他無法查證,甲公司是否“真的”使用了A、B、C、D四種藥物。

或許實際上的藥物是A、B、C、E,或許是隻有A、B、C。這取決於甲公司在寫入信息時是否寫入了真實有效的信息。甲公司寫入信息後,無論其他的區塊分佈在何處,他們驗證和同步的,都只是甲公司記錄的信息而已。

區塊鏈藥品記錄與區塊鏈貨幣產出的最大區別就是,後者由計算機算法客觀計算,前者則加入了人工主觀操作空間。

不幸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類,是百分之百理性的。

技術無法改變人性

馬克思曾經提過,100%的利潤將使人有勇氣踐踏世間一切法律,300%的利潤甚至讓人敢於冒犯絞刑的風險。

區塊鏈不是神話萬靈丹

近幾年,藥品售價遭到多番約束,藥品利潤率保持在5%至10%左右,但如果制販假藥,利潤則可直飈500%以上,已超過毒品利潤,風險卻遠低於販毒。

區塊鏈不是神話萬靈丹

人性的複雜程度難以想象,技術再發達,也無法將所有的卑劣都轉化為良善。

市面上的偽劣藥品背後,是否還有其他製藥廠的身影,我們不得而知。可一旦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出現,焉能保證他們不會打通信息錄入的關鍵節點,在藥品區塊鏈系統中寫入虛假信息?

區塊鏈不是萬靈丹,如果無法解決信息錄入源頭的問題,區塊鏈藥品鏈,也只是一個改良升級了的條形碼。

區塊鏈不是神話萬靈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