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畫家爲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

邱喜輝


生命不是無緣無故的顯現,而是一種使命的彰顯。生活不是隨意的雕刻,而是既定的腳本。日本浮世繪的精髓蘊含著“活在當下”的意思,猶如中國諺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為此,浮世繪便成為江戶時代日本民族奉為生存哲學的主體思潮,在世俗生活,感官刺激中,拓展出自己奢靡、淫豔的文脈之路,並在對一個時代文化風俗的見證中,以獨有的藝術形式,彰顯出一個大時代社會風情的演化過程。

日本浮世繪作品


因之,當19世紀日本進口歐洲物品的包裝紙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便開始在歐洲的社會中流傳開來。而印象派的一些畫家,看到其清新雅緻、奢靡淫豔、富有濃郁生活情趣及以線為主,且誇張恣肆的圖案時,不由感受到一種新鮮生命的活力。尤其對19世紀,因為科學的發展,信仰遞減的人來說,自是有著巨大的蠱惑。


馬奈《左拉肖像》,畫面牆上掛的畫,就是浮世繪風格的畫


其時,照相機的發明,顏料的革命,交通的便利,肖像畫製作的大幅減少,使藝術市場遭遇沉重打擊,也使畫家的生存壓力倍增。但正是科技的倒逼與發展迫使畫家走出室外,催發了印象派畫家在自然中尋找自己藝術的生命歷程。而從日本流傳來的浮世繪圖案,便順應時代的潮流,進入了歐洲畫家們的視野,使他們在驚訝於日本民族的人文生活中,感受到藝術的另類展現,也從中尋找到自己的藝術靈感。


梵高《唐吉老爹》將浮世繪繪畫作為其畫面的背景


昊愚堂夜畫


印象派是如何起源的?現在歸結起來大致是三點:

1.藝術市場遭遇沉重打擊(1839年路易加蓋爾(louis-jacgues)發明了照相機)使得畫家的肖像定製生意大幅減少2.管狀顏料的出現使得藝術家走出室內成為了可能3.交通線路的發達使得長途旅行成為可能,普通大眾也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

可以說技術的倒逼與發展催使印象派的誕生,畫家走出室外,就意味著可畫的題材大幅增加,正當印象派畫家準備大顯身手而又無所適從之時,從日本流傳來的浮世繪進入了畫家們的視野。事情發生在1856年,當時一位法國畫家費利克斯· 布拉克蒙在印刷工坊裡,看到了一本從日本流傳過來的木刻版畫小畫冊。布拉克.蒙 對此大感興趣,得到了這本著名的《北齋漫畫》畫冊,原來這本書正式出自日本國寶級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的手筆。布拉克.蒙在驚喜之餘熱情地向他的藝術家朋友們推薦,其中包括馬奈、德加、惠斯勒等人。而布拉克.蒙自己也不斷地從葛飾北齋的作品中尋找靈感。

另一個版本是來自日本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在1853年美國用戰艦迫使日本港口對外開放,使得與歐洲貿易往來日漸頻繁,日本有大量的茶葉和生絲出口到海外。這些商品的包裝、宣傳海報都以浮世繪的風格展現,成功的引起了歐洲畫家們對東方藝術品的關注。日本版畫更是在1867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上取得轟動性的反響,這不法令我們深思浮世繪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呢。

從題材上來講浮世繪的題材涉及非常廣泛。多大100多種題材。主要涉及的題材是美人繪,役者繪、花鳥繪還有風景繪。美人繪就是指漂亮美麗的女性,一般的被描繪對象都是以吉原的遊女、藝妓為主,也有貴族婦人或者平民女子被描繪的案例。役者繪起源於日本的15世紀中期,據說是鳥居清信是役者會的開創人。役者繪就是當時在歌劇院工作的藝人他們的肖像作品,給當時的人氣藝人畫肖像,目的是給歌舞伎劇院做宣傳,是一種早期的商業宣傳手段。此外還有描繪人們日常生活場景的作品。

