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對話東莞」圓桌論壇召開 專家莞商縱論東莞灣區機遇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11月1日,2018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舉行。 記者 程永強 攝

11月1日下午,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的配套活動“院士對話東莞”圓桌論壇召開。來自全國科技創新領域的頂尖院士專家和優秀莞商代表,共同探討東莞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新路徑和產業發展機遇。副市長劉煒出席會議並致辭。

本次圓桌論壇分為“灣區城市競合東莞新機遇”和“創新驅動發展莞商新作為”兩個議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院士聯合會諮委會副主任何鏡堂,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教授、廣東院士聯合會會長劉人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國傑,及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黃建平、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洪衛等9名專家、莞商優秀代表參加研討。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劉煒 記者 程永強 攝

劉煒在致辭時表示,當前,東莞正努力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歷史機遇,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劉煒說,東莞將更好地發揮區位優勢,強化與廣、深、港、澳的對接合作,形成區域協同創新機制。

劉煒強調,希望通過今天“院士對話東莞”活動,促進院士專家和企業家的交流合作,促進區域創新資源有效流動,尋找解決當前企業所面臨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2018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舉行,與會人員談灣區城市競合東莞新機遇。記者 程永強 攝

專家論道

院士專家和莞商代表縱論東莞的灣區機遇

“東莞可以考慮在健康產業方面進行謀劃。”“東莞作為一個製造業強市應該定位為科技創新轉化中心,或者科技創新的中試中心,形成兩頭髮展的創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政策,將對莞企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昨日,一場“院士對話東莞”圓桌會議召開,來自全國科技創新領域的頂尖院士專家和優秀莞商代表齊聚一堂,出謀獻策,探討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競合態勢下東莞的優勢和機遇。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下,各個城市之間必然形成競合狀態,東莞如何抓住機遇,把地理位置的幾何中心變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重心?東莞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怎樣的?

在圓桌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和優秀莞企代表對東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研討,並就人才引進和培育,打造科技創新中試中心等方面獻智東莞。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黃建平 記者 程永強 攝

話題一:灣區城市競合新機遇下,東莞定位在哪裡?

打造科技創新轉化中心

立足製造業優勢 向科技創新轉化中心發展

在“灣區城市競合新機遇”這個議題之下,眾多專家和莞企代表從粵港澳三地的競合態勢,以及廣東省內9個城市之間的競爭深入探討分析,為東莞出謀劃策。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三個地方,廣東、香港、澳門。但1+1+1如何才能大於3?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的9個城市,東莞如何才能抓住更好的發展機遇?東莞的定位在哪裡?”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表示,東莞在生物醫藥、AI、幹細胞方面具有產業優勢,如果在健康產業方面整合來自大灣區內的各種資源,努力成為健康產業的領軍者,東莞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

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黃建平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對於每一個東莞的企業來說都是機遇,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我們的產品需要更多的高技術含量。相反,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比如廣州、深圳、香港的一些高校都有一些不錯的科研成果。而東莞應該如何利用?

“東莞作為一個製造業強市,應該立足實際,定位於科技創新轉化中心,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中心,或者叫科技創新的中試中心。因為很多科研成果的轉化關鍵是在中試階段,在一個實驗室要過渡到產業化,過渡到大生產階段的這個中試階段是斷層的。”黃建平建言,東莞要成為產業鏈的中心。

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洪衛在發言時表示,這些年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引領下,相當一部分企業抓住了創新發展的機遇打造品牌和核心競爭力。未來,嶺南園林希望藉助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外力,圍繞智能製造、電子通訊、生物醫藥、城市更新等產業做大做好文章,為更多莞商提供更好的服務。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何鏡堂 記者 程永強 攝

匯聚灣區要素 謀求東莞重心地位

在競爭實現合作,在合作中謀求更大的發展和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體化的發展,未來要比肩世界三大灣區,灣區內資源要素的交匯將成為一個常態。灣區內粵、港、澳三地如何合作?廣東省內9個城市又如何實現更好的資源互補?

