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卞和與和氏璧的故事婦孺皆知。但卞和所獻之玉是什麼玉,歷來爭執不下。因大家都沒見過實物,所有的猜測都落不到實處。筆者無意間翻讀史料,突然有了意外發現:和氏璧很大可能就是南陽的獨山玉。為了論證確鑿,現把《韓非子·和氏篇》原文列來: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和《元和姓纂》記載:黃帝有個子孫叫鬻熊,很有學問,在商末做過周文王的老師,鬻熊因輔佐周武王有功,死後其曾孫熊繹獲封“子男之田”,賜姓羋氏,居丹陽。

據司馬遷《史記 楚世家》記載:“王(楚王)曰:齊、晉、魯、衛其封皆受寶器,我獨否。”熊繹作為世子,僅得到“子男之田”名目的封地,並未授其民,也未封授職官、典冊、寶器、大路、大旂、奇珍異物等。但善於獨善其身的楚人,自力更生,堅強不屈,開拓進取,篳路藍縷,終於自我完善強大起來。楚國的最初封地丹陽,就是今天南陽的淅川,豫西南的嶺丘山地,屬於荊山東延部分。進可以南下江漢,退可以西入荊山。這裡氣候溫潤,水源充沛,四季分明,物產豐盛,很適合人類的繁衍生息。周成王當初分封熊繹于丹陽時,萬萬沒想到,這個弱小的分封,後來居然成為“問鼎中原、飲馬黃河”佔據半個中國的強大的楚國發祥地。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著名荊楚歷史地理學者石泉先生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做出了更嚴謹準確精密的推斷,他率先提出"熊繹所居丹陽城當在今陝西商縣的丹江河谷"的新觀點。周昭王時,屢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數十年間,楚人終於在丹江下游(今河南省淅川縣)的丹水、淅水匯合處,建立起了新都,楚人懷念故土,以原名命名新都,即丹淅說之依據。按照中外歷史上地名隨人遷徙的慣例,新都仍稱作"丹陽"。

再據文史學者光明甫的《衡霍辨》(節錄五“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記載:“古荊山即今河南中部之伏牛山脈,南至衡山即大別山脈以南約包有今湖北全境為止。”光明甫先生的立論就意味著,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所謂的荊山,應在今天河南中部的伏牛山,古楚國的都城丹陽也就地今天的南陽淅川,就在伏牛山腳下。眾所周知,伏牛山上有個獨山距古楚都丹陽直線距離只有幾十公里,位於南陽市東北角,以出產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而馳名天下,除此之外,並未聽說古楚國其他什麼山上出產寶石美玉。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韓非子·和氏篇》中所記載的楚厲王,其實就是楚武王的哥哥熊眴,也叫蚡冒。史記裡有記載:“蚡冒十三年,晉始亂,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為楚武王。”

另據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吳雲貴主編的《大楚始都》第一章《楚國淵源》說:從楚武王開始,楚國才把注意力移向江南。《史記 楚世家》和《十二諸侯年表》給出了更具體的時間:“楚文王熊貲元年,始都郢。”這些元素和 光明甫先生的《衡霍辨》中的“古荊山即今河南中部之伏牛山脈”的論點相結合可推知:卞和發現璞玉的地方在今河南中部伏牛山的荊山,卞和給楚厲王、楚武王獻寶,當在伏牛山麓的楚國故都丹陽。

據《左轉·昭公二十三年》記載:"若敖、蚡冒至於武、文不過同",周制"方百里為同",蚡冒就是楚厲王,就是說楚國在楚厲王,楚武王、楚文王時期整個國土面積不過百里。而《史記 孔子世家》雲:“......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也就是說,楚繹最初的以子男的名目所得的封地只有方圓五十里。而該地所處的丹江川地、江兩岸的沖積平原也就方圓五十里,正好吻合。

那麼,卞和發現璞玉和給楚王獻寶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當時楚國地域幾百裡之外的其他地方,它一定發生在《韓非子·和氏篇》所記述的“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除了《韓非子·和氏篇》之外,《新序》《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都有相關內容,例述過來,強調細節: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卞和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璞玉.卞和決定把國寶級璞玉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工一看,說是一塊很普通的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逐出國都。楚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卞和扔不死心,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楚武王,楚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腳。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楚文王繼位後,卞和已經無腳可砍了,無腳的卞和懷揣璞玉坐在楚文王必經之地,痛哭了三天三夜,滿眼溢血。楚文王就派人問去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哭訴道:“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舉被判作欺君之罪,我為這是非顛倒不分黑白而痛心啊!於是,楚文王命人當眾剖開這塊璞玉,以鑑真偽,一打開,眾人譁然,真是一塊稀世之寶啊!為獎勵卞和的忠誠,這塊美玉就以卞和的名字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和氏璧的故事。