《柴田勝家 尾上菊五郎》 作者:豐源國周

印象派在題材方面受到浮世繪的廣泛啟發, 首先從題材的數量上來講浮世繪就完勝新古典主義,多達100多種的題材,涉及到方方面面,沒有不能畫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從內容上講美人繪中的女性角色是上到名門貴婦下到吉原遊女,出身並不會限制你被記入到歷史的長河中,只要你長得美就會被畫師用繪畫的形式將你的樣貌流傳下來,被人們欣賞讚揚。

役者繪反映了當時的大眾審美,浮世繪的作品都是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反應日常生活中人們中從事的活動,是一部當時江湖時期民生百態的百科全書。就是這種鮮活的生活氣息,深深的吸引了印象派。使得印象派畫家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戶外用五感去體會自然、感受世界。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那麼多精彩鮮活的印象派作品。除了在題材上有這借鑑之外在色彩的表現形式上也有學習效仿。

說到印象派就一定要提到馬奈,雖然他不曾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但是 他引領了印象派的發展,他是印象派的精神領袖。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有的法官家庭,自幼受習良好的教育。《草地上的午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幅作品的一大革新是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紳士畫在一起,在此之前沒有人進行過這樣的創作表達。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紳士畫在一片森林中,作品背景大膽直接的描繪出塵世環境,不再是廟宇神殿畫面退卻了神聖莊嚴感。畫法上也和新古典主義有著很大不同,擺脫了學院派那種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取而代之的是是以明快的色調、近乎平塗的色塊來填充畫面,在古板的學院派眼中這一系列的革新都是對它的權威進行著無聲的挑釁。

《奧林匹亞》 作者馬奈

而他將日本繪畫技法融入的最成功的一幅作品就是《奧林匹亞》,學院派斥責他的畫庸俗不堪。《奧林匹亞》女子裸躺在床上,繪畫風格從構圖、空間表現上有創新之外,在平面上單純的展現一個裸體,不追求立體化的塑造效果,這是一大突破和改變。色塊是大塊平塗,顏色對比明顯,平整的色塊下沒有過度的陰影刻畫,不刻意追求光影表現,這些都是借鑑了浮世繪的表現技法。

綜上看來這兩幅作品中的裸體女人的表情都非常的自然淡定 甚至還有些傲慢地矚目這畫外正在欣賞這副作品的人,沒有儀式感、沒有聖母感,徹底脫離了宗教的光環,打破了學院派的程序化的表情。

在梵高的作品中星雲、田野、山巒是經常被運用到的元素。在星空這幅作品中,梵高從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圖》尋找到了靈感,借鑑海浪的那種流動和澎湃感來表現星空,筆觸蜿蜒流動。加之鮮明的色塊,營造出視覺上是扭曲、旋轉、動感十足的畫面氛圍。整體來看呈現出動感的僅僅是存在於畫布的上方,畫布下方則沒有這種流動感,這就是梵高的高明之處,如果整張作品都用如此富有流動感的筆觸去表現,那畫面一定會太過炫目。

《Trees and the field》 作者:梵高

最後再來看構圖方面,單獨看梵高的作品的話,我們可能覺得不以為然。但在當時深受學院派的影響下,這種構圖模式是不存在的。在浮世繪的構圖裡這叫重疊透視法,畫面前景一顆被橫斷的梅樹展現在人們視野前,通過梅樹的間隙視野穿過整個梅林。這種空間切割方法,給人不完整的形象,但卻又有很強的視覺張力,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以上內容,望有幫助


SODO學堂


這個問題要從日本的一次改革說起。

19世紀60年代日本掀起了一場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開始與歐洲各國有進行商貿往來,而"印象派"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據說,最早歐洲人見到日本繪畫是從一些商品的印刷包裝上看到的。



隨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日本的浮世繪與版畫書已經能在巴黎的商店裡購買到了。由於浮世繪對於當下和世俗社會的描繪,與印象派畫家們的繪畫理念相符。



