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剃髮易服,十萬人同心死義誓保大明三百里江山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但李自成在北京並沒有坐住皇帝之位,就被大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和他引以為援軍的清軍打跑,並且一路敗退在沒能東山再起,而清軍反客為主入主北京,隨後大軍開始南下,對大明江南半壁掃蕩,南京大明弘光朝廷內鬥不斷,東林黨人滿嘴仁義道德空談誤國,最後清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南京俘虜了弘光皇帝,

清軍進入南京城後,禮部尚書錢謙益做為東林黨魁卻第一個開門迎降,將東林的節操扔進了玄武湖,南明眾多大臣主動剃髮以求苟全性命,搖尾乞憐,清兵的豫親王多鐸對這些搖尾狗痛罵一番,再也不理他們,但在北京的多爾袞聽從了漢臣孫之獬等人的勸解,要求大清境內,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江南漢人對改朝換代雖有異議,但也都趨於平和,此詔一下,如同火中烹油江南百姓怒而奮起,受儒家文化影響,中國兩千年來一直奉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當年蒙古鐵騎也未曾改變中原服飾,剃髮令在江南掀起了腥風血雨,

血腥的剃髮易服,十萬人同心死義誓保大明三百里江山

1645年大清派降臣方享為江陰縣令,方縣令官威十足派頭極大,身穿大明朝服,卻剃了個大清的頭,他貼下告示,要江陰百姓速速剃髮,江陰舉子鄉紳數以千人向他請求留中華衣冠,方知縣說這是大清律法,不可為也,他看群情洶湧說罷退回縣衙,第二日又貼出告示,其中一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激怒了江陰的百姓,數千人包圍縣衙,方知縣看大事不妙,趕緊寫信求援,不想信剛出縣衙就被截獲,隨後方知縣被百姓扔進了大牢,將其隨行人等全部斬殺,推陳明遇為首,開始反清,清軍開始不以為意,派了幾百投降的漢軍前來進剿,沒想到都是大敗而回,江陰復叛的消息被在江南指揮清軍的貝勒博洛得知,他命降將劉良佐去收拾小小的江陰,他剛剛降清正想為新主子賣命已換得榮寵,統軍前來,此時江陰的陳明遇自知能力不足,請出了大明九品典吏閻應元讓他統領全城,閻應元雖是典吏卻是統兵奇才,進城後號令統一,將城裡男女老幼詳細分組,壯丁按時換防,嚴查混入城裡的內奸,糧食統一管理,一時江陰城裡全民皆兵,劉良佐派人送來勸降信,閻應元下令殺使毀書,勢與清軍決戰到底,劉良佐下令攻城,清軍在城下萬箭齊發,城下守軍用面板菜墩鍋蓋等物接住箭,收為己用,清軍隨後又架起雲梯,城上用長槍刺,用弓箭射,用石塊砸,一時清軍死傷慘重,

血腥的剃髮易服,十萬人同心死義誓保大明三百里江山

第二天劉良佐想出辦法,他用三層厚牛皮做的攻城皮帳,讓士兵躲在下面,緩慢推行著進逼城牆下,弓箭石頭都無法打破皮帳,閻應元急中生智派人取人糞和桐油煎煮,在城頭上煮開後立即潑下,牛皮帳頓時被燙穿,下面的清軍,非死即傷,損失數百人,劉良佐的發明被破,氣的頓足捶胸,又是一頓猛攻,只是損兵折將毫無進展,圍城數日毫無進展,這一日突然有城裡鄉紳送信願意為內應投降大清,約定後日午夜偷開城門讓清軍進城,劉良佐大喜,派出部隊等待入城,果然第二日午夜南門打開,清軍大喜急忙入城,左右守軍皆跪地請降,清軍進城直撲縣衙要抓閻應元,到了縣衙空無一人突然伏兵四起,瘋了般的砍殺清軍,他們死命逃至南門發現城門早已關閉,在這裡看門的清軍早已屍橫一片,來的清軍全部被殺,劉良佐正準備整軍進城,聽聞消息,嚇得顫慄不已,

血腥的剃髮易服,十萬人同心死義誓保大明三百里江山

貝勒博洛聽聞劉良佐損兵折將勃然大怒,發令箭調敬謹親王尼堪、恭順王孔有德加上自己的本部人馬齊集,24萬大軍包圍江陰,並調來紅夷大炮狂轟城牆,城牆倒塌,清軍入城,全城百姓無一人投降,與清軍展開巷戰,典史陳明遇殊死搏殺,身上重創數十刀,斷氣之時背倚城牆屹立不倒,閻應元見城池已破,提筆沾墨,在東城敵樓門上題字:“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然後上馬提刀,衝入敵陣砍殺殺清兵數十人,最後自己身負重傷摔於馬下,又爬起要跳入湖中自盡,卻被救起,這時劉良佐手下兵卒將其團團圍住,大喊,劉將軍要活的閻大人,請他到營中一敘,閻應元被活捉押入劉良佐營帳,劉良佐看見閻應元一躍而起,保住他大哭起來,閻應元大喝一聲:“哭為何來,事已至此,只有一死,速殺我!劉良佐將其安置營中以禮相待,沒多久豫親王多鐸來到營中,要見閻應元,並勸他投降,閻應元立而不跪罵不絕口只求速死,前幾日還以禮相待的劉良佐在主子面前變了臉,用長矛刺中閻應元大腿,讓其跪下,閻應元趴在地上仍然大罵不止,最後被劉良佐處死。

24萬清軍大殺三日後城裡已經沒有活人才收刀停手,江陰小城以數十萬百姓固守城池81天,殺清兵七萬餘人,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大明江山此時已經如風中之燭,皇帝南逃朝臣內鬥,雖有民心可用,已無可挽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