既然卞和發現璞玉並兩次前來獻璞玉給楚厲王、楚武王的地方就在楚國故都丹陽,既然丹陽位於河南中部的伏牛山,既然楚山就在今河南中部的伏牛山脈,那麼伏牛山上出產美玉寶石的地方會是哪裡呢?離楚國故都丹陽最近的出產美玉寶石的地方只有南陽的獨山,獨山玉毫無疑問中槍了,南陽獨山玉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史前文明時期都已開發。無巧不成書。據"今日頭條"河北新聞網 2016-01-26 16:47:34報道“:195件(套)楚國精品玉器邯鄲過年”,圖片新聞中展示的幾乎全是產自南陽獨山的墨綠色玉雕件,請看下圖: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今日頭條"河北新聞網 “荊山有玉”

該新聞詳細內容如下:“195件(套)楚國精品玉器邯鄲過年”:為期兩個月的“荊山有玉——荊州博物館藏玉器精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拉開帷幕,市民可免費到博物館觀展。此次在邯鄲博物館展出的195件(套)精美玉器,堪稱戰國早期楚國玉器的盛宴。

該文醒目的新聞圖片上,展出的荊州博物館藏玉器精品“荊山有玉”全是出自南陽的獨山玉,請看圖片: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今日頭條"河北新聞網“荊山有玉”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荊州博物館藏楚玉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荊州博物館藏楚玉

下面是是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出土的玉器,看看這不是獨山玉是什麼?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湖北荊州熊家冢戰國楚墓玉器

據以上圖片可知,楚國的古玉大多出自楚國故都丹陽附近南陽的獨山玉。這就再一次印證,卞和當年在荊山發現的璞玉極可能就在南陽的獨山玉,他三次獻給三個楚王的璞玉當然也只能是南陽的獨山玉了。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和《韓非子·和氏篇》中完整記錄了和氏璧的來歷, 後面的故事都是眾所周知的了。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龍魚鳳鳥鈕的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鑑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宋紹聖三年,咸陽段義於河南鄉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鈕五盤"的玉印。"色綠如蘭,溫潤而澤",經翰林學士蔡京等官員"考證",奏稱哲宗"真秦制傳國璽"。

明代朱元璋登皇位之後,曾不惜以十萬之眾遠征沙漠,尋求所謂"傳國玉璽"。明弘治十三年,鄠縣毛志學在泥河濱得傳國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給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偽"卻而不用"。

清代,乾隆帝一生痴玉,故宮交泰殿藏有玉璽39枚,其中就有一方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之印。1924年11月,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警察總監張璧和鹿仲麟等還在追索這塊"歷朝相傳的金鑲玉璽"。

石以人貴,人以石顯。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至清代,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

據重慶出版社出版巖波著《圈套6》所述:宋紹聖三年,咸陽段義於河南鄉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鈕五盤"的玉印。"色綠如蘭,溫潤而澤",經翰林學士蔡京等官員"考證",奏稱哲宗"真秦制傳國璽"。——其中的"背螭鈕五盤"的玉印,"色綠如蘭,溫潤而澤",這“色綠如蘭”也只有獨山玉的天藍料所特有獨具的色調。那麼"真秦制傳國璽"也當是獨山玉。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的故事傳說至今已有2600餘年。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我所掌握的史料,綜上所述,歸結初五條結論:

一:《韓非子·和氏篇》所云:“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卞和是楚人,山是楚山。故事一定是發生在楚國的楚山。

二:楚厲王、楚武王在位時,定都楚國丹陽(今南陽淅川),卞和獻璞也一定是在楚國更具體地說就是楚國都城丹陽。

三:楚國在若敖、蚡冒楚厲王、楚武王、楚文王時期,整個國土面積不超過百里。那麼,楚人卞和發現璞玉和給楚王獻寶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百里之外的其它國家,一定在以國都丹陽為中心的楚國境內。

四:宋代紹聖三年段義於河南鄉修舍掘"背螭鈕五盤"的玉印"色綠如蘭”,唯有獨山玉的天藍料才有"色綠如蘭”的靚麗色彩。那麼宋代翰林學士蔡京等官員"考證"的這塊"真秦制傳國璽"也當是獨山玉。

五:荊州博物館在邯鄲展出戰國早期玉器精品“荊山有玉”圖片內容大多都是獨山玉,荊州博物館館藏春秋古楚國玉器大多也是獨山玉。

既然傳國玉璽的源頭是和氏璧,既然和氏璧出自楚山,既然楚山位居河南中部的伏牛山,既然楚國當時的國土面積不過百里,既然荊州博物館展出的“荊山有玉”楚國古玉大多都是獨山玉,那麼,根據我們所掌握的證據,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和氏璧和傳國玉璽和很大可能就是南陽的獨山玉。

丁小琪2018年10月12-18日桃李居

吳雲貴主編《大楚始都》

老鐵編《中國帝王辭典》

《古今姓氏書辯證》等

卞和和氏璧傳國玉璽


作者簡介:丁小琪, 女,原名曹華,南陽人。從事教育工作。著名網絡詩人。博客中國專欄作家。入選博客中國舉辦的“1917—2016影響中國百年百位新銳詩人”。有數百首詩文被多家報刊雜誌轉發。出版有詩集《花兒開在月光下》《愛情伸長了手》。文化隨筆《金詩銀典》即將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