另一方面,西方畫家一貫主張在繪畫中表現焦點透視,強烈的光影和立體感。而浮世繪則是帶有東方繪畫的平面化和裝飾性。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是比較新穎的繪畫方式。



所以浮世繪影響了馬奈,莫奈,德加等一大批印象派畫家。

想了解更多繪畫知識,請關注辰曉愛畫畫


辰曉愛畫畫


浮世繪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字面意思為“虛浮的世界繪畫”,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興起的一種民間繪畫。這種繪畫形式最早起源於中國的版畫,傳入日本後,又經過了日本畫家的改良,從單一的黑色變為多種色彩。浮世繪的代表性大家有揭開浮世繪黃金時代帷幕的鈴木春信、美人畫大師鳥居清長與喜多川歌麿、戲劇人物畫巨匠東洲齋寫樂、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以及將風景畫技巧推向頂峰的歌川廣重。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知名度一直很高。

浮世繪不僅對日本後來的漫畫、卡通有著極深的淵源,更是與西方的印象派有著某種“血緣關係”。正所謂印象派畫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浮世繪的影響。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需要結合西方和日本的當時社會發展來看。19世紀後半葉,歐洲正醞釀著一場新的藝術革命,這便是後來為人熟知的印象派繪畫。而在日本,維新前夕的明治政府,也千方百計地試圖扭轉西方世界對東洋社會的傳統偏見,提升“軟實力”,他們千方百計地向西方社會輸出“浮世繪”這些日本文化。而歐洲藝術界更是出於自身發展的需求有選擇性地選擇了日本“浮世繪”。

1867年,巴黎萬國博覽會開幕。當時的明治政府,傾國力打造日本館,以期根本扭轉西方世界對東洋社會的傳統偏見,提升“軟實力”。萬國博覽會上的一個顯著的現象是浮世繪成了日本的重要文化名片,大出風頭。

當時的歐洲藝術界以法國巴黎為世界藝術的中心。而19世紀後期的巴黎,馬奈們正開啟印象派,開創了看待世界的一種新方式。這場藝術革命改變了此前佔據歐洲藝壇的傳統學院派,不再執著於傳統陳腐的題材(多是宗教和古典題材),打破了傳統的藩籬,強調光線在風景中的瞬間效果,也歌頌感性男女的普通生活,大膽探究現代生活主題。

顯然“浮世繪”這種注重對市井庶民尋常巷陌描繪的藝術迎合了當時歐洲社會貴族的退場和新興資產階級登場的社會節拍;與此同時浮世繪中大量使用的青、藍、紫等所謂“和色”,也延伸了印象主義“外光派”的光譜,這一東洋舶來品作為一種”前衛藝術“的面貌和姿態出現在歐洲社會,給了印象派馬奈們以新鮮的、生猛的刺激。1891年,龔古爾兄弟出版《歌麿》;五年後,又推出了《北齋》。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都是浮世繪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師。他們所代表的浮世繪傑作競相成為巴黎藝術界追捧的摹本。

而印象派藝術家群體中。從馬奈、德加到雷諾阿,從塞尚、莫奈到梵·高,這些印象派大師都有畫過浮世繪的題材。類似馬奈創造於1867年的《左拉肖像》與1877年的《娜娜》就曾將浮世繪版畫以及日本的屏風畫作為背景出現。

1867年的《左拉肖像》就有將浮世繪繪畫作為背景的繪畫細節。

梵·高的《星空》被認為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唐吉老爹》更是將浮世繪繪畫作為其畫面的背景。

梵·高的《星空》。

《唐吉老爹》將浮世繪繪畫作為其畫面的背景。


西窗雅藏


浮世繪 的精髓就是即 活在當下,是被當時的市井小民奉為主體的主流思潮,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風俗畫,19世紀中期開始,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因日本茶葉的包裝紙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其風格也開始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