“兩地應該加強交流,在科技領域舉辦論壇,促進兩地的交流溝通,互通有無。並且鼓勵香港的學術界參與到大灣區的建設。東莞有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香港在教育、金融、基礎研發方面有優勢。”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行偉表示。

他認為,莞港各有優勢,要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政策的引導,吸引大批高層次的人才來到東莞,落戶東莞。李行偉表示,要打造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任重而道遠,但東莞有大科學裝置的散裂中子源,有完備的製造業基礎,可以以此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東莞。

“在高科技源頭的合作方面,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的情況下,高層次的互動,高層次的創新,更多的交流和學術研討,以及更多的產業合作,將讓東莞受益。”李行偉表示,合作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院士聯合會諮委會副主任何鏡堂表示,東莞位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中間地帶,要兩邊同時推進,兩邊都要高。定位要高,東莞已經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但是比起世界其他灣區來講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從整個城市的發展,重點發展什麼產業,要解決好人才、環境、管理這三個關鍵問題。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四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舉行,與會人員談灣區城市競合東莞新機遇。記者 程永強 攝

話題二:創新驅動 莞商新作為

人才驅動創新 研發謀求未來

引進人才膽子再大一點

在本次圓桌論壇上,眾多專家在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競合態勢下,東莞如何打造創新驅動的源動力時,頻頻提起的一個熱詞是“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教授、廣東院士聯合會會長劉人懷錶示,他目睹了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情況,第一次來東莞的時候是1992年,當時東莞的基礎條件還很差。而今天的東莞,已經從過去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科技創新邁進。對東莞而言,天時地利條件已經具備,人和就被提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因此,東莞要加大引進高素質人才。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面前,東莞未來的發展速度和後勁關鍵看人才。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膽子要更大一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國傑表示,人才有兩種,一種是把錢變成知識,這是做基礎性研究,另一種是把知識變成錢,這是從研發到生產的過程。東莞人才策略應該更側重於後一種。既懂數字化技術,又懂機械製造,這樣的人才才能夠把東莞製造業做好。

李國傑同時表示,東莞依靠什麼吸引高端人才?“充分利用散裂中子源和高新材料研究所,吸引相關人才進入東莞,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黃建平為人才的待遇問題發言:“無論是引進來的人才,還是東莞本土的人才,應該一視同仁。而且,人才應該兩條腿走路,在引進的同時,加大培養力度。”

深圳智匯谷集團董事長朱剛則從人才引進的環境分析。他以自己創辦的北大匯豐智匯谷產業園為例,認為人才引進需要解決多方問題,但最重要因素包括生態環境的營造、企業服務環境的打造和政策的支持。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劉人懷 記者 程永強 攝

關鍵詞二:研發

立足未來 長遠謀劃

黃建平從唯美陶瓷的品牌建設分享創新驅動的重要性,“文化創新讓唯美陶瓷走向了國際市場,並且越來越擁有更高的定價權”。黃建平表示,創新有文化創新和技術創新。但無論哪種創新,都要立足於長遠的發展,要解決企業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問題。因此,向基礎研發、新材料領域進行投資,應該成為企業創新驅動的方向。

“新藥研發具有特殊性。有些新藥雖然科研申請專利,但走出國門就被同行衝擊,失去競爭力。”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科學總裁孫勇奎表示,要做到真正的創新,在國際市場上有創新價值才是努力目標。

他表示,如同新藥的研發一樣,一些基礎性的研究不能侷限於一時一地,而是要立足國際,從全球的角度思考我們的科研創新,思考我們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東莞要以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個高質量的環境,硬件、軟件都必須要高質量匹配。”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洪衛表示,要發揮專業優勢、團隊優勢,以及綜合優勢形成創新驅動的源動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李國傑 記者 程永強 攝

專家觀點

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優勢比較突出,又有來自全國的支持,所以東莞應該首先抓住人才,抓住科技創新我們東莞就一定能走在前列,就一定能給國家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做出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教授、廣東院士聯合會會長 劉人懷

有一部電影叫《不問西東》,是講清華大學幾十年的發展歷史的。我覺得要鼓勵這種只問創新科研成果,而不是科研成果歸屬於哪個單位的問題。大家要解放思想,找到一個好的模式,使科研成果的轉化事情更加規範。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 李國傑

“院士对话东莞”圆桌论坛召开 专家莞商纵论东莞湾区机遇

圖為尹洪衛 記者 程永強 攝

企業聲音

創新不是目的,創新是手段,創新的成果必須進行試驗來檢驗,創新的成果要是不能轉化成為商品,這個創新是沒有意義的。

相比廣深,東莞的人才優勢並不明顯,但東莞如果從科技成果的轉化入手,就可以利用好自己的製造業優勢。如果東莞形成這樣一個產業的平臺,來承接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過渡,就能為產品的真正規模化生產奠定基礎。

——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黃建平

作為一名東莞人,作為一名東莞的企業家,東莞從原來的得天獨厚到現在的天時地利人和,各種要素聚合,到了一個大發展階段。未來,要更好地凝聚廣大莞商的力量,抓住科技創新,包括模式創新、理念創新、管理創新,莞企就能加快發展。

——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洪衛

(全媒體記者 張華橋 見習記者 趙茂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