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退出《中导条约》再次暴露遏制中国意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0日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特朗普给出了两个退出的理由,其中一条是因为中国不受条约的限制,美无法接受。10月22日,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也表示,美面临中国非常真切的威胁,不想成为唯一受条约限制的国家。

美国欲退出《中导条约》再次暴露遏制中国意图

10月20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州参加集会活动后表示,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

《中导条约》是美苏之间达成的条约,是双边性质的条约。现在美单方面退出并拿中国作为理由,毫无道理可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23日对特朗普的无理理由特别强调,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坚定维护自己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并奉劝美方不要逆潮流而动,在这一问题上三思而后行。

国际社会都明白,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的真正目的是想扩大对他国的核战略威慑能力,确保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核战略威胁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安全生存环境。但最终人类的理性占了上份,1987年12月8日美国和苏联签署了《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该条约要求两国削减射程为500到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这一条约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协议。

美国欲退出《中导条约》再次暴露遏制中国意图

1987年12月8日,美国和苏联正式签署了《中导条约》

然而在当前美国经济衰落的背景下,军事被认为是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主要手段,特朗普或许认为《中导条约》束缚了美国的手脚,不利于美国的军事霸权,于是宣布欲退出条约。

中国并不是《中导条约》的签署国,特朗普欲退出条约,却扯上中国,许多人认为这是特朗普在“无理取闹”,其实不然,从这件事上至少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的遏制是全方位的。

中国被认为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过去的一段时期,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的是美国对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遏制。特朗普政府利用关税大棒掀起贸易战,通过打压中国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意图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从把中国作为退出《中导条约》的理由来看,特朗普在军事上也要遏制中国了。

从中美建交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友好是促进了两国发展的,而且中美经贸一直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因为经济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的利益攸关体。但特朗普政府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还是不顾掀翻中美经贸航船的危害,挑起了贸易战。经济遏制之后,特朗普又试图从军事上进行遏制中国。利用退出《中导条约》要挟中国,限制中国军事发展。

美国是全球军事最强的国家,也是核武库最大的国家。中国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方始终恪守这一承诺,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把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没有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导条约》限制的是陆基导弹,而美国有世界庞大的航母舰队,有庞大的海基导弹群和航空导弹群,而且美国有先进的导弹防御体系。在军事方面,美完全可以形成对中国压制性的打击。因此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说美国美面临中国非常真切的威胁,是无稽之谈,就像狼对羊说你威胁到了我的安全一样可笑。

中国虽然威胁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但却可以阻挠美国对中国侵犯,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将美国航母战斗群逼出中国的海岸线,拒绝美国在中国领域内的霸权行为,这可能是特朗普不想看到的。

特朗普经济上遏制中国以来,反而促使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且美对华投资也不降反升,1月至8月,美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6%,这可能是特朗普没有想到的。

经济遏制不可能成功,军事遏制更不会成功,因为中国军事装备都是自给自足的。不管美国政府如何遏制中国,中国依然充满美好的未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流也不会改变。

反倒是国际社会应该担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带来的危害了。如果美国真退出《中导条约》,那下一步就可能要退出《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再下一步就是核不扩散条约了。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不断高涨的民粹主义,是否会发展成为美国纳粹主义,这是我们所担心的。

在“美国霸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选项中,我们希望世界会选择后者。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